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艳华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根癌农杆菌介导载体pBI121转化少根根霉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考察了脂肪酶生产菌株少根根霉N1023 G418的敏感性,结果表明,G418对少根根霉最小抑制浓度为500μg/mL。研究了不同条件对载体pBI121转化少根根霉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根癌农杆菌LBA4404为介导菌,少根根霉N1023为受体菌株,G418为筛选标记的最佳转化条件为:乙酰丁香酮(AS)300μmol/L、根癌农杆菌的初始浓度OD600为0.6、共培养时间2 d。在此条件下pBI121对少根根霉的转化率达到112 cfu/106 cfu孢子。转化菌株经过5次连续培养后仍然稳定。通过上述研究,建立了根癌农杆菌介导载体pBI121转化少根根霉的方法。这是首次成功建立少根根霉的转化方法,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赵有玺冀颐之欧阳艳华龚平
- 关键词:少根根霉
- 以亲水复配胶和大豆蛋白作为功能辅料的新型鸡肉块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亲水复配胶和大豆蛋白作为功能辅料的新型鸡肉块,属于禽肉深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以亲水复配胶和大豆蛋白作为功能辅料的新型鸡肉块:以鸡肉和鸡皮为主要原料,辅料包括转谷氨酰胺酶、复配亲水胶、复合磷酸盐、大豆分离蛋...
- 汪少芸宗瑜欧阳艳华
- 文献传递
- 鸡肉蛋白和大豆蛋白的相互作用和机理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研究鸡肉蛋白和大豆蛋白在转谷氨酰胺酶催化下的相互作用以及经酶改性后的蛋白质对其凝胶性和乳化性的影响,为开发新型鸡肉产品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差示热量扫描(DSC)、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机理。结果:酶催化鸡肉蛋白和大豆蛋白发生共价交联反应,生成超大蛋白分子,形成具有三维网络的稳定结构,明显改善了MPI/SPI混合蛋白的凝胶性和乳化性,使混合蛋白的凝胶持水性提高约95%,乳化活性提高约13m2/g。结论:酶催化鸡肉蛋白和大豆蛋白的共价交联,改善了混合蛋白的凝胶性和乳化性,对大豆蛋白在鸡肉制品中的应用以及改善产品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 欧阳艳华汪少芸周红陈明饶平凡
- 关键词:转谷氨酰胺酶鸡肉蛋白大豆蛋白
- 系列白羽鸡肉产品的产业化关键技术与应用
- 汪少芸赵立娜周红陈明宗瑜欧阳艳华饶平凡
-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食品科学与工程。主要内容:该项目针对白羽鸡肉制品普遍存在鸡肉糜凝胶不足、乳化性和保水性差等技术瓶颈,研究转谷氨酰胺酶、大豆蛋白和亲水胶体等复配技术对其品质影响的机理以及异源蛋白-蛋白和蛋白-多糖协同...
- 关键词:
- 关键词:生产工艺肉制品
- 利用复配亲水胶和鸡皮代替脂肪制备的低脂肪保健鸡肉肠及其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复配亲水胶和鸡皮代替脂肪制备的低脂肪保健鸡肉肠及其方法,属于禽肉深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利用复配亲水胶和鸡皮代替脂肪制备的低脂肪保健鸡肉肠,其特征在于:所述鸡肉肠以鸡肉和鸡皮为主要原料,辅料包括转谷氨酰...
- 汪少芸宗瑜欧阳艳华
- 文献传递
- 以亲水复配胶和大豆蛋白作为功能辅料的新型鸡肉块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亲水复配胶和大豆蛋白作为功能辅料的新型鸡肉块,属于禽肉深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以亲水复配胶和大豆蛋白作为功能辅料的新型鸡肉块:以鸡肉和鸡皮为主要原料,辅料包括转谷氨酰胺酶、复配亲水胶、复合磷酸盐、大豆分离蛋...
- 汪少芸宗瑜欧阳艳华
- 文献传递
- 酶催化的鸡肉蛋白和大豆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 本课题立足于福建省优质的白羽肉鸡资源,研究转谷氨酰胺酶对鸡肉蛋白和大豆蛋白的作用,考察该反应与蛋白质的凝胶性、乳化性以及蛋白质类食品产品的最终质量的关系,为开发健康的、绿色的、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的鸡肉产品奠定理论基础和提...
- 欧阳艳华
- 关键词:转谷氨酰胺酶鸡肉蛋白大豆蛋白
- 文献传递
- 利用复配亲水胶和鸡皮代替脂肪制备的低脂肪保健鸡肉丸及其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复配亲水胶和鸡皮代替脂肪制备低脂肪保健鸡肉丸的制作方法,属于禽肉深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鸡肉和混合脂为主要原料,辅料包括转谷氨酰胺酶、复配亲水胶、复合磷酸盐、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工序包括:腌制、酶液预处理...
- 汪少芸宗瑜欧阳艳华
- 文献传递
- 利用复配亲水胶和鸡皮代替脂肪制备的低脂肪保健鸡肉肠及其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复配亲水胶和鸡皮代替脂肪制备的低脂肪保健鸡肉肠及其方法,属于禽肉深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利用复配亲水胶和鸡皮代替脂肪制备的低脂肪保健鸡肉肠,其特征在于:所述鸡肉肠以鸡肉和鸡皮为主要原料,辅料包括转谷氨酰...
- 汪少芸宗瑜欧阳艳华
- 文献传递
- 海洋微藻裂壶藻发酵液胞外多糖的制备及活性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使用乙醇沉淀法从海洋微藻裂壶藻Schizochytrium sp.TIO1101的发酵液中提取胞外多糖,再经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得到酸性多糖、弱碱性多糖和碱性多糖三种主要的多糖组分,并分别测定其还原力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等抗氧化活性和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弱碱性多糖具有最高的抗氧化活性.抑制真菌活性实验表明,三种多糖组分对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瓜果腐霉病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和甜瓜枯萎病菌(Fusarium pathogens)都表现出抑菌活性,并且对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菌效果最为明显.
- 汪少芸江勇孟春欧阳艳华林祥志
- 关键词:海洋微藻胞外多糖抗氧化抑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