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进芬

作品数:34 被引量:87H指数:7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抑菌
  • 9篇蜂胶
  • 7篇葡萄球菌
  • 7篇球菌
  • 7篇菌物
  • 7篇抗菌物质
  • 6篇丝光绿蝇
  • 6篇金黄色葡萄球...
  • 6篇黄色葡萄球菌
  • 5篇耐药
  • 4篇抑菌作用
  • 4篇耐药株
  • 3篇针刺
  • 3篇针刺诱导
  • 3篇同型半胱氨酸
  • 3篇杆菌
  • 3篇氨酸
  • 3篇半胱氨酸
  • 3篇PH
  • 2篇蛋白

机构

  • 33篇新乡医学院
  • 4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贵阳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作者

  • 33篇李进芬
  • 18篇许兵红
  • 15篇曾莉萍
  • 7篇艾予川
  • 7篇史明珠
  • 4篇杨晓
  • 4篇杨献军
  • 4篇李淑梅
  • 4篇杨帆
  • 4篇陈萍
  • 3篇王全德
  • 3篇李万里
  • 3篇牛杰
  • 2篇李超英
  • 2篇何坚
  • 2篇邓保国
  • 2篇陈建
  • 2篇曾利萍
  • 2篇钟少华
  • 2篇应映芬

传媒

  • 8篇新乡医学院学...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中国寄生虫病...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卫生研究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河南职业技术...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实验室科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21世纪第2...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 2篇1997
  • 1篇1993
  • 1篇1986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南蜂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不同pH抑菌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河南蜂胶在不同 pH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的抑菌效果。 方法 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 ,以金葡菌耐药株为实验菌种 ,将其分为 8个不同 pH环境组 ,每张滤纸片滴加 31%河南蜂胶溶液7μl,记录蜂胶在不同 pH条件下对金葡菌耐药株 2 4h抑菌效果。 结果 在 pH 5 .0、5 .5、6 .0、6 .5、7.0、7.5、8.0、8.5不同条件下对金葡菌耐药株 2 4h的抑菌环直径 (mm)分别为 :2 4 .2 5± 1.0 6、18.33± 3.0 1、18.75± 2 .4 7、18.33±1.5 3、15 .33± 1.15、15 .33± 0 .0 8、16 .0 0± 1.32、11.75± 0 .4 3。结论 河南蜂胶对金葡菌耐药株的抑菌效果随pH增加 ,抑菌环直径变小 ,pH 5 .0时抑菌环直径最大 ,抑菌活性最强 ,随 pH增加 。
艾予川许兵红曾莉萍李进芬
关键词:蜂胶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PH
河南蜂胶对溶壁微球菌不同pH抑菌作用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探讨河南蜂胶在不同 pH条件下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效果。  方法 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 ,以溶壁微球菌为实验菌种 ,将实验分为 5个不同 pH环境组 ,即设置pH 6 0、6 5、7 0、7 5、8 0不同的 pH实验组 ,每组 3次重复 ,每张滤纸片 (直径 6mm)滴加 3 1%河南蜂胶溶液 7μl,记录蜂胶在不同pH条件下对溶壁微球菌 2 4h的抑菌效果。  结果 蜂胶在 pH 6 5、7 0、7 5、8 0不同条件下对溶壁微球菌 2 4h的抑菌环直径 (mm )分别为 :2 2 0 0± 3 46、12 67± 2 0 8、12 3 3± 2 75、12 0 0± 2 18。 结论 河南蜂胶在不同条件下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效果不尽相同 ,随 pH增加 ,抑菌环直径逐渐变小 ,pH6 5时抑菌环直径最大 ,pH6 5组的抑菌环直径显著性大于其他各组 ,pH7 0、7 5、8 0各组间抑菌环直径无统计学差异 ,提示河南蜂胶在 pH6 5时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 ,随pH增加 ,抑菌活性减弱。
许兵红曾莉萍李进芬杨晓艾予川
关键词:蜂胶PH
丝光绿蝇针刺诱导血淋巴特性研究(英文)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针刺体壁诱导后丝光绿蝇血淋巴的部分性质。 方法 丝光绿蝇Ⅲ龄幼虫针刺体壁处理后48 h提取血淋巴,观察其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枯草杆菌、溶壁微球菌的抑菌效果。设置3μl、5μl、7μl不同的血淋巴加样量实验组,记录不同加样量对金黄葡萄球菌的的抑菌效果;设置不同稀释浓度,记录不同浓度的血淋巴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诱导后48 h的血淋巴置于冰箱保存后,设置36℃和100℃不同解冻温度,观察不同温度解冻的血淋巴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效果。诱导后48 h的血淋巴,100℃水浴3 min,观察其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 诱导后48 h的血淋巴,1/2、1/4、1/8、1/16、1/32、1/64的不同稀释浓度,对金黄葡萄球菌均能产生明显的抑菌环。丝光绿蝇诱导后48 h的血淋巴,对上述8种细菌都能产生明显的抑菌环,对溶壁微球菌抑菌环最大,对金黄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抑菌环次之。不同的加样量实验,以加7μl的抑菌效果最佳;36℃和100℃不同温度解冻,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均有抑菌效果,36℃解冻效果好于100℃;100℃水浴3 min,对金黄葡萄球菌仍有抑菌活力。 结论 丝光绿蝇针刺体壁诱导后48 h的血淋巴,具有较强和较广的抗菌活力,抗菌?
许兵红李超英曾莉萍艾予川史明珠杨献军李进芬
关键词:丝光绿蝇血淋巴
在以人为本的教学改革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被引量:2
2006年
本文阐述了“以人为本”、“有效教学”和教学艺术理念,强调通过创造性教学和综合性知识教学达到提高教学教育质量的目的。
杨廷桐武俊芳汪艳丽李进芬孙璐付华民史明珠
关键词:教学改革以人为本有效教学教学艺术
溶壁微球菌对家蝇抗菌物质的诱导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溶壁微球菌对家蝇抗菌物质诱导表达的规律。方法室内饲养的家蝇3龄幼虫感染溶壁微球菌后,分别于第0、12、24、36、48、60、72、84h提取血淋巴,以溶壁微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指示菌,采用平板法作抑菌试验,观察测量抑菌环的大小,借以指示家蝇抗菌物质的诱导表达规律。结果经溶壁微球菌诱导处理后第12h~36h提取的血淋巴对溶壁微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较强,抑菌环直径(mm)分别为23.17±0.76~24.83±0.29和11.17±0.29~11.67±0.58,抑菌活性高峰均出现在处理后24h。结论感染溶壁微球菌可诱导家蝇产生抗菌物质,抑菌活性高峰出现在处理后24h,在诱导后12h~36h收集血淋巴最为合适。
许兵红陈萍曾莉萍李进芬
关键词:家蝇抗菌物质
静脉注射活化B细胞诱导Mls特异性免疫耐受
1997年
在胸腺摘除的成年小鼠静脉内注射Mls+的活化B细胞可诱导Mls特异性免疫耐受。来源于CDF1小鼠(Mls-1b/a)的脾脏B淋巴细胞用抗IgM抗体加IL-4刺激后静脉注射给摘除胸腺的成年BALB/c小鼠(Mls-1b),在注射后第7、11、15天淋巴结中CD4+Vβ6+T细胞显著减少,而CD8+Vβ6+T细胞数无明显改变;在注射后第3天,与对照组相比,CD4+Vβ6+T细胞增加,但这些细胞对Mls抗原的反应性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些结果清楚地表明,自反应T细胞不但在胸腺被排除或功能性“排除”,而且在外周通过同样的机制维持自身耐受。
张永法金雪兰李进芬毕新岭
关键词:免疫耐受B淋巴细胞超抗原
蜂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了解产自河南的蜂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将实验分为8个不同pH组(蜂胶浓度31%),以及在pH6.5下设置10个不同浓度组即将31%蜂胶溶液倍比稀释至0.0621%(1︰512)及空白组(0%),每组3次重复,每张滤纸片(直径6mm)滴加蜂胶溶液7μl,记录蜂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4h的抑菌效果。[结果]随pH增加,河南蜂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呈阶段性减弱。随浓度降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力减弱,在pH6.5下,产生抑菌环的最小浓度为0.1242%(即实验剂量为8.47μg)。[结论]河南蜂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曾莉萍许兵红牛杰李进芬毛泽善
关键词:蜂胶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
牛磺酸对高同型半胱氨酸鸡胚心脏畸形发生的作用
2004年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高同型半胱氨酸 (HCY)鸡胚心脏发育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种蛋经 1‰新洁尔灭清洗 ,分批入孵化箱 ,在 37 5℃、相对湿度 6 0 %的环境条件下培养。3天后用照蛋器检出活胚 ,随机分 3组 ,经卵黄囊给药 :(1)阴性对照组注射PBS ,(2 )HCY组注射HCY ,(3)牛磺酸组注射HCY +牛磺酸 ,继续培养 2d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HCY组器官形成期的心脏出现明显致畸 ,卵黄囊血管生成受到抑制 (P <0 0 5 ) ,心脏结构紊乱。牛磺酸的干预作用明显 ,有效的预防了HCY在器官形成期对心脏的致畸作用。结论 牛磺酸可防治HCY所引起的心脏发育障碍。
李万里李进芬邓保国田玉慧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胚胎
河南蜂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的抑菌作用研究
2004年
  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以一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耐药株为实验菌种,将实验分为8个不同pH环境组(蜂胶浓度31%),以及在pH6.5下设置10个不同浓度组即将31%蜂胶溶液倍比稀释至0.0621%(1/512)及空白组(0%),每组3次重复,每张滤纸片(直径6mm)滴加蜂胶溶液7μl,记录蜂胶对金葡菌耐药株24小时的抑菌效果.以探讨河南蜂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耐药株的抑制作用.……
许兵红曾莉萍李进芬
鸡胚尿囊膜法筛选具有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的中药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筛选具有抑制新生血管生成作用的药物,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药物。方法种蛋随机分为16组,孵育8 d后,将熬制的15种单味中药及0.14 mol.L-1NaCl溶液分别加于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表面的载体上。作用4 d后,观察统计CAM上血管生长状况。结果在筛选的15味中药中,牡丹皮和香附子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NaCl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牡丹皮和香附子能有效抑制新生血管生成。
李昕王俐王天云梁盼盼史高峰程亚楠李进芬
关键词:血管生成绒毛尿囊膜中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