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邦姜

作品数:15 被引量:6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通信
  • 6篇光通信
  • 6篇复用
  • 5篇频分
  • 5篇可见光通信
  • 4篇正交频分
  • 4篇正交频分复用
  • 4篇频分复用
  • 4篇无源光网
  • 4篇无源光网络
  • 4篇可见光
  • 4篇光网
  • 4篇光网络
  • 3篇视距
  • 3篇接收机
  • 3篇多址
  • 3篇非视距
  • 2篇多输出
  • 2篇多输入多输出
  • 2篇性能分析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北京大学
  • 2篇福州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中北大学

作者

  • 15篇林邦姜
  • 4篇李巨浩
  • 4篇汤璇
  • 3篇陈章渊
  • 3篇何永琪
  • 2篇李多
  • 2篇李艺伟
  • 2篇汤璇
  • 1篇张敏
  • 1篇孙颖
  • 1篇何咏琪
  • 1篇张敏

传媒

  • 2篇福州大学学报...
  • 2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激光与红外
  • 1篇光通信技术
  • 1篇光通信研究
  • 1篇中兴通讯技术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RSOA的偏振复用相干检测无源光网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OSA的偏振复用相干检测无源光网络。本发明包括OLT端,其通过ODN与各网络单元ONU连接;其中,ODN为一波长复用解复用器;OLT端包括一用于将各波长单偏振光耦合到同一光纤进行传输的第一波长复用解...
万阳沙李巨浩李多林邦姜何永琪陈章渊
文献传递
具有能量收集的双向RF/FSO中继系统性能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设计了一种在大气湍流和指向误差影响下的带有能量收集的混合双向RF/FSO中继传输系统。RF信号部分采用能量分割的方式进行能量收集,FSO信号部分则将其信号中的直流电分量所携带的能量收集起来存储在中继器中。其中射频RF链路采用Nakagamim信道衰落模型,自由空间光FSO链路采用Gamma Gamma信道衰落模型。并且计算出了两条链路各自的累积分布函数CDF。采用DF的中继协作方式,并利用Meijei G函数推导出系统中断概率的闭合表达式,最终通过仿真来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李小禹汤璇林邦姜谢宇芳骆加彬戴玲凤康莉
室内NOMA-CAP可见光通信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
2024年
研究一种基于无载波幅度相位(CAP)调制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可见光通信(NOMA-VLC)系统.与现有的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的NOMA-VLC系统相比,CAP调制具有较低的信号峰均功率比(PAPR)和复杂度,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的传输性能.讨论在不同峰峰值和比特率下,NOMA-CAP-VLC系统的传输性能,并采用载波相位估计和Volterra非线性均衡算法对信号的相位偏移和非线性损伤进行补偿.结果显示,NOMA-CAP-VLC系统在可达速率和误码率性能方面均优于NOMA-OFDM-VLC系统.
潘亚东林邦姜骆加彬聂康宁杨婧娴
关键词:可见光通信相位偏移
一种基于ROSA的偏振复用相干检测无源光网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OSA的偏振复用相干检测无源光网络。本发明包括OLT端,其通过ODN与各网络单元ONU连接;其中,ODN为一波长复用解复用器;OLT端包括一用于将各波长单偏振光耦合到同一光纤进行传输的第一波长复用解...
万阳沙李巨浩李多林邦姜何永琪陈章渊
文献传递
基于神经网络与复合离散混沌系统的双重加密方法被引量:47
2020年
正交频分复用(OFDM)已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其数据传输安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该文提出了一种双重加密方案,采用神经网络生成置乱矩阵实现第1次加密,通过基于Logistic映射与Sine映射的复合离散混沌系统产生的混沌序列进行第2次加密。该双重加密方案极大提升了OFDM通信系统的保密性,可以有效地防止暴力攻击。相比于单一的1维Logistic映射的混沌系统,基于Logistic映射与Sine映射的复合离散混沌系统具有更大的密钥空间。该文运用Lyapunov指数与NIST测试验证了该混沌系统的混沌特性及随机性,并仿真验证了双重加密方案的保密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加密方案密钥空间为4×1093,Lyapunov指数提高到0.9850,NIST测试中最大P值为0.9995。该双重加密方案可在不影响传输性能下极大提升OFDM通信系统的安全性。
肖成龙孙颖孙颖林邦姜汤璇张敏张敏戴玲凤骆佳彬
关键词:保密通信正交频分复用神经网络
一种偏振交织的OFDM/SCFDM无源光网络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偏振交织的OFDM/SCFDM无源光网络系统,属于光通信领域。本系统单边带传输时,OLT单元包括载波调制单元1、2;载波调制单元1经一电光调制器1与一偏振合束器的一合束输入端连接、且电光调制器1的控制端经一...
李巨浩林邦姜何咏琪陈章渊
文献传递
基于深度学习的非视距可见光定位系统
2024年
【目的】可见光定位(VLP)技术在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室内位置服务方面极具潜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传统的VLP系统依赖于直接视距(LOS)路径,在有障碍物遮挡的情况下无法正常进行工作。【方法】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非视距(NLOS)VLP系统,该系统创新地利用一次反射光来进行VLP,克服了LOS路径被遮挡的挑战,提高了VLP系统的鲁棒性。考虑到反射光信号信噪比较低,通过传统的图像检测方法来提取发光二极管(LED)光斑的准确度较低并且环境适应性较差,导致NLOS VLP的定位精度下降。因此,文章所提系统通过深度学习模型U型网络(U-Net)来检测LED光斑,通过采集不同环境下的数据集进行训练,U-Net模型表现出了很高的准确度和环境适应性,从而改善了系统的性能。在此基础上,文章所提系统利用三点透视几何(P3P)算法来估计接收端的三维(3D)位置。【结果】文章搭建了1.84 m×1.84 m×1.96 m的立体空间模拟室内环境,用于室内定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NLOS路径下,系统3D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6.09和17.18 cm,二维(2D)定位误差小于21 cm时有90%的置信度,3D定位误差小于24 cm时有90%的置信度。【结论】文章所提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鲁棒性,能够满足室内大多数应用场景的定位需求。
黄伟杰林邦姜林邦姜骆加彬黄天明
关键词:非视距
室内可见光通信频域均衡技术DSP方法对比分析
2017年
对3种室内可见光通信传输技术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法(DSP),包括正交频分复用(OFDM)、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与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峰值功率比(PAPR)和计算复杂度比较了3种方法的优劣.分析结果表明,SCFDE和SCFDM具有较低的PAPR,但SCFDM计算复杂度较高.此外,还使用白光LED灯针对3种调制解调方法建立了实验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VLC传输系统中,由于低PAPR特性,使得SCFDE和SCFDM在误码率(BER)和Q值方面的性能优于OFDM.
张士灏汤璇林邦姜张敏李艺伟
关键词:可见光通信单载波频域均衡单载波频分多址
基于深度学习的非视距可见光定位系统
传统的可见光定位(VLP)系统在有障碍物遮挡的情况下无法正常进行工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非视距(NLOS)VLP系统,其利用一次反射光来进行定位,克服了视距链路被遮挡的挑战,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其通过...
林邦姜
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网络被引量:1
2014年
认为当采用低频段的射频资源时,色散导致的双边带功率衰落对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网络(OFDM-PON)的影响很小。基于时分复用(TDM)架构的OFDMPON,充分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优势与TDM架构的无色性,与现有的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千兆比无源光网络(GPON)兼容性高,是解决上行无色性传输的最优方案。基于OFDM的时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TWDM-PON)充分利用了OFDM调制优势,用来提升单载波容量,在不改变TWDM-PON系统结构情况下,实现100 Gbit/s的高速接入,是未来无源光网络的重要候选方案。
何永琪林邦姜李巨浩
关键词: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网络时分复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