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江林

作品数:26 被引量:127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动脉
  • 8篇心脏
  • 8篇血管
  • 8篇先天性
  • 8篇介入
  • 7篇心脏病
  • 7篇先天
  • 7篇先天性心脏
  • 7篇先天性心脏病
  • 7篇小儿
  • 6篇心动图
  • 6篇缺损
  • 6篇介入治疗
  • 6篇间隔缺损
  • 6篇超声心动图
  • 5篇主动脉
  • 5篇超声
  • 4篇室间隔
  • 4篇肺动脉
  • 3篇心血管

机构

  • 20篇广东省人民医...
  • 6篇广东省心血管...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24篇李江林
  • 16篇李渝芬
  • 12篇张智伟
  • 11篇王树水
  • 9篇庄建
  • 7篇潘微
  • 7篇钱明阳
  • 5篇徐衍梅
  • 5篇陈欣欣
  • 4篇李虹
  • 4篇黄美萍
  • 3篇石继军
  • 3篇谢育梅
  • 2篇李俊杰
  • 2篇庞程程
  • 2篇曾少颖
  • 2篇王慧深
  • 2篇申俊君
  • 2篇李俊杰
  • 1篇丁以群

传媒

  • 5篇岭南心血管病...
  • 4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小儿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双主动脉弓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及漏诊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双主动脉弓的诊断价值,分析漏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9月广东省人民医院23例经外科手术证实为双主动脉弓患儿的超声心动图资料,以术中诊断为标准,与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心导管造影对比分析其声像图特点。结果13例为孤立性双主动脉弓,超声心动图诊断准确率为92.3%(12/13),漏诊率仅为7.7%(1/13)。合并心内畸形共10例,包括4例合并室间隔缺损,3例合并法洛四联症,1例合并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合并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肺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1例合并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室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诊断准确率为60%(6/10),漏诊率达40%(4/10)。其中22例患儿CTA明确诊断并评估气管情况,1例患儿行心导管检查确诊双主动脉弓。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诊断孤立性双主动脉弓灵敏性高,但对合并心内畸形特别是复杂心内畸形的双主动脉弓易漏诊。详细了解病史,与CTA共同评价大血管及气道情况,有助于提供完整的术前信息。
谭玉玉申俊君庞程程李江林蒋秋平潘微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双主动脉弓血管环
单侧肺动脉缺如29例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单侧肺动脉缺如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单侧肺动脉缺如病例,以外科手术所见为标准,比较二维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64排螺旋CT及心血管造影在本病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全部病例均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无单发者。19例接受外科姑息或根治手术,1例早期死亡,其余病例均康复出院。术前胸片提示双肺血不对称3例;超声心动图诊断右肺动脉缺如2例(1例行外科手术,另1例行心血管造影并动脉导管介入治疗);14例行心脏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11例接受手术并全部得以证实(11/11);19例行心导管术及选择性心血管造影者中16例手术者亦全部得以证实(16/16)。结论:心脏多层螺旋CT及选择性心血管造影检查可对单侧肺动脉缺如做出正确诊断。本组中胸片及超声心动图对本病的诊断帮助不大,提示放射科医师及超声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李江林潘微黄美萍王树水张智伟
关键词:单侧肺动脉缺如超声心动图计算机体层摄影
X线和超声监测下重症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一例临床报告
2002年
李江林李渝芬张智伟李俊杰
关键词:超声监测介入治疗X线监测先天性心脏病
婴幼儿特殊类型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目的总结≤3岁婴幼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尤其是特殊类型房缺介入治疗的经验。方法近3年来在本院确诊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并行导管介入治疗3岁以下婴幼儿病例资料共1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分成两组,特殊类型组56例,为多发...
李江林
小儿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所致心脏扩大22例误诊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小儿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LCAPA)所致心脏扩大病例的误诊原因,总结诊断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7月至2009年1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22例小儿ALCAPA所致心脏扩大的误诊病例。均行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8例行心脏CT检查,14例行心导管检查及造影,21例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结果≤1岁患儿10例中,6例误诊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3例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1例误诊为先天性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1岁患儿12例中,4例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3例误诊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2例误诊为先天性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1例误诊为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瘘,1例误诊为川崎病,1例误诊为动脉导管未闭。结论小儿ALCAPA所致心脏增大病例容易误诊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扩张型心肌病、先天性二尖瓣脱垂等疾病,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后方偏右的病例更易误诊。提高对ALCAPA的认识、超声或CT检查中仔细探查冠状动脉及其起源对避免误诊至关重要。
王树水李渝芬钱明阳潘微黄美萍李虹徐衍梅李江林张智伟陈欣欣庄建
关键词:冠状血管畸形心脏增大超声心动图描记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前后脑利钠肽前体水平的比较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了解小儿心脏病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前体(N-pro-BNP)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及其在介入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收集自2004年7月至2005年1月间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共58例,所有患儿在介入治疗前后均进行心功能分级的临床评价,通过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N-pro-BNP水平,比较介入前后的改变。结果58例均成功接受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前后LVDd,EF,FS和血浆N-pro-BNP水平分别为36·7±5·2mm比35·4±4·2mm,78·1%±5·3%比75·3%±6·5%(P<0·05),41·1%±5·4%比38·3%±4·9%(P<0·05),194·7±154·7ng/L比561·0±594·2ng/L(P<0·05)。室间隔缺损(VSD)组术前N-pro-BNP水平(68·7±60·8ng/L)明显低于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组(277·5±279·5ng/L),VSD组术后N-pro-BNP水平(436·8±793·6ng/L)较术前(68·7±60·8ng/L)明显升高(P<0·05),PDA+ASD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治疗后48h内EF和FS有所下降,血浆N-pro-BNP水平则明显升高。VSD组内术后N-pro-BNP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推测可能是操作过程中对左心室反复的机械刺激所致。
李江林李渝芬张智伟董晖
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小儿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的经胸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对23例ALCAPA行超声心动图检查,14例行主动脉或右冠脉造影,21例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超声检查9例左冠脉起源于肺动脉右后方,14例左冠脉起源于肺动脉左后方。22例患儿为左冠脉主干起源于肺动脉,1例为左冠脉旋支起源于肺动脉。全部病例均见右冠脉扩张、左室扩大及冠脉间侧支血流信号。23例分别经心脏CT、心导管检查及外科手术证实诊断。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明确诊断ALCAPA,但应注意与扩张型心肌病及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鉴别。部分小儿病例存在婴儿型与成人型的交叉重叠,难以截然分型。
王树水钱明阳李江林潘微徐衍梅李虹张智伟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冠状血管畸形
儿童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心律失常中远期随访结果分析被引量:27
2014年
目的:观察及分析儿童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中远期改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10年12月行VSD介入封堵术的1071例患儿在术后第1、3、6、12个月及其后每年的门诊随访资料。结果1071例患儿中,早期(术后1个月内)出现心律失常者272例(25.4%),主要包括房室传导阻滞(AVB)、束支传导阻滞、交界性心动过速、房性及室性心动过速、频发期前收缩等,其中Ⅱ度以上AVB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等严重心律失常22例(2.1%),经治疗后均好转,无患儿需安装永久起搏器。在以后的随访中,平均随访时间(2.8±1.7)年(1~107个月),持续存在心律失常者161例(18.2%),主要为AVB和束支传导阻滞,其中严重心律失常10例(1.1%);4例迟发型AVB中3例在术后早期就已出现过AVB,1例患儿随访过程中复发CLBBB并出现左心室增大,最终因心功能衰竭死亡;4例患儿随访过程中植入永久起搏器。结论 VSD封堵术后早期出现AVB或CLBBB等严重心律失常的患儿在随访过程中复发可能性大;传导阻滞类心律失常随访过程中可出现复发或加重;心动过速、期前收缩等起源异常的心律失常随访过程中大多可恢复正常。
郑鸿雁张智伟李渝芬李江林钱明阳王树水谢育梅李俊杰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心律失常随访儿童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婴儿和新生儿肺动脉瓣狭窄及闭锁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PBPV)术治疗婴儿和新生儿肺动脉瓣狭窄(PS)及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瓣闭锁(PA/IV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儿科收治PS及PA/IVS婴儿和新生儿63例。其中危重新生儿20例(31.7%)。术前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PS56例,PA/IVS7例。危重新生儿PS需先用直径2.5~4.0mm小球囊预扩张肺动脉瓣,PA/IVS患儿需先行射频瓣膜打孔术。PBPV术所选球囊直径为肺动脉瓣环径(PVAD)1.2~1.3倍(新生儿所选球囊直径为PVAD1.0~1.2倍)。结果全组63例(100%)PBPV术成功。球囊径/瓣环径:1.2±0.1。右室压力明显下降[术前(104.3±32.7)mmHg(1mmHg=0.133kPa),术后(52.0±10.5)mmHg,P<0.001],跨肺动脉瓣压力阶差明显下降[术前(99.2±23.5)mmHg,术后(27.7±12.4)mmHg,P<0.001]。平均手术时间(88.1±36.2)min,平均X线曝光时间(16.9±11.1)min。术中6例(9.5%)出现并发症,2例心包积液,2例低氧血症,1例三尖瓣腱索部分撕裂,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平均随访(19.0±12.3)个月,3例术后因残余中度或重度PS,3个月后再次行PBPV术。本组所有患儿肺动脉瓣仅轻度反流。结论PBPV术治疗婴儿和新生儿PS及PA/IVS安全、有效。
李虹李俊杰石继军李江林张旭徐衍梅李渝芬
关键词:肺动脉瓣狭窄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婴儿新生儿
小儿主动脉缩窄诊治及随访54例报告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 总结小儿主动脉缩窄 (COA)诊断和治疗中的经验教训。方法 收集 10年来 (1993年 6月至 2 0 0 3年 12月 )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确诊并接受了手术治疗的 5 4例 14岁以下COA病例 ,对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螺旋CT和选择性心血管造影结果、手术方法、随访结果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心动图漏诊或误诊 7例 ;住院期间死亡 5例 (9 2 6 % ) ,其中 4例为 1~ 6个月的婴儿 ,存活的 4 9例经 3个月到 7年的随访 ,治愈 4 5例。有 2例行左锁骨下动脉翻转术者 ,术后 1~ 2年证实再缩窄而再次手术。结论 在COA的诊断上 ,超声心动图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婴幼儿及危重患儿疑有COA而不宜进行心导管检查者可将螺旋CT检查作为首选。手术方式以端端吻合预后最好。术后主要死亡因素是合并其它心内复杂畸形及重度肺动脉高压。
李渝芬李江林庄建陈欣欣
关键词:小儿主动脉弓缩窄先天性心脏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