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伟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固定于单髁股骨试模的胫骨截骨导向器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于单髁股骨试模的胫骨截骨导向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固定器和印刻器;固定器包括固定开关和两条固定支臂,两条固定支臂两端均设置有固定脚,两条固定支臂中心交叉铰接设置,铰接处设置有固定开关;印刻器曲率为与股骨...
- 王伟郭秦李永伟
-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展肌功能的变化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评估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外展肌的变化,为术后康复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THA治疗成人单侧髋关节发育不良19例,分别在术前、术后2周、1、3、6、12个月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和Trendelenburg试验;并测定术后患侧与健侧髋关节外展最长持续时间。结果双下肢短缩差异值由术前平均29.2mm(范围15.9~45.0mm)缩小至术后平均2.5mm(范围-6.7~8.8mm),术后Harris评分、患侧与健侧髋关节外展最长持续时间数据比与术后时间呈正相关,且以1~6个月之内变化最为明显,6~12个月变化趋势变缓;术后3个月Trendelenburg试验阳性6例,术后12个月随访Trendelenburg试验阳性4例。结论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外展肌功能在THA术后1~6个月之间恢复最快,6~12个月恢复趋势变缓。
- 党晓谦刘瑞宇李永伟王坤正柏传毅
- 关键词:髋关节发育不良康复
- 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BMP-2和Runx2表达及微结构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成人患者髋臼周围骨质微结构变化及与骨质代谢相关生长因子BMP-2和Runx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表达,分析该类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假体高松动率的原因。方法以2008年3月-9月8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DDH患者作为试验组,男3例,女5例;年龄37~55岁;髋关节脱位程度按照Crowe等评价方法评定为30%~80%。以同期8例行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icatⅡ期)患者作为对照组,男3例,女5例;年龄36~55岁。取两组患者髋臼臼顶内上方松质骨,采用实时定量PCR测量骨组织BMP-2和Runx2表达;Micro-CT扫描观察其微结构,测量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total volume,BV/TV),单位体积内骨小梁分支数目(connectivity density,Conn.Dens),骨小梁数目(trabecularnumber,Tb.N),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Tb.Sp),结构模型指数(structure model index,SMI)。结果试验组BMP-2及Runx2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cro-CT扫描观察示,试验组骨小梁结构稀疏,单一骨小梁直径较粗,对照组骨小梁结构致密,单一骨小梁直径较细。试验组BV/TV、Tb.N显著低于对照组,SMI及Tb.Sp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onn.Dens及Tb.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H患者的髋臼臼顶松质骨处于低代谢状态,其微结构趋于骨质疏松化,较差的骨质状况可能是DDH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假体高松动率的原因之一。
- 刘瑞宇王坤正李永伟柏传毅王春生党晓谦
- 关键词:髋关节发育不良BMP-2RUNX2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