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敏仪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子宫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阴式
  • 3篇肌瘤
  • 2篇阴式子宫
  • 2篇妊娠
  • 2篇手术
  • 2篇盆腔
  • 2篇子宫肌
  • 2篇子宫肌瘤
  • 2篇超声
  • 1篇对比性分析
  • 1篇药物治疗
  • 1篇异位症
  • 1篇阴式子宫次全...
  • 1篇阴式子宫肌瘤...
  • 1篇妊娠合并
  • 1篇妊娠合并急腹...
  • 1篇手术方式

机构

  • 9篇广州医学院

作者

  • 9篇杨敏仪
  • 6篇汪星星
  • 3篇安静
  • 3篇顾雅楠
  • 2篇袁匀
  • 1篇郑菊香
  • 1篇陈冬薇
  • 1篇何洁莹
  • 1篇陈颖
  • 1篇陈佩霞
  • 1篇刘舜华

传媒

  • 3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剔除子宫肌瘤5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汪星星袁匀安静杨敏仪顾雅楠何洁莹
关键词: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辅助
宫腹腔镜下输卵管宫角植入术治疗21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宫角植入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疗效。方法对21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宫角植入术治疗,术后恢复月经后取出支架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术后3~6个月再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以评价输卵管通畅度。结果术后第1次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均显示输卵管通畅,通畅率达100%,术后3~6个月再次行宫腔镜输卵管通液术,18例完全通畅,3例通而不畅,通畅率85.71%。术后随访1~2年内,宫内妊娠15例,未孕6例。结论宫腹腔镜下输卵管宫角植入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陈颖汪星星顾雅楠杨敏仪
关键词: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腹腔镜
子宫腺肌瘤剔出术23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寻找可改善子宫腺肌病所致痛经、月经过多症状且保留子宫的一种可行性、安全性、费用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 3例子宫腺肌瘤剔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 3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感染及出血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开始随访,痛经缓解率达10 0 % ,月经量减少或恢复至正常达91%。结论:子宫腺肌瘤剔出术是近期治疗子宫腺肌病所致痛经、月经过多的一种有效、费用低、安全的治疗手段。
杨敏仪汪星星
关键词:子宫腺肌瘤
妊娠合并急腹症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急腹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 5 6例妊娠合并急腹症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早期妊娠 4例 ,中期妊娠 4 2例 ,晚期妊娠 10例。结果 通过了解病史 ,症状、体征和B超检查以及外科共同会诊 ,诊断符合率为 96 %。孕产妇无一死亡 ,1例流产 ,2例早产 ,余均足月分娩。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急腹症 ,做到早期诊断 ,积极治疗 ,是可以预防流产和早产的。
杨敏仪
关键词:妊娠急腹症并发症
腹腔镜与药物治疗盆腔炎的对比性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效果。方法:选腹腔镜并用保守治疗急性盆腔炎30例作为研究组,选同时期具有可比性的保守治疗急性盆腔炎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例的病后恢复工作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6.13±9.13)d,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8.07±1.66)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对照组包裹性肿块消退率4%,研究组包裹性肿块消退率100%,两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对照组月经紊乱发病率40%,研究组的发病率10%,两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对照组盆腔痛发病率66.7%,研究组的发病率3.3%,两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痛经发病率60%,研究组的发病率6.7%,两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加用腹腔镜治疗盆腔炎,对缩短疗程、减少盆腔粘连,保留生育功能都有积极作用,是治疗急性盆腔炎的新方法。
安静汪星星杨敏仪
关键词:腹腔镜急性盆腔炎对比性分析
子宫肌瘤临床诊断中经腹及经阴式超声联合扫查的应用意义探析被引量:1
2017年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2月我院所接收的子宫肌瘤患者共100例,采用回顾研究的方式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100例患者手术前均行经腹、经阴式超声检查以及两者联合扫查。并根据临床病例分析经过经腹以及经阴式超声联合扫查后,所呈现的声像特征,分析经腹和经阴式超声的不同以及判断结果。经过超声联合扫查后,100例诊断子宫肌瘤的病例数据中,确诊子宫肌瘤患者为97例,比率为97%(97/100),经过经腹超声检查确诊子宫肌瘤患者92例,比率为94.8%(92/97),经阴式超声检查中,子宫肌瘤确诊95例,比率为97.9%(95/97)。通过应用经腹以及经阴式超声检查,能够提高子宫肌瘤的确诊率,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舜华陈佩霞杨敏仪
关键词:子宫肌瘤
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疼痛的价值
200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可行性。方法:对2003年至2004年4月45例因盆腔疼痛收入院的患者,其中盆腔内异症18例,急慢性盆腔炎5例,盆腔炎伴炎性包块形成6例,盆腔脓肿6例,盆腔粘连9例,原发性痛经1例均实施腹腔镜下相关手术治疗,术后随访5个月。结果:除2例失访,5例无改善,38例盆腔疼痛症状有所改善,手术有效率86.5%。结论:对各种疾病引致的盆腔疼痛,腹腔镜下施行相关手术后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杨敏仪汪星星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盆腔疼痛可行性手术治疗盆腔脓肿
高频彩超对腹壁/会阴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腹壁/会阴部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腹壁/会阴部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患者均有剖宫产史或会阴侧切史。其彩超表现有:在原腹壁/会阴瘢痕处的包块内可见混合性回声团块,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CDFI:可见血流信号,会阴区病灶较腹壁区病灶血流信号丰富,PW:探及低速高阻动脉血流频谱。结论与临床资料相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腹壁/会阴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陈冬薇杨敏仪
关键词:高频超声腹壁会阴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
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42例分析被引量:17
2003年
目的 探讨对非脱垂、良性病变的子宫实施阴式子宫次金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42例患良性子宫疾病,且为非脱垂子宫,并排除宫颈恶性疾病,要求保留宫颈的患者,实施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手术。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性生活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60min,平均出血量85mL,平均住院时间是5d。3例术后发热,6例术后有阴道少量血性分泌物,持续3~5d自行好转。21例术后12个月随访性生活满意。结论 非脱垂、良性病变子宫小于10孕周大小者,实施经阴道次全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汪星星袁匀郑菊香安静杨敏仪顾雅楠
关键词: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安全性良性子宫疾病手术方式麻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