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2015~2019年太原市丙型肝炎(丙肝)重复报告情况,分析导致重报的可能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进一步提高丙肝病例报告的准确性,为今后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China Information System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ISFDCAP)收集的2015~2019年太原市丙肝报告病例进行个案管理,查重,计算丙肝重复报告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5~2019年太原市共报告丙肝病例12 951例,其中有1 542例重复报告病例,重复报告率为11.91%。各年度内重复报告病例共有648例,平均重复报告率为5.15%,重复率有上升趋势(P<0.01)。5年间重复报告894例,重复率为7.27%。各年龄组的重复报告率为5.73%~13.74%(P<0.01),高年龄组高于低年龄组。结论 2015~2019年太原市丙肝重报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不同级别的医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重报,以跨机构、跨年度重报为主。
目的了解太原市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艾滋病/性病感染状况。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操作手册》(2012年版),对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样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艾滋病病毒)、梅毒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学检测。结果 2012年太原市共监测254例MSM,HIV抗体阳性率为13.78%;梅毒阳性率10.23%;丙型病毒性肝炎阳性率0.79%。监测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0.55%。被调查者调查前6个月有78.74%的人与男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占44.50%,其中4.50%与同性发生过商业性行为;30.31%的MSM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占41.56%。结论太原市MSM人群艾滋病/性病感染率较高,高危行为较普通,应继续加强对该人群的行为干预,遏制艾滋病在MSM人群中的传播。
目的了解太原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em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行为特征、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艾滋病/梅毒/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3-8月对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人口学特征、性行为及性经历、性伴类型及数量、艾滋病相关知识、接受行为干预等内容,采集血样进行HIV、梅毒及丙肝抗体检测。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感染HIV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55名符合标准的MSM参加了调查,自认同性恋占54.12%,双性恋占43.14%;首个性伴是男性占70.98%、女性占29.02%;与同性发生性行为时主动、被动肛交都做占45.88%;有固定性伴占55.29%,无44.71%;近6个月发生性行为,同性占85.49%,同性商业性行为占5.96%,异性占21.57%,性伴中位数为2人(1-200人),寻求男性性伴网络占71.56%,与不同性伴安全套使用率低下。HIV感染率为18.90%、梅毒7.48%、丙肝0.72%、HIV与梅毒合并感染2.36%。知识知晓率为91.76%。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HIV感染与以下因素有关联:年龄﹥25岁(OR=3.04,95%CI:1.52-6.08),在本地居住时间2年以上(OR=0.76,95%CI:0.62-0.94),有性病感染(OR=3.818,95%CI:1.11-15.02)。结论 MSM人群属于性活跃人群,拥有性伴类型复杂多样,高危行为发生率高,使HIV及性病在该人群中广泛传播,加大对该人群的干预力度,减低高危行为,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降低HIV在MSM人群中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