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波
- 作品数:11 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自筹经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病灶刺血加灸治疗屈指肌腱腱鞘炎50例
- 2014年
- 笔者于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采用病灶刺血加灸治疗屈指肌腱腱鞘炎50例,现报道如下。
- 李红波何伶
- 关键词:艾条灸
- 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联合胸椎压冲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观察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联合胸椎压冲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要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手法组和旋转复位组,每组35例。旋转复位组采用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联合手法组先采用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结束后再采用胸椎压冲复位法治疗。手法治疗隔天1次,连续治疗7次。评定患者的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同时采用吕立江等制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体征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腰痛VAS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771±1.496)分,(5.542±1.379)分,t=0.664,P=0.509;(17.714±4.973)分,(17.257±5.489)分,t=0.365,P=0.716];治疗后联合手法组的腰痛VAS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旋转复位组[(1.800±1.711)分,(3.285±1.563)分,t=-3.971,P=0.000;(6.914±5.495)分,(12.400±6.682)分,t=-3.751,P=0.000],治疗前后腰痛VAS评分差值和症状体征评分差值均大于旋转复位组[(3.971±1.271)分,(2.257±1.421)分,t=5.318,P=0.000;(10.800±4.234)分,(4.857±3.370)分,t=6.496,P=0.000]。结论: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联合胸椎压冲复位法能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腰部功能,疗效优于单纯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
- 石建辉李红波朱娟何伶
-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腰椎
- 肩周炎外治疗法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1年
- 肩周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骨关节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它的治疗,内服药物效果差,而外治疗法可直达病所,效果明显。文章回顾了近10年肩周炎外治疗法的文献,分析了其治疗特点,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李红波石建辉
- 关键词:肩周炎外治法
- 阳性反应点刺血配合艾灸治疗枕大神经痛35例被引量:3
- 2015年
- 笔者近年采用阳性反应点刺血配合艾灸治疗枕大神经痛35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5例患者均来自2010年5月至2014年2月我院门诊,经神经内科确诊后转入康复科,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59岁,平均(40±2)岁;病程最短4天,最长2个半月,平均16天。全部患者均为一侧枕骨下及后头部疼痛,按压痛区见有酸胀、疼痛、凹陷、条索等阳性反应点,其中风池穴处压痛明显,可向同侧枕部放射。
- 李红波蓝宵
- 关键词:枕大神经痛阳性反应点刺血艾灸
- 针头留置委中刺血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2013年
- 目的:比较针头留置委中刺血法与委中刺血拔罐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并探讨其镇痛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头留置组和刺血拔罐组,每组30例。针头留置组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取委中穴刺血并留置针头引血外出,刺血拔罐组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在委中穴刺血后拔罐,以上治疗常规针刺1次/日,委中刺血1次/5日。治疗10日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直腿抬高试验、步行距离三个方面评定镇痛效应。结果:针头留置组愈显率为73.3%(22/30),刺血拔罐组愈显率为56.7%(17/30),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P<0.01)。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直腿抬高诱发疼痛的角度都较前增大(P<0.01),平地步行时间均较前增长(P<0.01),针头留置组各项评定指标均优于刺血拔罐组(P<0.05)。结论:针头留置委中刺血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委中刺血拔罐法。
- 李红波张明策何伶
- 关键词:刺血疗法委中穴
- 十宣刺血对脑卒中患者手指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观察十宣刺血对脑卒中患者手指集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5例脑卒中后不能完成手指集团运动的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5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十宣刺血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八邪穴治疗。两组治疗后采用上田敏偏瘫手指功能"2-6级判断标准"评定患指集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2星期后,两组手指集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宣刺血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患指集团运动功能。
- 李红波
- 关键词:针刺疗法刺血疗法中风后遗症
- 刺血疗法治疗发热1例被引量:1
- 2011年
- 患者,男,43岁,2010年11月11日因"外感风寒致持续高热13 d"初诊。患者13 d前不慎外感风寒出现全身持续发热,身体沉重,头部冒眩,鼻流清涕,背部恶寒,颈肩部疼痛,体温38~39℃,饮食尚可,二便调。在外院被诊为"感冒"服药3日清涕止,余症状无改善,遂就诊于我院。门诊查三大常规、胸片等未见异常,给予抗生素、补液、物理降温等对症治疗10 d,症状仍未缓解,且近几日出现咽喉疼痛,吞咽困难,纳呆,不能进食,闻烟味则恶心欲呕,大便不通,小便清长频数,查体见神疲乏力,两目少神,咽喉红肿,肤温高,抚之烫手,舌苔白厚,脉弦紧有力。诊断为太阳伤寒表证未解,内传阳明,太阳阳明合病。
- 李红波
- 关键词:刺血疗法发热医案
- 刺血拔罐对急性脊髓炎患者肌力恢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刺血拔罐对急性脊髓炎患者肌力恢复的疗效。方法:39例急性脊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使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刺血拔罐法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肌力改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血拔罐加用西药对恢复急性脊髓炎患者肌力有较好疗效。
- 余永成李红波
- 关键词:急性脊髓炎刺血拔罐甘露醇地塞米松疗效观察
- 雷火灸结合刺血拔罐治疗菱形肌损伤46例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雷火灸加刺血拔罐治疗菱形肌损伤的疗效。方法:将77例菱形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行雷火灸加刺血拔罐法治疗,对照组31例行电针结合红外线治疗,9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3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40例,显效4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21例,显效4例,好转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火灸加刺血拔罐法治疗菱形肌损伤疗效肯定。
- 李红波
- 关键词:菱形肌损伤雷火灸刺血拔罐
- 刺血疗法选穴部位研究概述被引量:5
- 2012年
- 刺血疗法是一种古老的中医外治法,它早在战国秦汉之《黄帝内经》已有诸多记载,在金元时期取得理论突破,到明清时期治疗瘟毒疫疠的大发展,延至近现代人对刺血疗法的继承和发扬,它伴随着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发展至今,在解除人类病痛、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更好地学习、研究、归纳中医刺血疗法精深博大的内容,笔者就近10a来刺血疗法的选穴部位作一综述。
- 李红波蔡爱群
- 关键词:刺血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