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急诊
  • 5篇房颤
  • 4篇动脉
  • 4篇主动脉
  • 4篇主动脉夹层
  • 4篇急诊处理
  • 4篇夹层
  • 4篇肺炎
  • 3篇心室
  • 3篇心室率
  • 3篇药物
  • 3篇药物治疗
  • 3篇诊治
  • 3篇快速心室率
  • 2篇心房
  • 2篇心肌
  • 2篇性疾病
  • 2篇社区获得性
  • 2篇社区获得性肺...
  • 2篇脓毒

机构

  • 2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

  • 25篇杨建坤
  • 14篇赵丽
  • 8篇李京
  • 2篇张海峰
  • 2篇韩凌
  • 2篇尹月秋
  • 2篇张颖
  • 2篇王平
  • 2篇王乾
  • 2篇苗利辉
  • 1篇刘淑梅
  • 1篇韩华
  • 1篇王青
  • 1篇李杰
  • 1篇叶寰
  • 1篇骆景光
  • 1篇李东霞
  • 1篇杨明
  • 1篇魏彬
  • 1篇刘启蒙

传媒

  • 4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心力衰竭...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第4届首都急...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2012北京...
  • 1篇2013北京...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的急诊处理被引量:1
2011年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快速心室率房颤是急诊患者因心律失常寻求急诊的主要原因之一。
杨建坤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动过速急诊处理
循环测试法在发热门诊感染防控知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循环测试法在发热门诊感染防控知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发热门诊与感染隔离病区的10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与学习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循环测试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防控知识考核成绩、临床演练评分及护理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评判性思维、防控落实能力、护理咨询、预检分诊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判断、身体检查、操作技能、沟通技巧及组织效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工作负荷、工作被认可、个人成长与发展、临床管理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测试法可有效将发热门诊感染防控知识点与护理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有利于护理人员快速掌握并运用于临床,在兼顾患者感受与需求复杂多样的同时使防控工作更高效。
韩华魏彬杨建坤
关键词:发热门诊
硫氮卓酮配合胺碘酮与单用胺碘酮对急性阵发性心房纤颤复律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硫氮卓酮配合胺碘酮对急性房颤复律效果是否优于单用胺碘酮法。方法将138例符合标准发作<48 h的急性快速心室率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给予硫氮卓酮10~20μg/(kg·min)持续泵注,同时给予胺碘酮150 mg静脉推注,继续1 mg/min静脉泵注,1 h后心室率仍大于100次/min则再次给予胺碘酮75 mg静脉推注,维持1 mg/min静脉泵注,在心室率低于60次/min时暂停硫氮卓酮。对照组(96例),不用硫氮卓酮,余同观察组。收集并记录就诊时心室率、血压、发作至就诊时间;心率降至90次/min时间;在48 h时间窗内成功复律例数,用药至复律时间;记录有无胸闷、胸痛、头痛、头晕等不良事件,复律后血压,心率。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 <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观察组95.24%(40/42例)患者成功转复,对照组95.83%(92/96例)患者成功转复,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5)。两组复律时间:观察组为(7.41±1.03)h,对照组为(7.57±0.74)h,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3)。两组间心率降至90次/min时间:观察组为(113±19)min,对照组为(183±16)min,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6)。复律时舒张压观察组(63.90±1.77)mmHg低于对照组(71.63±1.73)mmHg(P=0.003)。结论硫氮卓酮配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急性快速心室率心房纤颤临床可行,可尽快缓解患者心悸、胸闷等症状;但复律所需时间及成功率与单用胺碘酮无差别;硫氮卓酮配合胺碘酮或单用胺碘酮均具有较高急性房颤复律成功率。
杨建坤赵丽韩凌王平王泊雅刘士力李京张颖尹月秋
关键词:硫氮卓酮胺碘酮急性房颤复律
急诊科抢救室细菌性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2019年间急诊科抢救室细菌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细菌性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搜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急诊科抢救室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诊治的所有肺炎病例,筛选出细菌性肺炎患者并分为死亡组与非死亡组,分别整理两组患者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分析上述临床参数是否为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1)细菌性肺炎患者死亡组和非死亡组的性别组成、Hb、BNP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CRP、ALB、cTnT、D-dimer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OFA评分(OR=1.507,95%CI:1.366~1.701,P=0.0001)、CRP(OR=1.187,95%CI:0.975~0.999,P=0.036)、ALB(OR=1.154,95%CI:1.011~1.217,P=0.034)是细菌性肺炎患者死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OFA评分、CRP、ALB是急诊科抢救室细菌性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王乾张海峰张智舒杨建坤赵丽
关键词:细菌性肺炎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感染治疗药物及治疗策略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3年
近些年,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CRO)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行和传播,尤其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定义体外药敏试验对任何一种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或多利培南)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为CRE。本文概述国内外已经上市或正在研发阶段治疗CRE的新药,以及治疗CRE的方案和策略。
茹硕琦杨建坤滕菲李晓鹏韩陶然祁佳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耐药性药物治疗
B型钠尿肽对社区获得性肺炎危险分层的价值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的动态变化水平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情危重情况之间的关系,从而探索BNP对CAP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8例CAP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患者的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肺炎严重度评分(PSI)所需相关指标,计算PSI评分。根据病情程度将患者分为重症肺炎组(n=12)和非重症肺炎组(n=46),分析不同组患者的BNP水平;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幸存组(n=49)和死亡组(n=9),比较两组患者间BNP差异、BNP水平与PSI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就诊时,38例患者有呼吸急促,25例患者血氧饱和度低于92%。PSI评分为(92±19)分,CRP中位值为110 mg/L(38,206),BNP中位值为170 pg/ml(72,528)。BNP水平随着CAP严重程度(PSI评分)增加而升高(r=0. 787,P <0. 01),重症肺炎组患者BNP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症肺炎组[(459. 62±27. 83) pg/ml vs.(210. 35±23. 41) pg/ml,P <0. 05]。相比幸存组的BNP值[中位值为160 pg/ml(61,291)],死亡组的BNP值明显升高[中位值为372 pg/ml(291,1 300),P=0. 002]。BNP能预测死亡(AUC=0. 821),其预测死亡最佳截点为282. 0 pg/ml,灵敏度为89%,特异性为76%,阳性预测值为40%,阴性预测值为97%。使用BNP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0. 821,95%CI:0. 697~0. 945)高于PSI评分的曲线下面积(0. 553,95%CI:0. 362~0. 745)。结论 BNP预测CAP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并且可以早期识别高危患者,优化医疗资源利用。
李京杨建坤赵丽苗利辉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B型钠尿肽
44例非器质性呼吸困难患者的急诊诊治体会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总结非器质性呼吸困难患者的急诊诊治经验。方法对2004-09~2006-06我院急诊科44例非器质性呼吸困难患者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焦虑、心悸、胸闷、头晕、麻木感、抽搐等症状,动脉血气提示pH>7.5,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和部分患者ST-T改变。患者大多有情绪激动的诱因,经静脉应用安定镇静、抗焦虑等治疗可迅速缓解。结论随着现代社会身心压力的增大,非器质性呼吸困难患者明显增加,早期诊断及适当的治疗对迅速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及避免过度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杨建坤赵丽
关键词:焦虑碱中毒急诊
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病原菌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2018年我院急诊科感染性疾病微生物标本留取及送检资料,探讨我院急诊科病原菌分布状况。方法:搜集我院急诊科2018-01—2018-12期间针对感染性疾病送检的血液、尿液、痰液及肺泡灌洗液等微生物标本,整理出不同类别标本的送检数量、阳性结果。结果:①2018年我院急诊科送检微生物标本中,血培养阳性率16.11%,革兰阴性菌占比70%、革兰阳性菌占比30%。②急诊ICU病原菌以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亚种最为多见,其次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急诊抢救室病原菌以产ESBLs大肠埃希菌最为多见,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亚种。急诊综合病房病原菌以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亚种及铜绿假单胞菌多见。急诊留观室病原菌以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大肠埃希菌多见。结论:2018年我院急诊科血培养阳性率16.11%,以革兰阴性菌多见;急诊科不同诊疗区域的病原菌不同。
王乾张海峰刘淑梅杨建坤赵丽
关键词: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病原菌
快速心室率房颤的急诊处理
杨建坤
文献传递
北京市西城区民警心肺复苏知识调查、培训效果及影响实施心肺复苏意愿的探讨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对北京市西城区民警心肺复苏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及对影响实施心肺复苏意愿进行探讨。方法采用便利采样方法抽取1000名西城区在职民警,知情同意接受调查及基础心肺生命支持(BCLS)技能培训。结果38.8%的民警表示曾接受过心肺复苏(CPR)学习,当中有20.2%表示接受过医务人员培训;18.2%受过入职培训;通过宣传栏、电视节目、报纸杂志、网络获得信息比例依次占30.2%、14.4%、13.4%、10.8%。能通过意识状态、大动脉搏动、无呼吸或仅有叹气样呼吸三者联合准确判断需要CPR者不足28%。能准确回答按压部位、按压频率、按压深度者分别占37.8%、49.8%、50.6%。62.4%的民警表示碰到过需要心肺复苏的情况,其中53.2%表示参与了复苏,46.8%没有参与CPR。没有实施CPR原因包括:没有技能、一知半解怕做错、怕家属惹事、认为应该是医务人员的事、其他原因,百分占比为53.8%、20.2%、14.0%、2.2%、13.8%。采用在被调查民警单位现场模拟人演练讲授,视频播放,发放简洁培训资料包括自编CPR口诀等,96%的被培训民警可在培训后回答出正确心肺复苏技能,在正规培训单位培训是民警的最佳意愿。结论西城区民警既往接受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占比低,对BCLS技能正确掌握水平低。民警愿意在正规培训机构学习CPR技能,通过培训BCLS技能短期掌握率高。宣传CPR时口对口人工呼吸非必需操作,有利于增强实施心肺复苏意愿。
杨建坤赵丽王平李杰李京刘士力张颖苗利辉尹月秋
关键词:民警心肺复苏意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