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长松
- 作品数:39 被引量:121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成人膀胱横纹肌肉瘤一例
- 2005年
- 陈忠练旭辉梁长松王晓波李盛李云辉
- 关键词:膀胱横纹肌肉瘤成人
- 小儿未降睾丸的磁共振表现及其评价(附36例报告)
- 未降睾丸(undescended testis)又名隐睾(cryptorchism),是指睾丸未能按照正常发育过程从腰部腹膜后下降达阴囊底部。分为睾丸下降不全及睾丸异位两型。为小儿外科的常见疾病,其影像学检查手段包括超声...
- 陈忠练旭辉梁长松赵国进叶文钦王晓波文康彦
- 关键词:小儿隐睾核磁共振成像
- 文献传递
- 肾上腺皮质腺瘤CT值与相应激素水平及其CT表现与病理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肾上腺皮质腺瘤CT值与相应激素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其CT表现与病理的对照分析,为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院2017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的25例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及皮质醇、醛固酮检测,分析腺瘤CT值与皮质醇、醛固酮水平的相关性,比较分析CT表现与大体病理表现。结果:平扫CT值>20HU组:血及尿皮质醇水平增高(P<0.05),与血醛固酮水平无相关性(P>0.05);CT值<20HU组:与血及尿皮质醇水平无相关(P>0.05),与血醛固酮水平无相关性(P>0.05);CT表现与大体病理表现相对应。结论:肾上腺皮质腺瘤为类圆形、不大、边清均匀病灶,密度高低与脂质含量呈负相关;平扫CT值>20HU血皮质醇水平增高,提示皮质醇腺瘤,可作为依据提高诊断准确性。
- 谭均峰文康彦梁长松谭仲伦
-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腺瘤CT值皮质醇病理
- 卵巢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附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卵巢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表皮样囊肿的CT、MRI表现。结果卵巢表皮样囊肿CT表现为囊性占位,囊液大部分均匀,水样密度,囊壁光整。MRI表现为囊液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囊内见不定形团块状、云絮状及结节状无强化角化物,囊壁可强化,囊液无强化。CT及MRI均显示囊壁有局部增厚。结论卵巢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认识其表现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
- 梁长松陈忠陈泽文李云辉马超进廖妙优
- 关键词:卵巢表皮样囊肿磁共振成像
- 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常规MRI检查在未降睾丸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常规MRI检查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序列在未降睾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临床手术证实未降睾丸患者的完整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检查(T1WI、T2WI-FS、增强)及DWI检查。采用双盲法评估并计算MR常规检查、DWI联合常规MRI检查对于隐睾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隐睾表现为边缘清晰的椭圆形长T1、长T2信号,DWI上呈高信号。联合应用T1WI、T2WI-FS、增强检查及DWI的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94%与94%,高于常规MRI检查。结论联合应用T1WI、T2Wl-FS、增强检查与DWI序列有助于提高不可触及隐睾的准确定位和诊断。
- 陈泽文陈忠张子钦叶文钦梁长松李伟峰
-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成像
- CT最大密度投影重建在颅底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 通过与螺旋CT多平面重建 (MPR)和表面掩盖法重建 (SSD)比较 ,探讨螺旋CT最大密度投影 (MIP)在颅底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 30例外伤颅底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轴位容积扫描 ,常规层厚 1~ 2mm ,重建间隔 1mm ,螺距为 1~ 1.5 ,原始轴位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MPR、SSD、MIP等方法重建 ,分析比较各种技术、图像在骨折显示能力、骨折线连续性、碎骨片移位、塌陷程度和空间关系方面的优势 .结果 30例颅底骨折患者中 ,SSD显示14例 ,11例显示不全 ,5例未能显示 ;MIP显示 2 2例 ,8例显示不全 ;MPR结合轴位图像全部显示 .SSD在显示碎骨片明显移位的空间关系较MIP、MPR好 ,而MIP在显示微小骨折、结构细节和骨折连续性方面有优势 .结论 MIP重建图像显示颅底骨折效果良好 ,尤其在中颅窝显示微小骨折和有关孔、裂结构是否受累完整方面明显优于轴位CT和MPR、SSD重建 。
- 叶文钦陈忠梁长松练旭辉
- 关键词:颅底骨折螺旋CT三维成像
- 下肢韧带样瘤的影像学诊断
- 2012年
-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在下肢韧带样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证实的下肢韧带样瘤的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总结下肢韧带样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5例下肢韧带样瘤患者,均摄下肢X线片,3例加做CT扫描,2例加做MRI扫描。5例患者X线片均可见局部软组织密度略增高影,2例胫骨小片骨皮质受侵犯、缺损,1例见骨膜反应;CT、MRI扫描均可清晰显示下肢内软组织内肿物,2例可见胫骨骨皮质受侵犯。结论 CT、MRI扫描可以较为精确地显示下肢韧带样瘤的病灶形态及范围,对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相对X线摄片是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X线摄片可作为重要补充。
- 关牛仔李活乾梁长松
- 关键词:韧带样瘤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
- 脑内原发囊性淋巴瘤MR表现一例被引量:1
- 2014年
- 患者女,61岁。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乏力、构音不清,间有头晕、头痛,无畏寒发热。体检:神志清楚,构音不清,双侧浅感觉对称;右上肢近端肌力Ⅲ级、远端0级,右下肢肌力Ⅲ级,左侧肢体肌力Ⅴ级。相关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影像学表现:CT平扫示左侧额叶皮层区一环状肿物,周边呈稍高密度、中央呈低密度,周围见"指压状"水肿(图1)。
- 梁长松陈忠
- 关键词:囊性淋巴瘤MR表现脑内构音不清下肢肌力肢体乏力
- 优化MRI T_(2)-3D-SPACE的序列成像在外周神经扫描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研究优化核磁共振成像(MRI)T_(2)-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_(2)-3D-SPACE)的序列成像在外周神经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2例单侧臂丛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A组、B组和C组,各14例,分别接受T_(2)-3D-SPACE常规平扫、增强扫描、优化T_(2)-3D-SPACE序列扫描。对比三种方式成像的图像质量评分、图像背景抑制评分、神经干对比噪声比(CNR)及信噪比(SNR),以及对臂丛神经锁骨上下段的显示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评分为(3.45±0.42)分,明显低于B组的(3.78±0.31)分和C组的(3.81±0.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图像背景抑制评分为(3.01±0.33)分,明显高于B组的(2.27±0.21)分和C组的(2.61±0.28)分,而C组的图像背景抑制评分又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SNR值及CNR值分别为(14.88±1.22)、(18.13±1.68),明显低于B组的(16.75±1.67)、(19.44±1.39)和C组的(17.29±1.41)、(19.05±1.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锁骨上段和下段显示率分别为42.86%、35.71%,明显低于B组的92.86%、85.71%和C组的85.71%及7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MRI T_(2)-3D-SPACE的序列成像与常规增强扫描T_(2)-3D-SPACE均可清晰显示臂丛神经,但优化MRI T_(2)-3D-SPACE序列无需注射对比剂,更适用于对比剂禁忌证患者。
- 李伟峰梁长松陈泽文陈钦龙马超进
- 关键词:臂丛神经核磁共振成像图像质量对比噪声比
-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眼上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超声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就诊的颅脑外伤患者10例,其中9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为CCF患者,对患者眶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 9例CCF患者均显示眼上静脉迂曲扩张、眼上静脉反向血流及动脉化血流频谱,扩张的眼上静脉管径在2.2~5.0 mm.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外伤性CCF经济、无创、准确,可作为首选的诊断方法.
- 王晓波陈忠梁长松
-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静脉功能不全静脉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