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艇
- 作品数:73 被引量:270H指数:8
- 供职机构: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水稻根系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综述了水稻根系的研究方法、水稻根系与地上部分关系以及水稻根系遗传等方面研究情况,以期为进一步开展高产水稻根系形态生理方面研究和水稻根系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 李鑫张战赵一洲毛艇张丽丽刘研
- 关键词:水稻根系生理QTL定位
- 外源赤霉素对盐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缓释效应被引量:22
- 2018年
- 采用人工气候箱水培试验,研究了外源赤霉素处理对盐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缓释效应。结果表明,外源赤霉素提高了盐胁迫下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并可以显著地恢复盐胁迫下种根和芽的伸长生长;外源赤霉素增加了盐胁迫下水稻叶片中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含量;外源赤霉素降低了叶片MDA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其中均以50 mg/L的处理缓解效果最为明显。外源赤霉素对耐盐性不同水稻品种的缓解效果存在差异,盐敏感品种越光对缓释效果响应更明显。
- 张丽丽倪善君张战赵一洲李鑫毛艇刘研刘福才
- 关键词:外源赤霉素盐胁迫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 辽宁省粳稻品种产量品质性状因子及聚类分析
- 2022年
- 对辽宁省62个粳稻品种主要产量性状、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产量性状中每穴穗数、单穗重、每穗粒数,品质性状中垩白粒率、垩白度变异系数相对较大,分别为10.7%、10.7%、12.7%、70.9%、90.0%。通过因子分析选出穗粒因子、蒸煮因子、垩白因子、粒形因子、粒重因子、结实率因子、产量因子7个影响稻米产量、品质性状的主因子,其对稻米产量性状、品质性状的累积贡献率为86.5%。同时,依据各品种7个因子系数进行系统聚类,62个品种形成具有不同性状特点的品种群体,为辽宁省粳稻产量品质育种提供了依据。
- 刘研杜晗李鑫赵一洲毛艇钟顺成王诗宇张战倪善君
- 关键词:粳稻产量性状品质性状
- 水稻苗期耐冷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低温冷害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加快水稻耐冷性状的改良、选育耐冷品种对促进水稻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水稻苗期耐冷的生理变化、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基因QTL定位等方面研究的进展,对今后开展水稻耐冷性研究及水稻耐冷育种提供参考。
- 李鑫苗立新张战赵一洲毛艇张丽丽刘研
- 关键词:水稻苗期耐冷性QTL定位
- 一种鉴定水稻稻瘟病抗性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鉴定水稻稻瘟病抗性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及应用,所述分子标记为Pid2‑TPAP,包括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Pid2‑TPAP‑O‑F、SEQ ID NO.2所示的...
- 毛艇王嘉宇李旭赵一洲李鑫张丽丽刘妍付雪娇张战倪善军荆华宋双黄河于小彭李振宇刘福才
- 文献传递
- 籼粳稻杂交后代花时性状的QTL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研究典型籼稻品种‘七山占’和典型粳稻品种‘秋光’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双亲的花时性状,并用该群体的分子连锁图谱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6个与水稻花时性状相关的QTL,包括1个始花时QTL、3个盛花时QTL和2个终花时QTL,分别位于第1、2、7、8、10和12染色体,单个QTL的贡献率在7.08%~26.95%之间。有4个增效等位基因来源于粳型亲本‘秋光’,2个来源于籼型亲本‘七山占’。
- 马作斌詹瞻徐海徐正进毛艇朱春杰郭艳华
- 关键词:数量性状基因座花时
- 鉴定水稻稻瘟病抗性性状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鉴定水稻稻瘟病抗性性状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及应用,所述分子标记为Pib‑TPAP,包括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Pib‑TPAP‑O‑F、SEQ ID NO.2所示的...
- 毛艇张丽丽刘妍赵一洲李鑫张战李旭倪善军付雪娇黄河于小彭荆华宋双李振宇刘福才
- 文献传递
- 鉴定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ta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鉴定水稻稻瘟病抗性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及应用,所述分子标记为Pita‑TPAP,包括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Pita‑TPAP‑O‑F、SEQ ID NO.2所示的...
- 毛艇赵一洲李鑫张丽丽刘妍张战李旭倪善军宋双黄河付雪娇于小彭荆华李振宇刘福才
- 文献传递
- 北方粳稻区利用航天诱变进行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于2005年选用辽宁省审定品种盐粳188、盐粳48及盐粳98进行航天诱变处理,2010年得到表型存在差异的后代稳定品系各30个,共90份,对这90份材料主要产量因素及稻米品质指标进行测定,总结其航变后代变化规律,并选取材料参加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航变后代穗粒数、结实率、垩白性状、透明度及崩解值变异幅度较大;盐粳188诱变后代千粒质量显著提高,其他材料产量因素均值无显著变化;在品质方面,垩白米率、垩白度、透明度均值负向发展,而崩解值提高有利于改善稻米适口性。目前已从盐粳188诱变后代中选择出1份材料通过省级审定、1份材料报审。航天诱变作为常规育种辅助手段效果较好。
- 毛艇李旭
- 关键词:粳稻航天诱变稻米品质
- 辽宁省水稻品种品质性状多样性演变及亲缘关系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以1981-2010年育成的62个水稻(Oryza sativa)品种为材料,分析不同时期水稻品种品质性状多样性和亲缘系数的变化,并通过主坐标分析、聚类分析了解品种间的形态距离和遗传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育种时间的推移,辽宁省水稻品种间品质性状多样性下降,遗传基础狭窄。在今后的水稻品质育种工作中应拓宽亲本来源、加强种质交流,充分利用现有育成品种间的遗传差异,最大程度发挥优质骨干亲本的作用。
- 赵一洲李正茂路洪彪倪善君张战李鑫毛艇张丽丽刘研
- 关键词:品质性状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