汪澎
- 作品数:27 被引量:128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面向驾驶员辅助系统的换道意图辨识方法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为提高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工作效能,通过差异性分析选取了人-车-路特征参数,建立了支持向量机换道意图辨识模型。基于驾驶模拟器采集的数据,运用ROC曲线对比分析了不同参数组合、时窗、数据表达形式下模型的分类效果,结果表明以方向盘转角、加速度、车辆距车道线距离和驾驶人头动信息为特征参数,时窗为1.5s,以时窗内信息均值和方差表述特征参量可获得最优辨识效果。研究表明,模型在保证1s前瞻性的同时辨识率可达93%。
- 刘志强涂孝军汪澎
- 关键词:安全工程交通运输驾驶意图换道支持向量机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入口合流区域换道行为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为了应对高速公路入口合流区域并线事故频繁发生,在分析车辆并线行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车辆在该区域的决策模型,用来预测驾驶人的并线行为决策,保障车辆和驾驶人的安全。借助详细的车辆轨迹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学习与测试,模型的测试结果表明: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预测驾驶人并线行为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并线车辆相对于目标车道前方车辆的相对速度是驾驶人并线时需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同时模型还可以进一步应用于交通仿真的研究以及驾驶人辅助系统的开发。
- 刘志强王俊彦汪澎倪捷解炬
- 关键词:交通工程换道模型BP神经网络
- 基于不确定度理论的汽车与二轮车碰撞车速计算及验证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为了提高汽车与二轮车碰撞车速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引入对骑乘人员及二轮车再现碰撞车速模型进行不确定度理论的评定方法。首先,根据运动学公式、动能定理和冲量定理,建立了骑乘人员及二轮车抛距-碰撞车速模型。其次,结合某起轿车与电动自行车碰撞事故的现场勘查数据,计算出骑乘人员及电动自行车抛距-碰撞车速模型的碰撞车速,应用不确定度理论的评定方法,得到碰撞车速的最佳取值范围。最后,通过MATLAB数值校核、PCCrash模拟仿真验证及行驶记录仪分析,证明了模型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合理有效性。
- 刘志强刘恒汪澎倪捷周桂良
- 关键词:交通工程不确定度评定
- 江苏农村校车管理运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江苏省农村校车管理运营存在很多问题,结合江苏省农村具体情况,研究确立符合江苏省农村校车特点与规律的管理思想,运用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可以建立符合江苏农村校车实际情况的运营管理模式;从法律、市场准入、职能部门建立、教育布局与校车需求分析、运营模式的确定、营运安全监管等六个方面探讨校车运营模式的构建,可以提高江苏省农村校车的安全规范和管理水平。
- 刘志强李云霞汪澎邱慧敏杨淼
- 关键词:校车
- 驾驶员注意涣散检测技术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通过对注意涣散时驾驶员头部运动及面部表情变化特征的分析,系统实时监测驾驶员眼睛、嘴巴位置和运动状态信息,构建驾驶员注意涣散特征表征参量,实现对驾驶员注意涣散状态信息的检测与提取。驾驶员注意涣散表征量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特征,利用BP神经网络非线性识别的优势对驾驶员注意特征进行模式分类,实现驾驶员不同注意涣散状态下的特征捕捉。同时采用Dempster-Shafer证据推理技术,对驾驶注意涣散多源表征信息进行决策融合,实现对驾驶员注意涣散状态的判断。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与D-S规则多源信息决策融合技术的运用提高了驾驶员注意涣散特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汪澎刘志强仲晶晶
- 关键词:BP神经网络多源信息融合
- 基于不确定度理论的汽车-行人侧面碰撞速度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人-车碰撞事故中通常包含不确定因素,根据这些取值不确定的参数估算车速,具有不准确性。提出一个基于汽车-行人第一落地点的碰撞车速计算模型,可应用于行人抛距不可靠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该模型碰撞车速计算的准确性,引入了再现车速不确定度理论的评定方法。结合一起轿车与行人的碰撞事故,计算出行人第一落地点车速模型的车速最优取值范围。通过PC-Crash、MADYMO模拟仿真验证及与抛距模型车速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上述车速计算分析流程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 刘志强纪亮陶伟汪澎倪捷
- 关键词:PC-CRASHMADYMO
- 斜碰撞再现反推算法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结合近年来积累的交通事故调研经验,通过建立轮胎侧偏特性模型、四车轮车辆运动仿真分析模型,解决车辆轮胎印迹内的垂直载荷分布不同的问题,以及由地面多种因素对车辆运动产生不同影响的问题和车辆本身复杂的受力问题,达到事故再现的目的。通过反推计算车辆在碰撞事故发生时的运动状态,可以科学的再现车辆斜碰撞事故发生的过程,明确当事人的事故责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最后通过运用车辆碰撞分析软件PC-crash,结合具体的交通事故实例,验证了关于汽车斜碰撞反推计算理论的研究结果在实际的交通事故处理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 刘志强汪澎张建华
- 关键词:交通工程仿真模型事故分析
- 基于PCA与BP神经网络的制动行为模型被引量:3
- 2015年
- 为建立驾驶员在跟驰过程中的制动行为模型,利用驾驶模拟仪采集了大量在跟车行驶状态下避免追尾碰撞时驾驶员所采取的制动操纵行为的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与驾驶员制动行为有关的贡献率达97.04%的4个主要参数,将这4个参数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值,建立了符合驾驶员危险感知特性的制动行为模型。依此建立的制动行为模型仿真效果较好,符合驾驶人的行车习惯,丰富了驾驶行为模型,并可进一步应用于智能交通领域中的汽车辅助驾驶系统。
- 刘志强张硕辉汪澎
- 关键词:BP神经网络驾驶行为
- 基于信息融合的车辆险态运行模式评价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提出了一种车辆运行状态识别体系。鉴于车辆行驶环境的复杂性,多作业工况条件的影响以及车辆行驶行为表现特征的多元性,采用BP神经网络技术与Dempster-Shafer证据推理技术相结合的信息模式分类及融合判断的解决方案。为验证所提出的方案,建立车载摄像机视频实时检测系统,以车道偏离信息和跟驰车间距信息作为车辆行驶的表征参量,实现车辆险态行驶特征表现的检测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模式分类和多源信息融合决策技术的综合运用提高了车辆危险行驶姿态表征信息甄别的自适应性和智能化水平。
- 汪澎刘志强杨培培
- 关键词:车辆行驶状态BP神经网络信息融合
- 驾驶人警觉状态检测技术研究
- 道路交通事故是多年来困扰世界各国的社会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随着经济的发展,车辆拥有量增加和非职业驾驶人人数增多,致使交通事故量大幅增加,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第一公害,给人类社会造成的伤害大于任何一种自然与...
- 汪澎
- 关键词:驾驶行为机器视觉技术图像处理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