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燕芳
- 作品数:14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诊断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与肿瘤性胸腔积液患者共80例,根据患者的病症类型分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及肿瘤性胸腔积液组各40例。应用Elispot技术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和胸液中ESAT-6特异性T淋巴细胞,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皮肤结核菌素试验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判断TSPOT.TB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血液样本及胸液样本的T-SPOT.TB诊断准确度均明显高于PPD的诊断准确度(P〈0.05);胸液样本的T-SPOT.TB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血液样本(P〈0.05)。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以胸水为样本准确性更高。
- 黄国华古辉杜燕芳
- 关键词:酶联免疫斑点技术结核性胸膜炎
-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108例重症肺炎患者,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盐酸莫西沙星组58例,观察两组重症肺炎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水平情况和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盐酸莫西沙星组的PCT、WBC、CRP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盐酸莫西沙星组治疗后的PCT、WBC、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盐酸莫西沙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雪平黄国华古辉杜燕芳
- 关键词:盐酸莫西沙星重症肺炎
- 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巨噬细胞表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与治疗预后的相关性
- 2024年
- 目的探究不同预后的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巨噬细胞表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特征并分析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10月在我院就诊的101例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确诊及治疗后1个月内预后情况划分为预后良好组(n=71)和预后不良组(n=30)。对比两组患者间一般临床资料、入院时常规临床检验指标[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血红蛋白(Hb)、D-二聚体(D-D)]、有创操作情况(通气方式、是否留置胃管、是否留置尿管、是否深静脉置管)、巨噬细胞表型和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水平差异。通过Spearman相关性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平均WBC、NEU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平均Hb水平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患者(P<0.05);平均M1型巨噬细胞比例、M1/M2比值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平均M2型巨噬细胞比例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患者(P<0.05);平均血清IL-1β、PCT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平均血清IL-10水平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患者(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M1型巨噬细胞比例较高、M1/M2比值较高、血清IL-1β水平较高、PCT水平较高、M2型巨噬细胞比例较低、血清IL-10水平较低均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巨噬细胞分型及炎症水平与预后不良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M1型巨噬细胞增多、促炎性细胞因子升高、M2型巨噬细胞减少及抗炎性细胞因子降低均是评估不良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对于预测患者临床结局具有一定意义。
- 杜燕芳陈少立陈彩文李雪平吴玉萍黄国华
- 关键词:巨噬细胞炎症因子
- 降钙素原检测指导比阿培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在降钙素原检测指导下,采用比阿培南等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10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首先采用比阿培南进行治疗,每治疗3 d检测降钙素1次,待降钙素原下降至5 ng/m L以下则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改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降钙素原水平、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0 d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 0%)显著高于对照组(76.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均明显降低,研究组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与住院费用显著短(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降钙素原检测指导下,采用比阿培南等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能更有效地控制病情,缩短住院治疗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治疗安全性高。
- 陆少锋赵冠耀杜燕芳石春勤骆恒芳麦晓君
- 关键词:重症肺炎比阿培南降阶梯疗法降钙素原
- 不同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亚急性甲状腺炎(以下简称亚甲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患病率为1%~5%,且发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其病程的不同阶段,患者临床表现和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各不相同,因此易造成误诊、误治。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上治疗重症亚甲炎的主要方法,但激素的疗程以及激素的停药指征目前临床上存在争议,停药过早会引起疾病反复、复发;激素疗程过长会产生不必要的不良反应。本文通过临床对照研究探讨不同停药指标对临床疗效、疾病复发以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报道如下:
- 李有佳徐小彭杜燕芳
- 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炎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疗程停药指征
- 两种同期联合吸入一氧化氮治疗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致难治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两种同期联合吸入一氧化氮(NO)治疗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致难治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医院收治的86例重度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CMV),二组均联合NO吸入治疗,两组均治疗24 h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吸入氧浓度(FiO_2)、血氧饱和度(SpO_2)等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显效患者27例,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显效患者29例,总有效率97.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24 h后PaO_2、PaCO_2、FiO_2以及SpO_2等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PaO_2改善较为明显,观察组PaCO_2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FiO_2和SpO_2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6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稍低,约为16.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HFOV或CMV联合吸入NO治疗重度ARDS致难治性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均较好,并发症发生概率也无明显差异。患者以高碳酸血症为主时,采用HFOV治疗对PaCO_2改善效果更好;而以氧合不好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患者,采用CMV联合吸入NO对PaO_2改善效果更佳,临床上应灵活选用治疗方式。
- 杜燕芳黄国华徐小彭古辉李雪平
-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高频振荡通气吸入一氧化氮
- 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4例老年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给予500 mg/100 ml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200 mg/100 ml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2%和80.8%,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0%和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77%和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大剂量500 mg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杜燕芳黄国华徐小彭古辉李雪平
-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细菌清除率
- 阿奇霉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 2017年
-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及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疗程3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和36周后肺功能的变化情况以及血清TNF-α、IL-8、IL-18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后的FEV1%和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周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和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8、IL-1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4周、36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8、IL-1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阿奇霉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肺内炎症反应,减缓恶化进程,值得推广应用。
- 杜燕芳黄国华徐小彭古辉李雪平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阿奇霉素乙酰半胱氨酸肺功能炎症反应
- 不同方法治疗分隔的结核性胸膜炎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分隔的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方法 12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胸腔镜、尿激酶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转手术率、胸膜增厚发生率、胸水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胸膜厚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疗效较好,转手术率和胸膜增厚发生率较低,胸水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胸膜厚度较薄(P<0.01或0.05)。结论胸腔镜是分隔的结核性胸膜炎安全、有效疗法。
- 黄国华古辉杜燕芳岳阳
-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胸腔镜尿激酶
- 降钙素原与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与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120例重症肺炎患者,按照肺部感染严重度指数(PSI)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各40例。比较三组的PCT水平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并对PCT与PSI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治疗前,高危组PCT阳性率为90.0%,明显高于中危组、低危组的72.5%、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第1、3、7天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显示,PSI分值与血清PCT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PCT与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监测PCT水平可评估病情并指导治疗。
- 赵冠耀陆少锋杜燕芳骆恒芳石春勤
- 关键词:降钙素原重症肺炎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