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骨折
  • 15篇腰椎
  • 9篇手术
  • 9篇关节
  • 7篇椎弓
  • 7篇椎弓根
  • 7篇脱位
  • 7篇内固定
  • 6篇胸腰椎
  • 6篇椎间盘
  • 6篇椎间盘突出
  • 6篇后外侧
  • 5篇突出症
  • 5篇椎弓根器械
  • 5篇椎间盘突出症
  • 5篇股骨
  • 5篇复位
  • 4篇胸腰椎爆裂
  • 4篇胸腰椎爆裂骨...
  • 4篇腰椎爆裂骨折

机构

  • 24篇解放军第10...
  • 7篇解放军101...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无锡市中医医...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解放军第一0...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娄底市中心医...

作者

  • 43篇汪建良
  • 15篇骆宇春
  • 11篇蔡福金
  • 11篇朱建平
  • 10篇许科峰
  • 9篇陈伟南
  • 7篇金根洋
  • 7篇郭峰
  • 7篇谭章勇
  • 7篇于晓华
  • 7篇朱义用
  • 6篇刘卫峰
  • 6篇卢绪
  • 5篇肖俊
  • 5篇刘晓晖
  • 3篇刘富华
  • 3篇刘富华
  • 3篇沈小松
  • 3篇唐广满
  • 3篇许科峰

传媒

  • 8篇中国骨与关节...
  • 6篇骨与关节损伤...
  • 5篇颈腰痛杂志
  • 3篇实用骨科杂志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华国际医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第十一届全军...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7
  • 2篇1996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髂腹股沟微创切口内固定技术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研究采用髂腹股沟微创切口内固定技术治疗髋臼前柱或耻骨支骨折的疗效及特点。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11年9月,对31例骨盆骨折患者(其中耻骨支骨折23例,髋臼前柱骨折8例)采用髂腹股沟微创切口内固定技术治疗。患者采用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取传统髂腹股沟入路的内外侧两端切口,分别自内外两个切口紧贴骨面向中间潜行剥离,相互贯通,形成耻骨支、髋臼前柱相通的隧道,并用骨膜剥离器撬拨扩大通道。根据通道内骨面预弯重建钛板,自外侧切口紧贴骨面插入预弯钛板,分别于钛板远近端钻孔拧入3枚左右螺钉固定钢板。结果本组患者获得5~29个月随访,平均14.1个月。骨折全部临床愈合。按照Matta复位标准,术后解剖复位14例,复位良好16例,复位较差1例,优良率96.7%。按照Majeed评分,优19例,良11例,可1例,优良率96.7%。无感染、股神经或股血管损伤、静脉血栓、异位骨化及骨关节炎和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髂腹股沟微创切口内固定技术治疗骨盆骨折,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
许科峰汪建良朱亚文肖俊卢绪刘卫峰谭章勇
关键词:骨盆骨折内固定微创
门形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门形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对20例P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行切开复位门形钉内固定。结果本组获随访3~17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定标准:优16例,良3例,可1例。结论应用门形钉内固定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靠,疗效满意。
刘卫峰郭峰汪建良陈伟南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
脊柱骨折术前应用抗凝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评价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在术前即应用抗凝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8—2013-05行脊柱骨折手术的13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实验组75例在入院时即开始给予口服利伐沙班10 mg/d抗凝治疗,术前12 h停止给药;对照组59例术前不应用抗凝药物;全部患者在术后12 h开始应用利伐沙班10 mg/d,治疗周期为28 d。结果 2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实验组行椎板减压加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方面较对照组相同手术患者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行椎板减压术的患者中,2组无明显差异;2组术后深静脉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脊柱骨折术前应用抗凝药物不能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却增加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增加了手术风险,因此术前应用抗凝药物没有明显必要性。
肖俊唐广满许科峰汪建良
关键词:脊柱骨折抗凝药物术前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骨折14例
2006年
金根洋汪建良骆宇春陈伟南
关键词:距骨骨折内固定可吸收螺钉
RF系统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12例报告被引量:6
1996年
RF系统意为脊往复位(Reduction)固定(Fixation)系统,为近年来较新型的脊柱短节段性的内固定器、国内少数单位相继开展了此项技术.我院从1995年6月至1996年4月应用RF系统加植骨术治疗腰椎惟弓崩裂伴滑脱12例,达到复位满意,固定可靠,临床效果好.
刘富华骆宇春朱建平沈小松汪建良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脱位的应力交汇点探讨被引量:5
2012年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脱位是近几年来开展较好的方法之一,具有固定牢固、可早期锻炼、并发症少等优点。不过,其应力交汇点往往容易出现并发症,导致肩部疼痛、活动受限。2001年1月-2011年5月,我们用锁骨钩钢板治疗142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和244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朱义用蒋盘强汪建良
关键词:锁骨钩钢板断钩应力骨折
骨盆原发性淋巴瘤一例
2007年
朱义用汪建良黄战胜耿承军赵海宾
关键词:原发性淋巴瘤骨盆髋关节疼痛抗生素治疗慢性感染医院诊断
腰椎弓峡部不连伴滑脱椎弓成形复位固定器的生物力学评价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评价椎弓成形复位固定器(Pedicular forming reduction fixation systems,PFRF)治疗腰椎弓峡部不连伴滑脱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 利用14具成人新鲜脊柱标本制成腰椎弓峡部不连模型通过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生物力学指标,评价PFRF与其他单节段复位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效果。结果 PFRF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等指标均优于LSRF(P<0.05),并接近于正常标本。结论 PFRF具有操作简单和良好生物力学性能等优点,能有效恢复峡部不连腰椎节段的三维稳定性,提高承载能力。
汪建良于晓华朱建平骆宇春张焱王以进
关键词:生物力学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脱钩原因分析被引量:12
2007年
锁骨钩钢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他和锁骨远端骨折的较好方法之一,具有固定牢固、可早期锻炼、并发症少等优点,不过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其中钢板尖钩脱出即脱钩是最严重的并发症。2001年1月-2006年7月,笔者用锁骨钩钢板治疗78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34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其中5例(4.5%)发生脱钩。现报告如下。
朱义用严松鹤汪建良
关键词:锁骨远端骨折锁骨钩钢板钢板治疗早期锻炼
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不稳定性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
2011年
目的:评价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不稳定性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8月~2009年1月期间,对38例严重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进行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术,其中Mason III型骨折32例,IV型骨折6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40个月,平均23.9个月.肘关节屈伸平均131.5°/8°,前臂旋前/旋后平均76.5°/82°.3例遗留肘关节轻度疼痛,1例肘关节轻度外翻不稳.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1分,优29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92.1%.结论: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不稳定性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近期效果满意.适应证的掌握、术中假体的精确安装以及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谭章勇汪建良许科峰郭峰李俊
关键词:桡骨小头粉碎性假体置换骨折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