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刚
- 作品数:15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一种调节式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节式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中部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与基座中部均设置有伸缩部,基座两侧设置有固定带,固定带上设置有凸起,固定带底部设置有粘结层,凸起两端下方设置有第一固定绳,伸缩部底部设置...
- 梁志刚赵伟军励新健
- 文献传递
- 胸腔镜下基于胸腔内解剖结构结合钟表法术中定位肺结节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基于胸腔内解剖结构结合钟表法术中定位肺结节(以下简称钟表式解剖定位法)在肺结节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行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0例患者(71枚肺结节)。所有患者肺结节定位采用术中钟表式解剖定位法或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法,或者两种方法联合完成。[结果]47枚结节采用术中钟表式解剖定位法,成功率93.6%;24枚结节采用术前Hookwire定位法,成功率95.8%。采用术中钟表式解剖定位法的平均定位所需时间明显短于Hookwire定位[(3.0±2.8)min vs(19.3±3.7)min,P<0.001];找结节所需平均时间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3.5±3.7)min vs(2.2±1.6)min,P=0.057]。[结论]术中钟表式解剖定位法是一种安全、无创、高效、可靠、易推广的肺结节定位方法,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少的并发症,尤其对于需同期切除多个肺结节的患者有其优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前景。
- 梁志刚王龙飞励新健赵伟军孟礼飞
- 关键词:肺结节电视辅助
- 3D-CT重建联合3D模型打印技术对双侧肺动脉解剖结构类型的分析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3D-CT重建联合3D模型打印技术在双侧肺动脉解剖类型和少见变异分析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2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胸外科接受胸腔镜下解剖性肺部病损切除术5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行术前3D-CT重建和3D模型打印分为3D-CT重建联合打印技术组[n=298,男87例、女211例,年龄(53.84±12.94)岁]、3D-CT重建组[n=148,男55例、女93例,年龄(54.21±11.39)岁]和非3D组[n=101,男28例、女73例,年龄(53.17±10.60)岁]。结果无论是右肺还是左肺手术,3D-CT重建联合打印技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右侧:(125.61±20.99)min,左侧:(119.26±28.44)min]均短于3D-CT重建组[右侧:(130.48±11.28)min,左侧:(125.51±10.59)min]和非3D组[右侧:(134.45±10.20)min,左侧:(130.44±9.53)min];术中出血量[右侧:(20.92±8.22)mL,左侧:(16.85±10.43)mL]和3D-CT重建组[右侧:(21.13±8.97)mL,左侧:(19.09±7.01)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少于非3D组[右侧:(24.44±10.72)mL,左侧:(23.72±11.45)mL]。右肺动脉共发现7例血管变异,变异率3.91%。左肺动脉共出现21例血管变异,变异率17.65%。首次发现2例四支型舌段肺动脉。结论术前利用CT影像计算机3D-CT重建联合3D模型打印技术,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精确的手术方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 王龙飞陈求名励新健赵伟军吕望梁志刚胡坚
- 关键词:肺动脉血管变异胸外科
-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术中定位的应用
- 2019年
-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当前,手术仍是根治肺癌的唯一方式。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是肺癌微创治疗的主流术式。随着早期肺癌越来越多地被发现,如何更好地在术中对结节进行定位,并进行完整切除成为了早期肺癌手术中的研究热点问题。
- 梁志刚励新健
- 关键词:肺癌切除术胸腔镜术中定位完整切除
- 新冠核酸检测采样管集中处理系统
-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新冠核酸检测采样管集中处理系统,所述采样管处理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废料箱传送模块,所述废料箱传送模块的输出端通过信号连接有废料箱定位装置,所述废料箱定位装置的输出端通过信号连接有废...
- 方倩倩梁志刚梁伟莫翼军邱萍萍沈淑文
- 经下肺韧带方向胸腔镜单向式肺后外基底段切除的应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享经下肺韧带方向胸腔镜单向式肺后外基底段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0月32例行胸腔镜单向式肺后外基底段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24例,年龄13~71(52.6±13.7)岁。所有患者健侧卧位,于腋中线第8肋间做腔镜孔,腋前线第5肋间做2~3 cm操作孔,经下肺韧带向上依次离断后外基底段静脉、支气管、动脉完成解剖性肺段切除。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包括左下肺后外基底段9例,右下肺后外基底段23例,手术时间80~295(133.4±40.5)min,术中出血量20~300(52.6±33.8)mL,术后胸腔引流时间2~14(4.2±2.3)d,术后住院时间4~15(6.9±2.4)d,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包括1例术后肺不张,2例肺持续性漏气长于3 d(分别为4 d和6 d),1例术后乳糜胸,经均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病理提示原发性腺癌或非典型腺瘤样增生29例,包括原位腺癌5例,微浸润腺癌9例,浸润性腺癌12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3例。切除淋巴结3~21(9.6±4.6)枚,均未见肿瘤转移。肠道转移性腺癌1例,炎性病变1例,支气管扩张1例。结论经下肺韧带方向胸腔镜单向式肺后外基底段切除术操作简便,无需打开段间裂,可更好地保护肺组织,值得临床推广。
- 梁志刚蒋连勇谢晓励新建毕锐王磊王明松梅举肖海波
-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微创肺段切除
-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再切除手术21例疗效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再切除的手术指征、手术要点、并发症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再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应用生命表法计算1年、3年及5年生存率。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11例(52.4%),术后1年、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1.12%、51.25%及37.26%。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再切除手术是治疗局部复发性、转移性或第二原发肺癌的一种有效方法,只要患者条件许可,严格把握好手术适应证,应积极采取再切除手术,患者可获得较好的远期生存。
- 梁志刚励新健周增辉
- 关键词:肺癌复发疗效
- 一种胸外科设备固定操控架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胸外科设备固定操控架,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连板以及第一滑板,所述连板同一侧壁两侧分别与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板活动安装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
- 梁志刚励新健舒一博
- 文献传递
- 一种胸外科挤压包扎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胸外科挤压包扎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架和固定杆,所述底板顶部靠近固定杆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气缸,所述底板顶部后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
- 梁志刚励新健舒一博
- 文献传递
- 一种具有置物结构的胸外科专用输液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置物结构的胸外科专用输液装置,包括输液杆,输液杆上贯穿设置有联接环,联接环一侧设置有扶手,联接环另一侧设置有置物盒,联接环下端设置有顶环,输液杆中部设置有螺杆,螺杆表面设置有螺纹,置物盒上方设置有...
- 梁志刚郏笑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