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萍
- 作品数:58 被引量:37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食用植物油脂烟点自动测定仪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植物油脂烟点自动测定仪。测定仪设有一个烟雾检测箱,检测箱由箱体、光源、透镜、光栏、光检测器、烟嘴、光陷阱、抽气装置组成;光源辐射的光线经透镜并通过光栏聚焦于烟嘴上方,烟雾散射产生的光信号通过光栏经透镜聚...
- 李耀袁建章磊刘柏荣杨慧萍
- 基于低场核磁研究稻谷吸附/解吸过程水分分布变化被引量:9
- 2016年
- 基于低场核磁技术,对粳稻谷、糙米、去胚糙米、精米进行数据采集,确定了低场核磁不同反演峰的真实含义,并且研究了粳稻谷的吸附和解吸过程中水分迁移变化规律,对吸附解吸过程不同结合程度水分的低场核磁反演峰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粳稻谷在吸附和解吸过程水分迁移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稻谷、糙米、去胚糙米和精米的T21、T22峰峰面积差距不大,精米的T23峰峰面积几乎可以忽略。在解吸过程中,粳稻谷T21峰的峰面积和峰顶点时间与稻谷解吸质量变化有很高的拟合度,T22峰的面积与稻谷质量变化成正相关,T23峰面积变化微弱;在吸附过程中,T21峰与稻谷吸附质量变化有较高的拟合度,T22峰没有明显的时间规律性,T23峰峰面积变化不大;解吸过程中Page方程为y=e-0.1611x0.601 0(r^2=0.993 5)。
- 杨慧萍李冬珅乔琳苏安祥胡婉君
- 关键词:粳稻解吸低场核磁水分迁移
- 小麦陈化度鉴别方法初探被引量:10
- 2004年
- 本课题采用四氮唑盐染色法、愈创木酚反应法、发芽率(势)法、红外光谱分析法以及《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有关项目等,对6个年份小麦样品的陈化度进行了测定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四氮唑盐染色法具有显色明显、操作简单、快速、无需昂贵仪器、能定量表述小麦陈化度等优点,可应用于小麦购、销、储存中陈化度的鉴别。
- 杨慧萍宋伟袁建王素雅潘东菊
- 关键词:小麦发芽率染色法量表
- 电位滴定法测定粮食脂肪酸值的研究被引量:16
- 2003年
- 由于很多粮食试样都有自身的颜色 ,对脂肪酸测定时指示剂终点的判定存在干扰 ,本文探讨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粮食脂肪酸值 ,以△E/△V的电位突跃判定终点 ,从而避免了试样颜色对终点判定的干扰 。
- 杨慧萍宋伟曹玉华孙明袁健
- 关键词:电位滴定法脂肪酸值
- 不同储藏条件下粳稻谷脂肪酸值及气味变化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2
- 2013年
- 将不同水分(12.5%、13.5%、14.5%、15.5%)的粳稻谷分别置于不同温度(15、20、25、30℃)的恒温箱中储藏4个月,每30 d检测1次脂肪酸值和气味。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脂肪酸值先增加继而有下降趋势,温度和水分越高,粳稻谷的脂肪酸值越大。水分为15.5%的粳稻谷在30、25、20、15℃条件下储藏60 d后,脂肪酸值(mgKOH/100 g)上升至47.36、42.60、36.47、32.77;25℃条件下,水分为15.5%、14.5%、13.5%、12.5%的粳稻谷储藏90 d后脂肪酸值分别上升至44.79、42.11、42.47、39.47。水分为14.5%的粳稻谷在30、25、20、15℃条件下储藏120 d后,气味值分别升高了1.69、1.56、1.03、1.21;30℃条件下,水分为15.5%、14.5%、13.5%、12.5%的粳稻谷储藏120 d后气味值分别升高至1.79、1.60、1.28和1.02。脂肪酸值与气味值回归方程为y=-1.522+0.144x-0.002x2,R=0.917,R2=0.841。
- 杨慧萍刘璐宋伟
- 关键词:电子鼻脂肪酸值气味粳稻谷
- 粳稻谷表面颜色变化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15℃、20℃、25℃、30℃)高水分粳稻谷表面明度L值、色度a、b值随储藏时间延长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动力学分析方法,旨在得到粳稻谷L、a、b值在储藏期间变化的动力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明度L值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且温度越高下降越明显,在温度15℃、20℃、25℃、30℃条件下储藏90 d后,粳稻谷L值由60.16依次下降至58.21、58.16、57.03、56.84;色度a、b值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上升,且温度越高上升越明显,在温度15℃、20℃、25℃、30℃条件下储藏90 d后, a值由6.27依次上升至6.60、7.00、7.21、7.24;b 值由29.60依次上升至29.96、29.99、30.19、30.23。初步建立了L、a、b值与储藏温度、储藏时间的动力学预测模型。L的预测模型:ln A t= e-341460/RT+6.163× t+4.0970;a的预测模型:ln A t= e-43800/RT+10.941× t+1.8358;b的预测模型:ln A t= e-53220/RT+13.008× t+3.3880。动力学模型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的相对误差在0.03%~6%之间,说明该模型可以对储藏期间粳稻谷表面颜色变化进行一定的预测。
- 杨慧萍陆蕊李冬珅乔琳宋伟
- 关键词:粳稻谷动力学分析
- 微波加热对不同大豆品质的影响被引量:9
- 2003年
- 探讨微波加热对不同品种大豆水溶性蛋白含量和必需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水分的大豆其水溶性蛋白含量及必需脂肪酸含量的减少趋势有所不同。
- 杨慧萍沈崇钰李万林徐文渊许多
- 关键词:微波加热大豆水溶性蛋白必需脂肪酸
- 响应面法优化糙米发芽工艺条件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糙米发芽后营养价值大大提高,其中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提高最显著。以糙米为原料,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富集GABA的糙米发芽条件进行优化。先以GABA生成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糙米的发芽条件,再以正交实验初步优化糙米发芽工艺条件,最后根据正交实验结果,确定影响较大的3个主要因素,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糙米的发芽工艺条件,得出富集GABA的最佳糙米发芽工艺条件为:发芽时间25.8 h,发芽温度32.9℃,浸泡液pH5.11,浸泡液温度30℃。此时发芽糙米的GABA含量达到149.42 mg/(100 g),约为发芽前的2.8倍。
- 杨慧萍李常钰王超超
- 关键词:发芽糙米Γ-氨基丁酸响应面分析法
- 固定化胰蛋白酶制备大豆肽正交实验的研究被引量:7
- 2003年
- 采用固定化胰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对大豆蛋白的最佳预处理温度进行了探讨,并对制备大豆肽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的最佳预处理温度为90℃;固定化胰蛋白酶的表观米氏常数为12.5mg/mL。影响酶水解反应显著性的顺序为:温度,pH值,底物浓度,流速;在底物浓度2.7 mg/mL、温度60℃、pH8.7、流速0.6mL/min的条件下,利用固定化胰蛋白酶制备大豆肽,酶解液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大为1.414mg/mL,水解度41.51%。
- 曹玉华杨慧萍
- 关键词:固定化酶胰蛋白酶水解大豆肽
- 模拟房式仓常规熏蒸时粮食对磷化氢的吸附量
- 本实验模拟房式仓常规熏蒸,选用磷化氢常用的低剂量(实仓0.9gAlP粉/m3、空仓0.3gAlP粉/m3)对不同水分(13%、15%、18%)和不同粮种(玉米、白小麦、红小麦、大米、稻谷)在不同的温度(20℃、25℃、3...
- 宋伟杨慧萍杨进
- 关键词:磷化氢熏蒸吸附量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