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丽燕

作品数:62 被引量:167H指数:7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1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肿瘤
  • 14篇肝癌
  • 11篇细胞
  • 11篇教学
  • 10篇癌细胞
  • 9篇胃癌
  • 8篇内镜
  • 7篇复发
  • 7篇标志物
  • 6篇蛋白
  • 6篇肝癌复发
  • 6篇癌复发
  • 5篇生物标志
  • 5篇生物标志物
  • 5篇胃癌细胞
  • 5篇化疗
  • 5篇肠癌
  • 4篇蛋白酶
  • 4篇直肠
  • 4篇胃癌组织

机构

  • 40篇桂林医学院附...
  • 14篇哈尔滨医科大...
  • 5篇桂林医学院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杭州市第三人...
  • 1篇桂林优利特医...

作者

  • 57篇汪丽燕
  • 33篇李滨
  • 10篇蒋欢欢
  • 8篇庄丽维
  • 6篇白纪红
  • 6篇凌霄华
  • 5篇关景明
  • 4篇于欣
  • 4篇乔镇
  • 4篇王昌明
  • 4篇朱承雁
  • 3篇张剑波
  • 3篇覃泱
  • 3篇梁志清
  • 3篇王立国
  • 3篇刘艳华
  • 2篇卢青
  • 2篇王彦君
  • 2篇秦秀珍
  • 2篇迟宝荣

传媒

  • 7篇华夏医学
  • 5篇胃肠病学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方医学院校过渡期“三明治”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被引量:7
2015年
探讨过渡期"三明治"教学模式在地方院校医学教育中的构建原则和实施方法,同时总结经验,分析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为过渡期"三明治"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王昌明汪丽燕梁志清白纪红
关键词:医学院校
FOXA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FOXA又称叉头盒转录因子A,最初是从大鼠肝核细胞中发现并提取,分为FOXA1、FOXA2、FOXA3,在胚胎发育、代谢、分化、生长等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FOXA在肿瘤代谢、增殖、迁延和转移特别是在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该文对FOXA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黄杨媛汪丽燕陈彩煌(综述)李滨
关键词:恶性肿瘤上皮间充质转化
胃癌相关基因在癌前病变中的表达被引量:5
2006年
目前认为癌的形成过程是多阶段、多过程的,包括多个连续的独立的事件,是多个遗传物质即基因积累改变的结果.与胃癌发生、发展有关的基因有3种:癌基因、抑癌基因、程序死亡基因.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可使细胞增生,程序死亡基因的失活可能使细胞永生化,在胃癌的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至少有两种以上的基因突变,他们各自发挥不同作用.研究胃癌相关基因在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总结基因改变在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可以从分子水平揭开胃黏膜癌变的本质,进而明确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凌霄华汪丽燕关景明刘颖于欣
关键词:胃癌相关基因癌前病变
hsa_circ_0084522在肝癌治疗、诊断及预后预测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hsa_circ_0084522在肝癌治疗、诊断及预后预测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hsa_circ_0084522的抑制剂在制备用于治疗和/或预防个体肝癌的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hsa_circ_0...
汪丽燕李滨
放大染色内镜对结节性胃炎、胃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的诊断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放大染色内镜对结节性胃炎、胃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2007年5月~2010年7月诊断的结节性胃炎、疑诊胃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患者,观察临床、内镜、病理表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和根除治疗的效果。并应用日本FUJINON EG-590ZW型放大内镜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前后结节性胃炎、胃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的改变。结果:纳入分析的100例成人患者,男25例,女75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39.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痛和消化不良症状。内镜下表现为胃窦部为主,可扩展至胃体部的色泽均匀的结节样或颗粒样改变。病理检查显示胃窦部活检标本中有伴生发中心的淋巴滤泡增生。所有患者均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经根除治疗后,症状缓解率达92.0%。结论:结节性胃炎、胃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放大染色内镜对结节性胃炎有诊断意义。
庄丽维朱承雁汪丽燕李滨凌霄华王立国石运涛梁桃
关键词:放大染色内镜结节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
预测肝癌复发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预测肝癌复发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所述的生物标志物包括NAV3、PIGM和/或ZNF483。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关试剂、试剂盒。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生物标志物在构建预测肝癌复发的计算模型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研究为预测...
汪丽燕李滨
文献传递
铁死亡的机制及在肝细胞癌中的应用现状
2025年
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类型,通过逃避传统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而不断生长、转移和耐药。铁死亡作为近十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特点是铁蓄积、脂质过氧化,以及抗氧化体系的失衡。目前在科研及临床上,通过诱导铁死亡来遏制HCC是一种新兴策略。本文概述了铁死亡的细胞形态、发生机制,并梳理了铁死亡在HCC中的分子靶点和最新应用,旨在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
罗健彰易晓圆石武祥汪丽燕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脏恶性肿瘤索拉非尼
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被引量:9
2015年
消化内镜在人体腔内密切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和体液等污染物,其消毒及操作有着很强的专业性。随着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医院内感染风险也相应增加,笔者对消化内镜室引起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作一综述。
蒋欢欢汪丽燕
关键词:医院感染消化内镜
十二指肠结核误诊1例报道
2018年
通过分析1例罕见的十二指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诊疗,以减少误诊的发生。
易晓圆汪丽燕
关键词:十二指肠结核
奥沙利铂联合5-FU/CF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L-OHP)联合5-FU/CF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3例晚期结肠癌患者,给予L-OHP130mg/m2静脉滴注,持续4h,d1;CF150mg/m2静脉滴注,持续2h,d1-d5;5-FU500mg/m2静脉滴注,持续6h,d1-d5。每3周重复1次。结果:4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SD)17例,进展(PD)11例,总有效率(CR+PR)34.9%。不良反应主要是末梢神经毒性、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等,均可耐受。结论:L-OHP联合5-FU/CF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疗效好,不良反应主要是末梢神经毒性和胃肠道反应。
李滨汪丽燕
关键词:晚期结肠癌奥沙利铂联合化疗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