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桂丽
- 作品数:41 被引量:149H指数:7
- 供职机构: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医药卫生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温州市农村居民慢性病预防素养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掌握温州市农村居民的慢性病预防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防控慢性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温州农村地区随机抽取800名15~69周岁常住居民,开展问卷调查,评估不同特征人群慢性病预防素养水平。结果调查对象慢性病预防素养水平为14. 39%,其中预防慢性病的健康基本知识素养为24. 97%,健康技能素养为15. 92%,健康行为素养为10. 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与文化程度是温州市农村居民慢性病预防总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女性素养水平高于男性,OR值为2. 05(95%CI:1. 17~3. 60);居民总素养水平随文化程度上升而上升,以小学及以下者为参照,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学及以上者具备总素养的OR值分别为2. 68(95%CI:1. 05~6. 82),7. 99(95%CI:2. 90~21. 99),11. 61(95%CI:3. 97~33. 92)。其中,文化程度不仅对居民具备慢性病预防的健康基本知识有影响,以小学及以下者为参照,高中/职高/中专和大学及以上者OR值分别为2. 12(95%CI:1. 05~4. 27),2. 65(95%CI:1. 23~5. 69),还是居民健康技能素养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小学及以下者为参照,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学及以上者具备总素养的OR值分别为10. 51(95%CI:2. 35~47. 04),15. 23(95%CI:3. 16~73. 29),30. 73(95%CI:6. 30~149. 91)。女性居民健康行为素养高于男性居民,OR值为3. 38(95%CI:1. 75~6. 54)。结论温州市农村居民慢性病预防素养水平急需提高,政府应全面落实慢性病综合防控措施,进一步推进农村人群慢性病健康教育与促进。
- 陈镭杨桂丽黄小菲徐宁
- 关键词:慢性病影响因素
- “四位一体”工作模式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运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重要内容,在整个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提升公民健康素养,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尤为重要[1]。针对社区健康教育人才队伍匮乏、工作开展不规范,且各区之间、街道与街道之间、街道与社区、社区与社区之间的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2013年温州市创新工作模式,以创健康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以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为范围,以社区为单位,市、区两级疾控机构相互联动,推出“四位一体”工作模式,进一步提高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效率与水平,取得了一定成效。
- 陈镭张晓红杨桂丽胡琳
- 关键词:健康教育卫生城市
- 温州市初中学生安全与急救素养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了解温州市初中学生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温州市随机抽取11所中学2230名初二学生开展安全与急救素养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学生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为44.30%。性别、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获取安全与急救信息种类需求、主动学习安全与急救技能等均是初中生安全与急救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温州市初中生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还需提升,学校和家庭应针对学生的短板与不足,开展系统性干预。
- 陈镭杨桂丽毛紫娟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温州市大学生的突发自然灾害防灾素养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了解温州市大学生的突发自然灾害防灾素养现状、人群特征、影响因素及防灾信息来源与需求,为高校开展防灾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温州市2所大学共4个学院427名大学生进行研究。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226名医学院校学生与201名非医学院校学生进行突发自然灾害防灾素养问卷调查。[结果]温州市大学生突发自然灾害防灾素养总体水平为53.63%;性别(OR=I.85,95%(CI:1.180—2.890)、籍贯(OR=0.35,95%CI:0.240~0.510)、是否医学院校学生(OR=1.82,95%CI:1.170~2.820)等是影响大学生防灾素养水平的重要因素。大学生防灾信息主要获取途径前3位依次为电视、专家讲座和手机短信。427名被调查大学生中,94.38%认为开展突发自然灾害健康教育很有必要,最需要急救技能、防灾避险和灾后防病3方面防灾信息。[结论]温州市大学生突发自然灾害防灾素养虽有一定基础,但水平偏低,因此需要有侧重地开展健康教育。
- 陈镭张晓红黄小菲翁晓庆杨桂丽
- 关键词:突发自然灾害大学生健康教育急救技能
- 温州市高年级小学生预防突发自然灾害知识需求现状调查及分析
- 2023年
- 目的了解温州市高年级小学生预防突发自然灾害知识需求及获取途径,为开展小学生防灾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温州市11所小学2321名五年级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其预防突发自然灾害的现状;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对预防突发自然灾害知识的需求率较高,其获取途径包括报刊书籍、电视、教师授课、新媒体、宣传资料、应急演练和校园广播。城市小学生各类防灾知识需求率、获取防灾知识途径的比例均高于农村小学生。防灾知识需求率随小学生对本地灾害信息关注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温州市高年级小学生主要通过新媒体、应急演练和教师授课途径获取防灾知识,农村地区、对灾害信息不关注、不具备防灾素养的小学生是重点干预人群,应针对不同小学生的需求加强防灾健康教育工作。
- 姚晓秋陈镭杨桂丽毛紫娟
- 关键词:自然灾害小学生
- 苍南县居民应对突发自然灾害认知与需求调查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了解温州市苍南县城乡居民突发自然灾害基本防护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为制定相关干预策略和健康传播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苍南县抽取2个社区与2个行政村,共488名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苍南县城乡居民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相关知识与技能总知晓率为71.69%,男性知晓水平稍高于女性,知晓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则上升。城镇居民知晓率为73.38%,略高于农村居民70.11%(χ2=19.26,P<0.01),并且城镇居民的防灾健康教育需求为71.27%,高于农村居民的62.30%(χ2=22.05,P=<0.01)。城乡居民最为关注的健康教育信息分别是防灾避险措施与灾后防病知识,最喜爱的健康教育传播媒介为电视、报刊、手机短信。结论:苍南县城乡居民应对本地区突发自然灾害认知程度偏低,要根据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城乡之间的差异及需求进一步调整干预策略,运用有效传播渠道,有所侧重地开展防灾健康教育活动。
- 陈镭张晓红林南胡琳杨桂丽
- 关键词:自然灾害知识
- 温州市某县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状况调查
- 目的:了解温州市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状况,探讨影响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为制定农村健康素养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泰顺县2个镇4个行政村共440名15~69岁农村居民进行调查问卷调查....
- 张晓红陈镭杨桂丽李万仓林琼
- 关键词:健康教育农村居民行为干预调查问卷
- 文献传递
- 温州市泰顺县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状况调查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了解温州市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状况,探讨影响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为制定农村健康素养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泰顺县2个镇4个行政村共440名15~69周岁农村居民进行调查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总健康素养为6.59%,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为10.9%,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为10.5%,健康技能素养为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6,P=0.03);健康科学观、安全与急救、传染病预防、基本医疗、慢性病预防5大类健康素养的具备率分别为12.27%、33.86%、16.59%、2.73%和1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29,P=0.00)。除性别外,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民族、职业者之间的健康素养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加强农村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以低文化程度人群、高年龄组人群、少数民族人群为重点对象;对不同职业、婚姻、经济状况的人群结合其实际工作、生活和学习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与方法,提升农村居民健康素养。
- 张晓红陈镭杨桂丽李万仓林琼
- 关键词:农村
- 温州市家庭、室内工作场所及公共场所无烟现状及禁烟政策支持情况调查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了解温州市家庭、室内工作场所、公共场所无烟现状和禁烟政策支持情况,为该市控烟工作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于2014年10-12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温州市1 000名18岁及以上居民为调查对象,其中吸烟者800名,非吸烟者200名。调查员采用面对面提问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被动吸烟危害的认知,相关场所禁烟规定的知晓情况,家庭和室内工作场所及调查前6个月内所到过的公共场所(餐馆、酒吧、医院和出租车)的控烟情况以及对相关场所全面无烟政策的支持情况等。用SPSS 20.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结果调查对象对被动吸烟可导致非吸烟者不同健康危害的知晓情况存在差异,其中被动吸烟心脏病的正确认知率最低,为43.70%(437/1 000),而被动吸烟可导致肺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正确认知率相对较高,分别为68.60%(686/1 000)和68.30%(683/1 000)。调查对象家庭室内完全禁烟占30.80%(308/1 000);经常在室内工作的调查对象中,其室内工作场所完全禁烟占41.86%(126/301),最近6个月,到过相关公共场所的调查对象中,知晓医院室内完全禁烟规定者占62.42%(201/322),知晓禁止在出租车内吸烟规定者占50.00%(215/430)。调查对象在餐馆、酒吧、医院和出租车观察到有人吸烟的比例依次为68.53%(307/448)、85.37%(105/123)、38.82%(125/322)和36.28%(156/430),观察到有人在其工作场所吸烟的比例为67.77%(204/301)。调查对象支持学校、医院实行全面无烟政策的比例分别为86.10%(861/1 000)和81.40%(814/1 000),51.50%(515/1 000)的调查对象支持室内工作场所全面无烟,而对餐厅和酒吧的全面无烟支持度最低,仅为14.40%(144/1 000)和23.50%(235/1 000)。结论温州市居民对学校、医院禁止吸烟已逐步形成共识,应继续开展烟草危害的宣传,促进家庭、室内工作场所以及部分公共场所(尤其是酒吧和餐厅)全面无烟环境的�
- 杨桂丽徐越陈镭徐越陈镭
- 关键词:被动吸烟公共场所
- 温州市高中生卷烟和电子烟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了解温州市高中生卷烟和电子烟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中国青少年卷烟流行监测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温州市高中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2020年9—11月间抽样,发放《中国青少年烟草流行调查问卷》给高中生匿名填写,收集学生的一般情况、卷烟和电子烟使用行为等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特征学生的尝试吸卷烟率、尝试电子烟使用率、现在卷烟使用率、现在电子烟使用率、电子烟和卷烟双重使用率,并用logistics回归对温州市高中生吸卷烟、使用电子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3785份,回收有效问卷3740份,回收有效率为98.80%。高中生尝试吸卷烟率为11.79%(441/3740),现在吸卷烟率2.57%(96/3740),尝试电子烟使用率10.00%(374/3740),现在电子烟使用率2.86%(107/3740),电子烟和卷烟双重使用率0.99%(37/3740)。男生、职业高中、父母吸烟的学生尝试吸卷烟率、现在吸卷烟率、尝试电子烟使用率均分别显著高于女生、普通高中及父母不吸烟的学生(均P<0.05),其中男生、职业高中的学生现在电子烟使用率分别高于女生、普通高中学生(均P<0.05)。好朋友吸烟[6.076(2.872~12.855);4.630(2.656~8.071)]、职业高中[3.226(1.877~5.546);2.238(1.432~3.496)]为温州市高中生现在使用卷烟、电子烟的共同危险因素。而认为吸烟与否对社交聚会无差别[0.160(0.077~0.331);0.193(0.096~0.387)]或认为社交聚会时吸烟更不舒服[0.037(0.018~0.077);0.155(0.083~0.288)]是温州市高中生卷烟、电子烟使用的共同保护因素。除此之外,吸卷烟的危险因素还包括过去7 d暴露于二手烟[2.194(1.129~4.262)]、被赠送免费烟草制品[2.836(1.018~7.905)]、校园里看到有人吸烟[2.072(1.111~3.863)]。吸卷烟的保护因素还包括未去过烟草零售点未暴露于烟草广告和促销[0.241(0.123~0.473)]、认为吸烟使年轻人吸引力减少[0.280(
- 杨桂丽郑小莲陈红丹毛紫娟徐宁陈镭
- 关键词:吸烟高中生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