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理
  • 2篇脊髓
  • 2篇脊髓损伤
  • 2篇病人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心理康复
  • 1篇心理状况
  • 1篇心理状态
  • 1篇抑郁
  • 1篇伤患者
  • 1篇神经麻痹
  • 1篇神经源
  • 1篇神经源性膀胱
  • 1篇神经源性膀胱...
  • 1篇失眠
  • 1篇失眠病
  • 1篇失眠病人
  • 1篇睡眠
  • 1篇睡眠质量
  • 1篇特发性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杜晓红
  • 3篇余小梅
  • 1篇吴春妹
  • 1篇王楚怀
  • 1篇潘雄英
  • 1篇韩秀兰
  • 1篇区兰爱
  • 1篇李小金
  • 1篇周玉萍

传媒

  • 1篇护理研究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现代医学仪器...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电位治疗仪对失眠病人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5
2007年
失眠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睡眠不足,包括睡眠时间不够、睡眠深度不深或体力恢复不足.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失眠病人越来越多,失眠明显地影响生活质量.临床使用镇静安眠类药物来治疗失眠,但效果不理想,易产生耐受及依赖,且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本临床研究旨在观察高电位治疗仪对失眠病人睡眠质量及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的影响.
余小梅韩秀兰吴春妹杜晓红
关键词:失眠睡眠质量
持续监测膀胱压力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训练中的指导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持续动态监测膀胱压力指导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期膀胱功能训练的价值。方法:72例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根据膀胱功能训练指导原则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2),观察组在持续动态监测膀胱压力指导下行膀胱功能训练,对照组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护理后2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训练效果。结果:观察组膀胱容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及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1)。结果:持续动态监测膀胱压力指导下膀胱功能训练可有效避免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膀胱过度膨胀等,降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
杜晓红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脊髓损伤膀胱功能训练膀胱压力
颈髓损伤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心理护理效果观察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了解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心理状况,以及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的作用。方法:调查了解32例住院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状况,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16例。在Ⅰ期治疗中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在随后的Ⅱ期治疗中对照组与试验组一样,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抑郁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AS和SDS测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Ⅰ期治疗后SAS和SDS测量评分有明显差异(P<0.01),试验组心理状况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Ⅱ期治疗后两组SAS和SDS测量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组心理状况改善与对照组接近。结论:颈段脊髓损伤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忧郁等不良心理状况,对其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焦虑忧郁等不良心理,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
余小梅王楚怀周玉萍杜晓红
关键词:颈段脊髓损伤心理康复
运用认知心理疗法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人的负面心理
2005年
[目的 ]探讨认知心理疗法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人负面心理的效果。 [方法 ]随机将 13 4例病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采取相同治疗措施 ;另外 ,实验组用认知心理疗法对病人加强心理疏导 ,让病人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全面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 [结果 ]实验组抑郁程度较对照组下降的幅度大 (P <0 .0 5 )。 [结论 ]运用认知心理疗法可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人的负面情绪 ,减轻抑郁程度 ,利于身心的康复。
杜晓红李小金区兰爱余小梅潘雄英
关键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抑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