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松 作品数:20 被引量:52 H指数:4 供职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两种方式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疗效分析 王刚 高峰 杨晓松 尚斌 蒋笑支气管肺囊肿20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总结支气管肺囊肿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例外科治疗支气管肺囊肿的临床资料。其中单肺叶切除14例,双肺叶切除2例,右中叶加上、下叶切除各1例,左全肺切除2例,左下叶加舌段切除1例,囊肿切除1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胸腔引流量较多的3例100-150 ml/d,分别于术后第7或第8天胸腔注射2%利多卡因20 ml、50%葡萄糖注射液20 ml和红霉素0.75 g 1次,胸腔积液逐渐减少,术后第10-12天拔除胸管,无其它术后并发症。均痊愈出院,20例随访0.5-3年,恢复良好,无复发病例。结论:手术是治疗支气管肺囊肿的首选方法,既明确诊断,又避免误诊误治。 高峰 刘学刚 王刚 杨晓松 王彬 王安生关键词:支气管疾病 支气管肺囊肿 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34例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在全麻下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行小切口选择性内固定术。观察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0~90 min,术后疼痛明显减轻,胸壁稳定,组织相容性好,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7~21 d,均治愈出院。术后1个月复查CT肋骨三维重建显示内固定牢固。结论: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杨晓松 王刚 高峰关键词:肋骨骨折 多发性 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 内固定 胸腔镜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对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对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8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胸腔镜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康复情况,术前、术后12 h、7 d的疼痛程度,术前与术后7 d肺功能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7 d,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最大自主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占预计值的百分比(the value of the estimated percentage of the 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pred)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 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_(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the value of the estimated percentage of the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_(1)%pr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应用于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可提高患者疗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高健 杨晓松关键词:胸腔镜 多发性肋骨骨折 Nuss手术与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对漏斗胸治疗效果比较 2013年 目的比较Nuss手术与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治疗漏斗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2年8月分别行Nuss手术及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漏斗胸患者30例资料,比较术中及术后相关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效果评分均明显优于行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患者。结论 Nuss手术可以良好矫正漏斗胸畸形,其效果优于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改进。 李新亚 刘以尧 高峰 王刚 杨晓松 田聪 吴克松关键词:漏斗胸 NUSS手术 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 微创 经腹贲门癌根治术23例分析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贲门癌手术经腹腔入路的适应症及优越性。方法对我院2003-2007年收治的23例行经腹手术的贲门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无吻合口瘘、出血、幽门梗阻,术后并发症包括肺不张1例,肺部感染1例,占全组病例的8.7%。结论经腹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尤其是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杨晓松 高峰 王刚 张杰 王彬 田聪关键词:经腹手术 贲门肿瘤 细支气管肺泡癌21例临床分析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提高细支气管肺泡癌早期诊断水平,达到及时治疗的目的。方法对蚌医二附院2005~2010年收治的21例BA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以咳嗽、咳血或痰中带血为最多,其次为胸痛、呼吸困难,而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单发结节型、多发结节型及肺炎浸润型,其中单发型结节最多,有11例,占总数的52.4%。首次就诊仅7例确诊,误诊率达66.7%(14/21),行痰培养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均未找到肿瘤细胞,在外院误诊时间为1~18个月。其中有15例通过手术行相应肺叶切除及淋巴清扫术,10例接受化疗,4例未接受任何治疗,21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细支气管肺泡癌,并且无法确认吸烟与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发生有无明确的相关性。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易误诊,影像学检查表现具有特殊性,单发结节型的外科治疗效果好,对不能及时确诊的病例应及时做进一步相关检查以减少误诊,到达肺癌晚期的病人及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行化疗处理。 杨晓松 高峰 王刚关键词:肺肿瘤 细支气管肺泡癌 食管癌患者80例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诊断、外科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提高术前诊断率、手术效果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80例术前均经钡餐造影及纤维胃镜确诊为食管癌。均行手术治疗,并做好围手术期处理。结果:手术切除率97.5%(78/80);术后吻合口瘘6例,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出血2例,乳糜胸1例,肺部感染9例,术后1个月内未出现病死病例。结论:术前要行X线钡餐摄片与内镜活组织病理检查以减少漏诊率。积极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对增加患者肿瘤切除率、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有较大帮助。 王刚 高峰 杨晓松 田聪 吴克松 李新亚关键词:食管肿瘤 贲门癌 围手术期处理 并发症 肺炎性假瘤43例诊断与手术治疗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pulmonary inflamnatory pseudotumor,PIP)的诊断和治疗,以期降低误诊率,提高疗效。方法:43例PIP全部手术治疗,肺叶切除术29例,楔形切除11例,全肺切除3例,并经病理证实。结果:术前37例误诊,误诊率86%。误诊为肺癌18例,肺占位性病变13例,肺结核5例,其他1例。术后脓胸1例,无其他并发症,无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PIP属良性病变,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征性变化,术前误诊率高。手术方式以局限性肺切除或肺叶切除为主。术前肿块穿刺活检和术中冷冻病理切片是诊断和决定术式的主要依据。 高峰 刘学刚 王刚 杨晓松 王彬 王安生关键词:肺炎性假瘤 混合式教学在胸外科规培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探讨胸外科规培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际教学效果。方法:以我院2020年1-9月份所接收的30名胸外科规培学生为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对象则选择取2021年1月至9月具有同等学历的30名学生。实验组教学以“互联网”作为教学背景,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来进行培养。比较两组在期末时理论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差异。结果:混合教学模式的实验组学生,经过教学后理论考试成绩为(71.28±5.78)分,对照组仅为(65.10±7.31)分,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t=8012,P<0.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评量表总分上不存在明显的差异,(t=-0.274,P=0.745);但是在实验组寻找真相方面、开放思想、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值均<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雷达图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整体满意度较高。结论:在胸外科规培生中,在以“互联网”为教学背景下,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对学生的医学理论水平进行优化和提升,且对批判性思维发展有一定影响,对整体教学满意度较高,但整个教育是一缓慢过程,必须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和优化。 杨晓松 曹蕴 王刚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 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