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振泉
- 作品数:28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01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体外循环围手术期中性粒细胞CD18的变化
- 2000年
- 李川孙耀昌段振泉徐志飞
- 关键词:体外循环围手术期中性粒细胞CD18
- 心脏恶液质瓣膜患者的瓣膜置换术(附9例报告)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总结心脏恶液质瓣膜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 9例心脏恶液质瓣膜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远期疗效较好。结论 :重视术前准备、加强术中处理。
- 孙强马春山段振泉江磊张海生
- 关键词:心脏恶液质瓣膜置换围手术期
- 小儿、儿童心内直视手术144例
- 2004年
- 李川马春山段振泉孙强杨力
- 关键词:小儿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
- 食管癌VEGF与p53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VEGF与p53蛋白表达在食管癌的病理学意义及其与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选择40例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标本,确定其病理学特点,并对其VEGF与p53蛋白和微血管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明确VEGF与p53蛋白表达和血管新生的强度。结果VEGF表达阳性率为67.5%,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0.0%。MVD值为29.00±24.56。有淋巴结转移者与无淋巴结转移者VEGF表达的阳性率有明显差异(P<0.05)。VEGF表达阴性、弱阳性及强阳性者间MVD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值均<0.05)。p53蛋白表达阴性、弱阳性及强阳性者间MVD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与VEGF表达阳性率也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结论食管癌VEGF表达与血管新生密度及与淋巴结转移均有显著相关。p53蛋白表达与VEGF表达及血管新生强度均可能无密切关系。
- 李川段振泉马春山姜枫张海生解放军第
- 关键词:血管新生P53蛋白微血管密度MVD淋巴结转移
- 食管癌标本新生血管意义的观察
- 2002年
- 李川马春山张海生段振泉沈晓英
- 关键词:微血管食管癌标本新生血管
-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营养支持治疗被引量:2
- 2004年
- 李川孙耀昌马春山段振泉张海生
-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吻合口瘘营养支持
- 严重胸部创伤14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本文对146例严重胸部外伤病人的诊断,治疗进行了分析:①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在处理肺挫伤的同时绝不能忽视连枷胸的处理;②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误诊率较高,故要力争早期诊断和手术,讨论中时以上两个问题提出了若干作者的体会.
- 李安富段振泉王茂娟柏焰
- 关键词:胸部损伤创伤
- 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外科治疗2例
- 2004年
- 目的:总结2例主动脉瓣下狭窄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均行狭窄左室肌肉切除左室流出道疏通术。合并畸形1例,同期行矫正手术。结果:无手术死亡,未发生二尖瓣损伤。术后2例左室主动脉收缩压力差分别为10、15mmHg,术后随访3年症状均消失。结论:本病一旦确诊,应尽快手术;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术中常规主动脉根部探查,对防止合并畸形的漏诊尤为重要;手术关键是彻底疏通左室流出道;术中应防止二尖瓣。
- 孙强马春山段振泉杨力江磊李川
- 关键词:主动脉瓣下狭窄心脏外科手术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食管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新生和病理学特点的关系。方法 对 40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食管癌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确定其 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 结果 40例食管癌患者中 2 7例 VEGF蛋白表达阳性 ,阳性率为 6 7.5 % ,微血管密度在食管癌 VEGF表达阴性、弱阳性和强阳性者间比较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 ,有淋巴结转移者 VEGF表达阳性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明显增高 (P<0 .0 1)。 结论 食管癌 VEGF表达水平与肿瘤血管新生强度。
- 李川段振泉马春山张培信张海生杨力蔡全才姜枫
- 关键词:食管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血管新生淋巴结转移
- 食管化学灼伤26例肠腔替代食管手术体会
- 2002年
- 李安富焦鸿生张勤段振泉杨力
- 关键词:化学灼伤空肠移植食管食管手术结肠代食管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