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扬
-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三孩”背景下我国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研究——基于政策工具与生育友好的双重分析框架被引量:18
- 2023年
- “三孩”时代,如何促进生育政策由关注“生”的单一环节向完善“育”的体系化转变,已成为我国应对人口低生育率危机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基于政策工具与生育友好双重视角,对2016—2020年中国省级生育支持政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当前生育支持政策在政策工具的使用上存在需求型工具不足,重“生育”、轻“养育”“教育”以及政策工具体系设计中生育友好理念体现不充分等困境。应在加强需求型政策工具供给的同时,完善“生—养—育”配套支持政策,注重政策间的配套衔接,提升生育支持政策的全程性、包容性和前瞻性,构建友好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 满小欧杨扬
- 扩招后的高等教育供求问题被引量:4
- 2004年
-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都急剧增加 ,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我国在 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政策后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缓解了就业压力 ,但无论是高等教育机会供求 ,还是高等教育产品供求 ,都还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
- 杨扬
- 关键词:高校扩招高等教育
- 生育假期政策设计的时间性、经济性与平等性及其政策效应——基于30个OECD国家的实证研究
- 2025年
- 当前我国人口结构高龄少子化特征日益凸显,适龄人口生育意愿不断降低,总和生育率长期低于更替水平。生育假期政策作为生育支持政策的“三驾马车”之一,通过提供“照料时间”来减轻生育养育成本与家庭照料负担,已成为应对低生育风险的关键性策略工具。研究系统分析了OECD国家生育假期政策体系的政策设计与内容,发现其呈现出兼具灵活休假与弹性工作的制度安排、差异化补偿与成本共担的责任机制以及鼓励父母双方共同育儿的价值取向等政策特征。此外,研究构建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利用30个OECD国家1990—2020年家庭数据库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时间性”“经济性”以及性别“平等性”生育假期的政策效应,即“假期时长”“带薪假期时长”以及“设立父亲育儿假”对生育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作为时间政策工具的生育假期具有积极的生育效应,但兼具经济杠杆属性的带薪假期对生育率产生了抑制作用,建立性别平等取向的父亲育儿假政策亦是提振生育率的有效途径。对此,我国生育假期政策设计应灵活配比不同生育假期组合,适当延长父母育儿假,科学设置父母育儿假薪酬水平并形成合理的成本共担机制,同步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与父亲假配额,促进“单系抚育”向“双系抚育”转变,以实现助推生育的政策目标。
- 满小欧杨扬李志新
- 关键词:生育性别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