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水晓雪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树脂
  • 6篇橡胶
  • 6篇环氧
  • 6篇环氧树脂
  • 6篇丙烯
  • 6篇丙烯酸
  • 6篇丙烯酸酯
  • 6篇丙烯酸酯橡胶
  • 4篇内应力
  • 4篇耐冲击
  • 4篇耐冲击性
  • 4篇基片
  • 3篇蒙脱土
  • 2篇芯片
  • 2篇芯片粘接
  • 2篇常温
  • 1篇增韧
  • 1篇相结构
  • 1篇橡胶基
  • 1篇力学性能

机构

  • 7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水晓雪
  • 6篇李勇进
  • 2篇董文勇
  • 2篇赵丽萍
  • 2篇由吉春
  • 1篇曹肖君
  • 1篇盛文佳
  • 1篇盛文佳

传媒

  • 1篇高分子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芯片粘接用环氧树脂/丙烯酸酯橡胶基材料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
芯片粘接膜材料的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空白.环氧树脂(EP)具有优异的粘接性,作为粘接膜材料使用时存在固化收缩率高、抗冲击性能差等弱点.针对环氧树脂粘接材料的这些缺点,本论文首次结合丙烯酸酯橡胶(ACM)和纳米复合材料的优势...
水晓雪
关键词:环氧树脂丙烯酸酯橡胶蒙脱土纳米二氧化硅
文献传递
笼型硅氧烷低聚物(POSS)在制备高性能芯片粘接膜中的多重作用研究
芯片粘结膜的高性能化(高粘接强度、高耐热性、低交联收缩率、低热膨胀率等)是半导体器件小型化轻量化、柔性化的前提。本论文以丙烯酸酯橡胶(ACM)/环氧树脂(Epoxy)共混体系为基体,系统研究环氧基笼型硅氧烷低聚物(POS...
盛文佳水晓雪由吉春赵丽萍曹肖君董文勇李勇进
关键词:NANOCOMPOSITES
文献传递
一种环氧树脂粘结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粘结膜及其制备方法。现有产品中环氧树脂交联固化后交联密度高、内应力大、质脆、耐冲击性差。本发明粘结膜为50~200um厚的薄膜,薄膜材料组分为30~60﹪的环氧树脂、20~60﹪的丙烯酸酯橡胶、7...
李勇进水晓雪
一种环氧树脂纳米复合粘结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纳米复合粘结膜及其制备方法。现有产品中环氧树脂交联固化后交联密度高、内应力大、质脆、耐冲击性差。本发明粘结膜为50~200um厚的薄膜,薄膜组分包括30~60﹪的环氧树脂、20~60﹪的丙烯酸酯橡...
李勇进水晓雪
文献传递
一种环氧树脂纳米复合粘结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纳米复合粘结膜及其制备方法。现有产品中环氧树脂交联固化后交联密度高、内应力大、质脆、耐冲击性差。本发明粘结膜为50~200um厚的薄膜,薄膜组分包括30~60﹪的环氧树脂、20~60﹪的丙烯酸酯橡...
李勇进水晓雪
一种环氧树脂粘结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粘结膜及其制备方法。现有产品中环氧树脂交联固化后交联密度高、内应力大、质脆、耐冲击性差。本发明粘结膜为50~200um厚的薄膜,薄膜材料组分为30~60﹪的环氧树脂、20~60﹪的丙烯酸酯橡胶、7...
李勇进水晓雪
文献传递
固化条件对环氧树脂/丙烯酸酯橡胶共混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丙烯酸酯橡胶(ACM)提高热固性环氧树脂(EP)的韧性,系统研究共混体系固化条件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固化前环氧树脂与丙烯酸酯橡胶在整个组成范围内为均相体系,固化过程中两组份分子量不断增大,部分组成环氧树脂/丙烯酸酯橡胶共混体系(80/20及50/50)发生反应诱导相分离现象(RIPS).在发生反应诱导相分离的体系中,分相后的环氧树脂和丙烯酸酯橡胶两相彼此包含对方的组分,是一种不彻底的相分离.同时,固化后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强烈依赖于所用固化条件(包括固化时间、固化温度及固化剂含量等).因此,可以通过调节体系固化条件实现对环氧树脂/丙烯酸酯橡胶共混体系结构和性能的调控.
水晓雪盛文佳由吉春赵丽萍曹肖君董文勇李勇进
关键词:环氧树脂丙烯酸酯橡胶增韧相结构力学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