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占花
-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5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环境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一年生苜蓿种质资源形态变异及其形态特征被引量:8
- 2008年
- 以22份一年生苜蓿为材料,对生育期和外部形状进行观测和统计分析,并对形态类型加以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一年生苜蓿的茎为直立或匍匐,茎高在7.0~30.7cm,3出羽状复叶,种子为黄色、肾形。生育期在95—140d,从生育天数可分为早熟型和晚熟型;(2)一年生苜蓿种内变异很大,其中主茎长度和自然高度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43.0%和42.9%。其次是叶长和叶宽,变异系数分别为33.3%和30.0%。而第2主茎长度变异系数是27.6%,伸展长度变异系数22.1%;(3)对一年生苜蓿在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的生长状况的比较发现,一年生苜蓿更适应于干旱地区的生长;(4)一年生苜蓿的主茎长度越长,第2主茎长度越长,自然高度越高,伸展长度越长,叶长和叶宽也越长;(5)通过形态类型的聚类分析,可将一年生苜蓿分为3个类型,直立型,匍匐型和低矮型。
- 程鹏舞黎明魏臻武王梅花杨占花雷艳芳
- 关键词:种质资源聚类分析
- 河西走廊14种锦鸡儿遗传多样性SSR分析被引量:12
- 2008年
- 选用9对细胞核SSR(nSSR)和10对叶绿体SSR(cpSSR)标记,对来源于甘肃省民勤沙生植物园的14种锦鸡儿(Caragana Fabr.)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9对nSSR引物共检测到109个多态位点,引物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动在0.320-0.921之间,平均0.738;10对cpSSR引物共检测到92个多态性位点,PIC变动在0.512-0.865之间,平均0.671;14种锦鸡儿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60-0.92之间,平均0.76;聚类分析将14种锦鸡儿划分为5大类群6个亚类,nSSR和cpSSR所分析的种间遗传关系与传统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分子标记结果表明,锦鸡儿属植物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锦鸡儿属植物种质资源及育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郭强时永杰魏臻武杨占花卢娟贾艳琼
- 关键词:锦鸡儿属PIC亲缘关系
- 蒺藜苜蓿SSR反应体系优化及在一年生苜蓿种质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07年
- 利用正交设计和完全随机试验优化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 Gaertn)SSR标记的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适合于一年生苜蓿(Medicago L.)遗传分析的SSR技术体系为:10μL反应体系中TaqDNA聚合酶为1U,dNTP浓度为0.20mmol/L,Mg2+浓度为2.0mmol/L,引物浓度为1.5umol/L,模板DNA用量为20ng/uL;利用该反应体系将2个蒺藜苜蓿亲本和杂交种有效鉴别;利用SSR标记对19个一年生苜蓿种质进行SSR-PCR扩增,用8%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不同种质间DNA谱带多态性丰富,通过UPGMA方法聚类分析可以明确区分19个一年生苜蓿种质。
- 张丽芳魏臻武杨占花
- 关键词:蒺藜苜蓿正交设计种质鉴定
- 蒺藜苜蓿种子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通过对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 Gaertn.)种子产量相关性状的田间调查,解析影响蒺藜苜蓿种子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搜集的38份蒺藜苜蓿种质资源在种子产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选系J1.12单株平均种子产量明显高于其他材料;不同种质在分枝数、伸展长度、小花数、结荚数和百荚重等构成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蒺藜苜蓿种质种子产量与其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伸展长度与种子产量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719,每荚种子数与种子产量相关性最小。通过系统聚类,参试蒺藜苜蓿种质可分为3个类群,并从中筛选6份种子产量特性差异大的蒺藜苜蓿种质作为杂交亲本,利用SSR、EST-SSR和SRAP引物检测亲本的多态性,发现6份亲本多态性差异明显;通过应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发现蒺藜苜蓿A17×A20组合的RILs群体种子产量性状的最佳遗传模型是2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模型,该组合群体种子产量遗传以主基因为主,多基因遗传率较低,第二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高于第一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
- 雷艳芳魏臻武杨占花盖钧镒王仪明
- 关键词:蒺藜苜蓿种子产量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SRAP标记
- 两类SSR对苜蓿属种质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利用33对细胞核SSR标记和28对叶绿体SSR标记对38份苜蓿属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在38份苜蓿属种质中,叶绿体SSR标记的平均等位变异数高于细胞核SSR标记,而遗传多样性指数则相反;分别用细胞核SSR、叶绿体SSR和61对SSR标记对38份苜蓿属种质进行聚类,结果显示:3次聚类都把38份苜蓿属种质划分为一年生和多年生苜蓿两个大类群;以相似系数0.8为准,3次聚类结果的差异主要显示在一年生苜蓿内部尤其是蒺藜苜蓿种质内的品种(系)划分上。
- 杨占花魏臻武雷艳芳张丽芳
- 关键词:CPSSR
- 蒺藜苜蓿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及遗传图谱构建途径的研究
- 本研究通过SSR标记从分子上对多年生和一年生共38份苜蓿属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分离分析法对来自法国的由Jemalong中的A20和A17构建的RILs群体家系的部分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分...
- 杨占花
- 关键词:蒺藜苜蓿豆科植物遗传资源SSR标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