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蓉蓉 作品数:62 被引量:240 H指数:9 供职机构: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 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语言文字 化学工程 更多>>
不同疾病阶段HIV感染者的CD_4^+T淋巴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的变化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疾病阶段HIV感染者的CD_4^+T淋巴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流式细胞仪和NASBA方法检测健康人群56例、52例HIV无症状者、70例HIV有相关症状者和77例艾滋病病人的CD_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结果艾滋病组、HIV有相关症状组和HIV无症状组的CD_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80.04±69.41)个/μl、(275.50±43.29)个/μl和(534.85±228.70)个/μl,与正常对照组(694.30±185.09)个/μ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另外,3组HIV感染者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艾滋病组、HIV有相关症状组和HIV无症状组的病毒载量分别为(5.02±0.75)log/ml、(4.37±0.83)log/ml和(4.07±0.83)log/ml,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随着疾病的进展,CD_4^+T淋巴细胞计数呈下降趋势,而病毒载量呈上升趋势,两者呈负相关。因此,CD_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的变化可为HIV感染者的的疾病进展、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严亚军 桂希恩 荣玉萍 杨蓉蓉 梁科关键词:HIV CD4+T淋巴细胞 病毒载量 两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治疗艾滋病的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接受两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就诊的126例使用依非韦伦(E—FV)和150例使用奈韦拉平(NVP)进行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EFV组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3%(110/126),高于NVP组的44.0%(66/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73,P〈0.01)。EFV组不良反应以头晕多梦(64.3%,81例)和皮疹(9.5%,12例)为主,NVP组以皮疹(18.0%,27例)和肝损害(16.7%,25例)为主;但EFV组患者出现精神障碍4例(其中2例自杀死亡),癫痫1例,男性乳腺增生3例,NVP组则未见。EFV组83.6%(92例)和NVP组74.2%(49例)的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的前6周内;且前者69.1%(76例)可逐渐耐受,而后者仅4.5%(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68,P〈0.01),但NVP组停药或换药后90.9%(60例)的患者不良反应消失。结论EFV和NVP的不良反应各具特点,前者以早期轻微的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且能逐渐耐受,后者以早中期出现的皮疹和肝损害为主,常需停药或换药得以恢复。临床上对于EFV相关的精神障碍宜早期进行干预,以免发生意外。 杨蓉蓉 桂希恩 熊勇 严亚军 冯玲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依非韦伦 艾滋病患者几种常见性病感染状况及其对HIV夫妻传播风险的影响 杨蓉蓉 桂希恩 熊勇奈韦拉平相关肝毒性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了解接受含奈韦拉平(NVP)的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ART)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肝毒性的发生率,评估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本地区2003年3月2008年6月开始接受cART的AIDS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变量与肝损害发生的相关性;Kaplan-Meier方法分析合并HCV感染和未合并HCV感染者肝损害的危险性.结果 330例患者中267例接受了基于NVP的cART,63例接受了基于依非韦仑(EFV)的cART,两组患者肝毒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8%比31.7%,x2=6.691,P-0.01).267例接受基于NVP的cART的患者,随访期间有133例(49.8%)出现了至少1次1级以上ALT升高,百人年发生率为28.5.基线期ALT升高(OR=14.368,P=0.017)、合并HCV感染(OR=3.009,P=0.000)与NVP相关肝毒性的发生显著相关.与未合并HCV感染者相比,合并HCV感染者发生肝毒性的可能性更大(x2=16.764,P=0.000).133例发生肝毒性反应的患者中,1例合并NVP相关重度皮疹死亡,尚未发现死于急性肝衰竭的病例,23例(17.3%)曾暂时停止cART或将NVP替换为EFV.结论 本队列接受含NVP的cART患者肝毒性较常见,基线期ALT水平升高、合开HCV感染是发生肝毒性反应的危险因素. 高世成 桂希恩 邓莉平 张永喜 严亚军 荣玉萍 梁科 杨蓉蓉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奈韦拉平 肝毒性 HIV合并梅毒性脑动脉炎性脑梗死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比较分析 2024年 目的 对比分析HIV合并梅毒性脑动脉炎性脑梗死和HIV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为提高诊断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出院诊断同时为神经梅毒、HIV感染和脑梗死的患者(梅毒组),随机选择同期住院且出院诊断为脑梗死和HIV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动脉硬化组),分析其临床特征和预后。结果 梅毒组10例,动脉硬化组21例,梅毒组中位年龄[26(24,32)岁]<动脉硬化组[51(45,5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住院时间上,梅毒组患者中位住院日22(16,26)d,长于动脉硬化组9(7,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梅毒组CD4计数(103±112)个/mm^(3)低于动脉硬化组(319±221)个/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在凝血功能检查上,梅毒组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86.5±11.2)%低于动脉硬化组(101.6±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而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梅毒组病变部位以基底节区为最常见,而动脉硬化组病变部位以脑叶最常见。累及的血管,梅毒组以多支病变为主,其中5例出现血管闭塞,4例出现狭窄,大脑前动脉闭塞/狭窄最常见,而动脉硬化组以单支病变为主,其中血管闭塞14例,血管狭窄5例,大脑中动脉闭塞/狭窄最常见。随访期内,梅毒组和动脉硬化组各死亡1例,其余均存活。结论 HIV感染合并脑梗死患者应警惕神经梅毒的发生,及时诊断和治疗可有效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郭凯 张永喜 杨蓉蓉 柯亨宁关键词:HIV 梅毒 动脉硬化 脑梗死 68例公安送检犯罪嫌疑人HIV相关检测情况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犯罪嫌疑人感染HIV的情况及HIV相关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此类人群的艾滋病防治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对2015-2016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门诊接诊的68例犯罪嫌疑人进行面对面访谈,填写检测咨询个案登记表,采血进行HIV抗体和/或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结果送检对象男性居多,以外地户籍及边远地区少数民族为主,文化程度低,均无正当职业,再犯罪率高。61例有感染HIV的高危行为,其中静脉吸毒(Intravenous drug use,IDU)人员占70.7%。HIV抗体检测36例,阳性21例,其中自述既往检测阳性因无原始资料重新检测者9例,5例既往做过HIV抗体筛查但不知道检测结果中4例阳性,1例HIV抗体阴性者阳转。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52例,平均值(343±169)个/μl,过半感染者达到当时的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标准,但只有3例有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史。结论对公安部门抓获的有感染HIV高危行为的犯罪嫌疑人应进行常规HIV咨询和检测,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告知HIV检测结果并进行相关宣教,形成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监管机制,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冯玲 桂希恩 严亚军 张永喜 杨蓉蓉关键词:艾滋病 犯罪嫌疑人 艾滋病对家庭稳定性影响的调查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对家庭稳定性的影响,为进行艾滋病(AIDS)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按照保密、知情同意的原则,对266户HIV/AIDS家庭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用SPSS 14.0软件包分析。结果266户家庭中,因性途径感染艾滋病家庭116户,因血途径感染的家庭150户;丧偶、离婚及分居的家庭分别占16.9%、6.4%和4.1%。因婚外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的家庭,离婚比例为11.2%,因供血、输血感染艾滋病的家庭,离婚比例为2.7%,两者差异显著(P<0.05)。性传播的HIV/AIDS家庭,一方或双方感染的家庭离婚比例不同,分别为21.1%和1.7%(P<0.05);年龄低于30岁、婚龄短于两年、无子女的家庭离婚较多(P<0.05)。17.2%婚外性行为感染HIV者,对配偶隐瞒患病事实。结论HIV感染增加家庭的不稳定性,防艾工作对维持家庭稳定具有现实意义。 杨蓉蓉 桂希恩 荣玉萍 邓莉平 严亚军关键词:艾滋病 性传播 血液传播 家庭稳定 2009-2014年某综合性医院新确诊HIV感染者的流行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2009-2014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新确诊HIV感染者的流行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入选2009年1月到2014年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新确诊HIV感染者,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并进一步随访其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及病死情况,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我院2012-2014年HIV抗体筛查阳性率为5.9‰(369/62 789),显著高于2009-2011年的2.9‰(134/46 381)(χ2=51.920,P<0.001)。2012-2014年男男同性接触感染HIV者所占比例为59.9%(221/369),显著高于2009-2011年的29.9%(40/134)(χ2=35.536,P<0.001)。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治疗组病死率为4.3%(15/352),显著低于未治疗组的29.8%(45/151),且未治疗组的死亡风险是治疗组的6.01倍(P<0.01)。确诊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和合并机会性感染数量≥2种是HIV/AID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且接受ART治疗组年龄越大,死亡风险越高,≥40岁组死亡风险是<40岁组的1.85倍(P<0.01)。结论:近年我院新确诊HIV感染者尤其是男男同性性接触者有增高趋势,诊断不及时是影响1年内病死率的重要因素,ART治疗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叶久红 杨蓉蓉 周利华关键词:CD4+T淋巴细胞 机会性感染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两种仪器检测HIV-1核酸定量结果分析 2021年 目的对比分析GeneXpert(Xpert))和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Cobas)两种仪器检测1型艾滋病病毒(HIV-1)核酸定量的相关性及一致性。方法采用Xpert和Cobas两种仪器平行检测30例未治疗及15例已治疗的HIV-1患者核酸定量并进行比较。结果Xpert和Cobas两种仪器检测30例未治疗的HIV-1患者核酸定量均值分别为(5.2±0.7)Log/mL和(5.1±0.8)Lo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P>0.05);两种仪器检测HIV-1核酸定量具有相关性(r=0.85,P<0.01)及一致性(30例配对数据差值均在95%一致性界限内)。另外,两种仪器检测15例已治疗的HIV-1患者中,14例患者的两种仪器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例患者采用Xpert仪器检测结果为阴性,而Cobas仪器检测出了数值。结论两种仪器均是检测HIV-1核酸定量的准确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均可选用。 严亚军 梁科 冯玲 杨蓉蓉关键词:艾滋病 核酸定量 仪器检测 COBAS 一致性 高剂量拉米夫定对HIV/HBV合并感染者抗乙肝病毒4年疗效观察 杨蓉蓉 桂希恩 熊勇 高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