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对比剂
  • 1篇对比剂增强
  • 1篇软骨
  • 1篇软骨疾病
  • 1篇软骨退变
  • 1篇退变
  • 1篇膝关节
  • 1篇膝关节软骨
  • 1篇膝关节软骨退...
  • 1篇脊髓
  • 1篇脊髓病
  • 1篇脊髓病变
  • 1篇骨疾病
  • 1篇关节
  • 1篇关节软骨
  • 1篇关节软骨退变
  • 1篇
  • 1篇MRI新技术
  • 1篇MR扫描
  • 1篇病变

机构

  • 2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梁文彬
  • 2篇刘斯润
  • 2篇沈思
  • 1篇陈汉芳
  • 1篇朱天缘
  • 1篇黄力
  • 1篇吴何嘉

传媒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神经肿瘤...

年份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MRI新技术在脊髓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脊髓常规MRI检查主要包括SE序列的T1WI和T2WI、FLAIR序列及磁共振脊髓成像,近年各种功能性MR新技术在脊髓的应用亦日益普遍。本文扼要介绍了脊髓常规MRI检查,并着重回顾和总结了近年各种新技术在脊髓的临床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情况。
梁文彬沈思刘斯润
关键词:脊髓磁共振成像
钆对比剂增强及延迟增强MR扫描监测兔膝关节软骨退变的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探讨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及延迟增强扫描在监测兔膝关节软骨退变的表现及价值。方法选用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B、C、D、E 5组,A、B、C、D 4组分次在右膝关节腔内注入0.2 ml 木瓜蛋白酶(10 U)溶液,为处理侧(A 组1次,B、C、D 组均在1、4、7 d 各1次),建立早期至中晚期的关节软骨退变的动物模型;左膝则注入不含木瓜蛋白酶的稀释液作为对照侧,E 组不作处理,作为空白组对照;A 组于模型制作完成后24 h 行 MR 检查,B 组于第1次注药后24 h 及最后1次注药后24 h 行 MR 检查,C 组于第1次注药后24 h、最后1次注药后24 h 及最后1次注药后1个月行 MR 检查,D 组于第1次注药后24 h、最后1次注药后24 h、最后1次注药后1个月及最后1次注药后3个月行双膝关节矢状面 SE T_1WI、三维抑脂扰相梯度回波(3D-FS-SPGR)序列检查,再通过兔耳缘静脉注入 Gd-DTPA 后,于即刻、2 h、4 h 进行双膝关节同层面、同序列MR 检查,测量软骨的信号强度与腘窝处周围软组织的信号强度的比值(SIR),扫描后即处死动物,取双侧膝关节软骨组织作 HE 染色及检测蛋白多糖含量的阿尔新兰染色,进行观察。结果在3D-FS-SPGR 序列扫描中,Gd-DTPA 增强及延迟增强扫描关节软骨 SIR:A 组增强后即刻扫描,处理侧为1.36±0.20,对照侧为1.14±0.24,增强后2 h 处理侧为1.83±0.21,对照侧为1.39±0.30,增强后4 h 处理侧为1.55±0.32,对照侧为1.42±0.36;B 组增强后即刻扫描,处理侧为1.37±0.23,对照侧为1.05±0.26,增强后2 h 处理侧为1.82±0.22,对照侧为1.24±0.28,增强后4 h 处理侧为1.49±0.25,对照侧为1.27±0.18;C 组增强后即刻扫描,处理侧为1.33±0.27,对照侧为1.07±0.26,增强后2 h 处理侧为2.28±0.20,对照侧为1.29±0.23,增强后4 h 处理侧为2.07±0.51,对照侧为1.48±0.15;D 组增强后即刻扫描,处理侧为1.07±0.38,对照侧为1.40±0.10,增强后2 h 处理侧为1.27±0.09
沈思刘斯润朱天缘梁文彬黄力陈汉芳吴何嘉
关键词:软骨关节软骨疾病膝关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