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州
-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泗洪县分金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华医学会-欧莱雅 中国人健康皮肤/毛发研究项目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西妥昔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与吉西他滨联合应用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药物联合处理MDA-MB-231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药物的生长抑制效应;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测定MDA-MB-231细胞bcl-2家族蛋白表达。结果:75μg/ml的西妥昔单抗与10μmol/L的吉西他滨联合作用于MDA-MB-231细胞的48 h存活率为48.53%;75μg/ml的西妥昔单抗与2μmol/L的吉西他滨联合用药诱导的细胞凋亡率为45.7%,较单用吉西他滨的凋亡率16.5%明显提高(P<0.01);单用吉西他滨可以使蛋白bcl-2表达下调,合用后较单用下调更加明显。结论:西妥昔单抗与吉西他滨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细胞有抑制增殖及促进凋亡的作用,两者联合表现为相加或协同作用。
- 李洪州陆佩知任洪军
- 关键词:乳腺肿瘤西妥昔单抗吉西他滨细胞增殖凋亡
- CD34在胎儿头皮毛囊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胎儿头皮毛囊中CD34的表达。方法:获取因胎儿畸形引产的胎龄8个月的死亡2 h胎儿头皮,分成2份。1份制备冷冻切片,CD34免疫荧光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摄片;另1份无菌处理,消化头皮获取游离毛囊,制备毛囊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CD34主要表达于胎儿头皮的毛囊外根鞘隆突区,也见于毛球处、表皮基底部;流式细胞仪检测出CD34+细胞占毛囊总数的8.54%~13.04%。结论:胎儿头皮毛囊隆突区有较多的CD34+细胞,推测该部位为毛囊干细胞的居处。部分毛囊中部、毛球处出现CD34+细胞,提示不同毛发周期,干细胞或其直接子代的居所发生变化。胎儿表皮基底层存在均匀分散的CD34+细胞。
- 李洪州薛东章张汝芝朱文元
- 关键词:胎儿头皮CD34
- 胎儿头皮毛囊内黑素细胞HMB-45和NKI/beteb的表达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黑素细胞在胎儿头皮内的定位。方法:获取胎儿头皮(胎龄7月,畸形引产,死亡2h),制备冰冻切片,分别用HMB-45和NKI/beteb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观察摄片。结果:NKI/beteb阳性细胞主要位于胎儿头皮的毛囊外根鞘隆突区,也见于毛球处、表皮基底部。HMB-45阳性细胞主要存在于毛球部、毛母质和表皮基底部,外根鞘区表达则阴性。结论:胎儿头皮毛囊内存在不同状态的黑素细胞,位于毛囊外根鞘隆突区的黑素细胞是黑素母细胞。
- 李洪州薛东章张汝芝朱文元张静承泽农赵皓
- 关键词:毛囊胎儿隆突黑素细胞
- 三种人工合成寡核苷酸序列对体外培养的毛囊黑素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三种人工合成寡核苷酸序列对体外培养的毛囊黑素细胞形态及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和胰酶两步消化法,分离培养毛囊内黑素细胞。多巴氧化法测酪氨酸酶活性,硝酸银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三种人工合成寡核苷酸序列可以显著增强酪氨酸酶活性(P<0.05);银染色细胞显示CpG-1826和CpG-2006组胞体变得肥大,黑素化明显,树突增多,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部分人工合成寡核苷酸序列可促进毛囊黑素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和树突增加,为白癜风皮损复色的研究奠定基础。
- 李洪州薛东章张汝芝
- 关键词:毛囊黑素细胞
- 胎儿毛囊黑素细胞定位、超微结构及其体外培养的研究
- 目的:观察胎儿毛囊黑素细胞的定位及电子显微镜下超微结构。体外分离培养人毛囊黑素细胞,研究三种人工合成寡核苷酸序列(CpG-oligodeoxynucleotide, CpG-ODN)对胎儿毛囊黑素细胞(human fol...
- 李洪州
- 关键词:黑素细胞毛囊胎儿
- 文献传递
- 通过改变TYR性状抑制黑素生物合成的方法被引量:1
- 2010年
- 酪氨酸酶(TYR)是黑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限速酶。目前许多色素沉着性皮肤病治疗,是通过调节TYR活性来完成,较少关注TYR的稳定性。该酶的稳定性依赖于其在ER和高尔基体内加工和成熟、向黑素体的运送、通过泛激素-蛋白酶体途径和/或内涵体/溶酶体系统的降解。本文根据对TYR稳定性影响归类黑素生成抑制因子,总结目前所了解的如何控制TYR质量而影响其自身稳定性和黑素生成。
- 李洪州张汝芝
- 关键词:酪氨酸酶黑素生成
- 内质网应激反应调控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对西妥昔单抗耐受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反应(UPR)调控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对西妥昔单抗(Cetuxmab)耐受的机制,明确Cetuxmab的体内外抗三阴性乳腺癌作用。方法:将实验分为SiRNA组和对照SiRNA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抑制率,western blot检测GRP78的表达量,研究西妥昔单抗体外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采用荷瘤裸鼠移植模型研究西妥昔单抗体外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RNA干扰组的抑制率明显高于非干扰组;而RNA干扰组的表达率明显低于于非干扰组。表达率越高,抑制率越低。结论:体内外试验均表明西妥昔单抗对三阴性乳腺癌有治疗作用,但受到内质网反应的调节,GRP78有可能成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治疗的新的靶点。
- 李洪州陆佩知
-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反应西妥昔单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