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海 作品数:9 被引量:7 H指数:2 供职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一般工业技术 电气工程 理学 农业科学 更多>>
(BiPbSn)SrCaCuO超导体的制备工艺研究及物性分析 被引量:1 1991年 研究在制得106K(BiPb)SrCaCuO高温超导体的基础上再进行的Sn替代Bi的研究。实验表明热处理工艺对其超导电性影响很大,由于Sn的替代破坏了Bi系中原有的高温超导相。 盂庆云 李秀海 傅敏华 邱官良 李华关键词:超导体 铋 Bi系超导体工艺研究 1995年 本文叙述了Bi系高温超导体的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以及对样品进行电击穿实验等.结果表明.高温烧结,液氮淬火,低温退火.缓慢降温有利于生成高温超导体相;超导样品是由一些颗粒连接而成,其击穿电压和零电阻温度成反比. 李秀海 邱官良 孟庆云关键词:超导体 超导转变温度 铋系 超导配线的丝网印刷工艺研究 1991年 用硝酸盐热分解法制备Y-Ba-Cu氧化物高温超导微粉,与有机载体混合调配成超导浆料。用丝网印刷-烧结工艺,在高铝陶瓷基板上制得了厚约20~30μm,零电阻温度82K的厚膜超导电带。 李长江 李秀海 李克兰 朱瑞廉关键词:微电子学 超导性 丝网印刷法 增加Bi系超导体高T_c相含量的研究 1992年 朱经武和Maeda等在BSCCO体系中发现具有120K转变的高T_c相存在。他们的工作是在Michel等人发现BSCO在7~22K呈超导状态的基础上将Ca加入该体系而得到的。但朱经武等人的工作只在Bi系超导体中有110K相存在,并没有制备出110K零电阻温度的高温超导体。 孟庆云 李秀海 邱官良 李华关键词:铋 锗 超导体 X射线 衍射 Bi_(0.92)Pb_(0.17)SrCaCu_(1.5)O_y的热处理、物相形成和超导电性 被引量:4 1990年 水文研究了Bi_(0.92)Pb_(0.17)Sr Ca Cu_(1.5)O_y样品的物相结构、物相转变和超导电性与热处理过程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经过830℃/32hrs预烧的粉料中已经有2212相形成。尽管样品的电阻在低温下(60K)仍未到零,但磁化率转变曲线却相当陡。找不出其它超导相存在的证据。经过850℃/72hrs的高温烧结后,根据X—T曲线和X—T曲线可知,超导转变都是单一行为的,转变宽度很窄,临界温度较高,说明样品结构以2223相为主。值得一提的是,在烧结时间居中的样品中,电阻转变曲线出现了三个台阶,磁化率转变曲线也明显加宽,证明有第三个相存在的可能性。我们倾向于该相产生在两个超导相的界面上,而2223相很可能是从2212相产生出来的。 李程 王军 傅敏华 李秀海 邱官良 孟庆云 李华 孙燕怡关键词:铋 锶 高温氧化物超导体 超导电性 Bi_(2-x)Pr_xSr_2Ca_2Cu_3O_y超导体的研究 1989年 本文报导在零电阻温度为83K的Bi-Sr-Ca-Cu-O超导体中以不同含量Pr替代Bi的样品制备工艺、超导性能测试、X射线衍射及电镜的测量。测试表明Bi_(2-x)z Pr_x Sr_2 Ca_2 Cu_3 O_y中的Pr的摩尔含量x<0.2时样品的T_c在77K以上。这些样品随Pr含量的增加晶胞常数b,c有所增大,而a略有减小趋势。 盂庆云 李秀海 傅敏华 邱官良关键词:镨 Bi系超导体的物性研究 1998年 叙述了BiPbGeSrCaCuO超导样品的超导电性与其它物性间的关系。实验表明烧结与电击穿顺序不一样,其样品的击穿电压也将不同;多次烧结的超导样品可以降低样品的击穿电压,并增加它们的光吸收率。而从样品的交流伏安曲线又可以看出,超导体中的颗粒之间的接触有类似半导体的性质。 孟庆云 李秀海关键词:超导电性 物性 铋系 超导体 磁化盐水促进豆芽吸收钾离子的研究 被引量:2 1996年 磁化盐水促进豆芽吸收钾离子的研究李秀海,孟庆云(北京化工大学应用数理系,北京,100029)关键词磁化水,发芽率,原子吸收光谱分类号:Q689电磁学应用于微生物学[1].植物学[2]及农业已有许多年历史了,对其不甚了解的机理问题是目前科学研究的关键.... 李秀海 孟庆云关键词:磁化水 发芽率 盐水 豆芽菜 钾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