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祥
-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 成都平原粉土和粉砂土的土-水特征曲线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土体与土中非饱和水之间关系可以用土-水特征曲线(SWCC)来表示。利用压力板仪对成都平原采集的粉土和粉砂土进行SWCC试验,选取3种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粉土和粉砂土的水分特征曲线的规律:通过拟合比较,3种模型均可对SWCC曲线进行较好的拟合,其中Fredlund-Xing模型拟合效果最好;两种壤土的残余含水率基本相同,粉粒(细粒)对土体持水能力作用不甚明显。
- 丁庆忠许模段永祥王成文
- 关键词:土-水特征曲线
- 非饱和土中黏粒含量对水分迁移规律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为了研究土体在非饱和状态下土壤水分的运移规律,通过室内试验,利用马氏瓶供水,研究土壤水分在不同黏粒含量的非饱和土中入渗特征。该试验对水分入渗特征研究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研究不同黏粒含量土壤结构条件下水分随入渗时间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同一时间段内黏粒含量与表征水分入渗的相关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Philip土壤水分垂直入渗公式在半无限均质土壤及初始含水率分布不均匀、无薄层积水条件下仍适用;(2)试验揭示了水分受黏粒含量的影响在灌溉模型中的累积入渗量、吸渗率与稳定入渗率、湿润锋及湿润锋速和在同一截面处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在土壤各截面处的发展趋势。
- 王凤君许模宋词唐添慧段永祥
- 关键词:累积入渗量含水率
- 保守性离子在包气带层状土中运移规律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为研究溶质在多层层状包气带土中运移规律,选取5种颗粒配比不同的土样填装成由粗及细和由细及粗两分层顺序相反的土柱,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保守性Br-在两种不同结构层状土中基本运移规律。研究得出:当土体表层遭受浓度为200 g/L Na Br一次性污染,在15 mm/12 h降雨强度下,Br-在第1、2层土体浓度经历快速上升段、峰值段、下降段3个阶段变化,第3、4、5层土体浓度经历上升段、平稳下降段。试验结束时,Br-在由粗及细的土柱中分布较均匀,在由细及粗的土柱中集中在表层;溶质穿透整个土柱的时间,由粗及细结构比由细及粗结构提前96 h。结果表明,在截污性能和延缓溶质向地下水补给方面,由细及粗结构均要优于由粗及细的结构。
- 甯娜许模段永祥王成文凌睿雯郭蕾蕾
- 关键词:溶质运移
- 黏粒含量对土壤含水率垂向空间特异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通过室内土柱试验,利用经典统计分析、地统计学分析和分形分析,分别对比研究了黏粒含量对土壤含水率空间变异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由于一定量黏粒的存在会影响土壤含水率空间变异的垂向距离,从而改变土壤含水率的空间结构,也会影响土壤含水率垂向分布的均匀程度。
- 王凤君许模段永祥丁庆忠何云龙
- 关键词:土壤含水率经典统计
- 一种模拟包气带溶质运移的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水文地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拟包气带溶质运移的装置及方法。一种模拟包气带溶质运移的装置,模拟包气带溶质运移的装置包括溶液箱、控制阀、离心箱、降雨盘,溶液箱通过导流管与离心箱连接,控制阀设置于导流管;导流管...
- 许模张强杨艳娜李海华肖先煊喻立珊段永祥宋词唐添慧郭蕾蕾张俊杰王凤君
- 文献传递
- 库岸滑坡稳定性物理模拟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库水位升降与降雨是库岸滑坡发生的主要诱因。以三峡库区塘角村2号滑坡为例,在室内建立了滑坡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水库水位升降对滑坡前缘涉水部分影响较大,对中部和后缘影响较小;降雨对滑坡前缘、中部、后缘影响相对显著,主要表现在土压力及孔隙水压力与降雨过程呈现同步并略滞后于降雨的特征;降雨及库水位变化联合作用下,前缘变形破坏最大,前缘部分的变形破坏牵引中部发生变形。
- 段永祥许模肖先煊
- 关键词:物理模型试验稳定性
- 一种层状包气带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模拟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层状包气带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层状包气带模拟试验装置包括设置于基座的柱体和设置于柱体顶端的降雨模拟装置。柱体竖立设置,其包括多个轴向可拆卸连接的筒体。柱体的轴向长度为4‑6m,柱体的...
- 许模王在敏郭蕾蕾肖先煊段永祥宋词唐添慧王凤君张俊杰
- 文献传递
- 非充分供水条件下溴离子在层状非饱和带中迁移研究
- 本文基于六个不同剖面构型的土柱试验,结合US Salinity Laboratory开发的HYDRUS—1D软件,在总结国内外研究非饱和带溶质迁移理论的基础上,较系统全面地分析了非充分供水条件下溴离子在不同构型层状非饱和...
- 段永祥
- 关键词:非饱和带
- Br-在不同黏粒含量非饱和土中运移的试验研究
- 2014年
- 研究了Br-在不同黏粒含量非饱和土中的入渗及残留特征。结果表明:1)随黏粒含量的增加,Br-溶液湿润锋的初始运移速率不断减小,运移速率达到平衡的时间变长,平衡运移速率变小,穿透土柱的时间变长。2)随着黏粒含量的增加,同一深度处的土柱中Br-残留量明显上升;在相同土柱中,Br-残留量随土柱深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黏粒含量小于25%时,Br-残留量的峰值出现在土柱5/8深度处,随着黏粒含量的增加,Br-残留量峰值的出现位置略有上升。
- 唐添慧许模王凤君宋词段永祥朱海明
- 关键词:非饱和土入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