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芸
- 作品数:17 被引量:11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市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上海市科技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5-2011年上海市虹口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与防控对策分析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了解近年来上海市虹口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探讨进一步的防控对策。方法对上海市虹口区2005-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1年虹口区手足口病年均发病率为31.44/10万;发病高峰为5-7月;7岁及以下年龄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95.08%,发病以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3.68%,男女性别比为1.44∶1;江湾镇、凉城和广中社区手足口病发病居前3位;病原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为主。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病有明显年龄、性别、季节特征。加强多部门组织管理、实施疾病监测与分析、有效处置疫情、开展针对重点人群健康教育是控制手足口病流行的关键。
- 杨芸杨吉星忻郦菁陈伟梁
- 关键词:手足口病
- 上海市虹口区流动人口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流动人口传染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为流动人口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疫情资料分析,了解上海市虹口区流动人口传染病流行特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文件归纳等方法,分析虹口区流动人口传染病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虹口区外来流动人口传染病发病率从2002年836.30/10万下降至2007年167.92/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355.60/10万,高于户籍人口214.09/10万(χ2=656.54,P<0.01)。流动人口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于户籍人口(P<0.01)。当前流动人口传染病管理的环节上存在缺陷。结论虹口区流动人口传染病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流动人口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 蒋松云孙乔杨平汤显杨芸袁政安
- 关键词:流动人口传染病健康教育
- 一起学校乙型流感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了解学校聚集性流行性感冒(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近期有多名学生出现高热、咳嗽等症状的虹口区某学校在校学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3名症状典型病例采集鼻咽拭子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该校先后共有18名学生出现类流感症状,集中分布于教学楼一层一年级的两个班级,3名症状典型的病例的鼻咽拭子中有2例检出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结论这是一起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学校聚集性疫情,发病原因与首发病例出现症状后仍旧上课、周围学生密切接触传播有关。
- 杨吉星杨芸汤显周杭娟
-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聚集性疫情
- 虹口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营养状况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评价虹口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营养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探索适用于本地区的慢性乙肝患者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经知情同意后对虹口区11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人体测量指标(身高、体重、三头肌皮褶厚度和上臂围)及实验室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总淋巴细胞计数)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和问卷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经人体测量法评定虹口区慢性乙肝患者营养不良率最高为52.3%,实验室指标评价方法营养不良率最高为50.0%,年龄、文化程度明显影响慢性乙肝患者的营养状况。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营养不良率较高,应开展针对性的营养宣教和干预,定期进行营养评价。
- 于晓楠王斌杨芸汤显厉曙光
-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营养状况合理营养
- 嗜肺军团菌感染37例分析
- 2004年
- 周杭娟杨芸蒋松云
- 关键词:嗜肺军团菌呼吸道传染病血清学检查
- 上海市虹口区外来环卫工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了解和分析虹口区外来环卫工人对卫生服务传染病防治服务现状和需求,从而有效地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法采用按比例抽样的方法,以某保洁公司的外来环卫工人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1年的医疗保健总费用平均为650元,53.09%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花在医疗保健方面的费用较多,有经济压力。调查对象获得的健康体检服务覆盖率最高,达到80.00%以上,但健康教育讲座、计划生育指导、疫苗接种、健康咨询和建立健康档案等服务的覆盖率相对较低,基本都在20.00%以下。结论外来环卫工人医疗费用支出负担重,社会支持系统援助少,卫生服务知晓率、利用率低,对外来人员应加强沟通和政策宣传工作。
- 杨吉星汤显杨芸
- 关键词:外来人口卫生服务传染病
- 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特征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为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搜集对2010年虹口区报告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相关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年虹口区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40起,其中97.5%发生于幼托机构,67.5%的疫情来源为幼托机构报告。Cox A16和EV71为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主要血清型。结论加强对幼托机构的培训和对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疫情的发展。
- 杨吉星杨芸汤显忻郦菁
- 关键词: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
- 2009—2013年上海市虹口区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2009—2013年虹口区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为完善和优化预警系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3年虹口区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虹口区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1,180次,以丙类传染病为主。预警信号高峰在4—10月份,占总预警信号的69.58%。预警信号疑似率为9.58%,阳性率为0.08%,预警信息响应率为100%,响应时间中位数为2.67h,24h的响应率为93.4%。结论目前,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已实现传染病暴发或流行的早期探测预警,仍需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设置不同疾病的多种预警模式和阈值,提高预警效能。
- 杨芸尹明敏刘美伶
- 关键词:传染病
- 上海市虹口区流动人口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2
- 2004年
- 蒋松云杨芸
- 关键词:传染病流动人口流行病学分析国际化大都市
- 虹口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为医疗救治体系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上海市虹口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卫生应急管理的基本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医疗机构医疗现场救援和医疗救治能力、卫生应急经费和物资保障以及培训演练情况5个方面。结果虹口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应对能力大幅提高,但在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仍存在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大医疗机构卫生应急救援和救治能力,加强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进一步提高辖区医疗机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结论上海市虹口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初步形成,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增加应急专项资金的投入,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 于晓楠汤显杨芸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