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欣

作品数:13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电图
  • 2篇预后
  • 2篇重型
  • 2篇重型颅脑
  • 2篇重型颅脑损伤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脑电
  • 2篇脑电图
  • 2篇脑损伤
  • 2篇昏迷
  • 1篇休息
  • 1篇医用
  • 1篇诱发电位
  • 1篇预后评估
  • 1篇症状
  • 1篇筛查分析
  • 1篇伤患者
  • 1篇伸缩式
  • 1篇神经病

机构

  • 8篇南华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永州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李欣
  • 3篇陈勇军
  • 3篇刘稀金
  • 3篇张平
  • 2篇曹琳
  • 2篇李建树
  • 1篇石奕武
  • 1篇刘贵香
  • 1篇何娜
  • 1篇何妍妍

传媒

  • 1篇材料保护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脑电图反应性分级联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评估作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脑电图反应性分级联合脑干诱发电位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评估作用。方法选取本院重症监护病房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进行视频脑电监测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根据脑电图反应性分级与患者预后进行分析,并进行预后准确率比较。结果患者脑电图反应性分级与预后密切相关,分级越高,预后越差(χ^(2)=61.575,P=0.043,P<0.05);单独应用视频脑电图对预后评价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偏低,通过视频脑电图反应性分级联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能显著提高患者预后评估的准确性(χ^(2)=6.814,P=0.039,P<0.05)。结论脑电图反应性分级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相结合,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刘稀金张海艳陈勇军张平刘贵香李欣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昏迷预后评估
康复护理器械在帕金森患者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应用——评《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被引量:1
2020年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极高,并且现阶段尚未有彻底治愈的方法。其主要的病因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在临床中的表现有运动性症状和非运动性症状,运动性症状包括震颤、肌强直、走路或运动姿态异常等;非运动症状包括神经精神症状、睡眠障碍、胃肠道症状、疼痛等,其中疼痛也分为神经病理性疼痛、骨骼肌痛、中枢疼痛等。
李欣李建树
关键词:神经精神症状神经病理性疼痛肌强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胃肠道症状
一种多功能医用床头柜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具体说是一种多功能医用床头柜,包括柜体和与该柜体配合的柜门,所述柜体上部设置有储物区,所述柜体下部设置有伸缩式陪床,柜体底部设置有数个万向轮,所述伸缩式陪床可缩入柜体内;当该伸缩式陪床拉伸出柜...
李欣李建树李昱升唐杰枚
体验式教学在神经内科专业研究生头痛临床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既可以表现为独立的临床症状,也可见于其他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是神经内科临床带教的难点之一。目前头痛的发病率很高,但由于其病因复杂且诊断涉及多学科,内容广泛,所以头痛的误诊率和漏诊率非常高。传统的教学法很难将涉及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传授给神经内科专业研究生,并使之充分理解和掌握。因此,为了提高研究生对头痛疾病的学习效率,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在关于研究生头痛疾病的临床教学中,初步尝试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张玲易涛李敏曹琳李欣张平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面部理疗仪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面部理疗仪,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前表面左上方设置有温度调节盘,且所述温度调节盘与所述控制面板相连接。该面部理疗仪,通过设置面部理疗仪,面部理疗仪分为左右两个部分,两个部分的面...
李欣唐杰枚李建树李昱升张海霞周雅琴
脑电图反应性分级联合格拉斯哥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反应性分级联合格拉斯哥评分(GCS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00例STBI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发病3 d内完成GCS评分与EEG检查。出院60 d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使用ADL评分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分析GCS评分、EEG分级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00例患者中,院内死亡29例,好转出院71例,平均GCS评分(5.06±1.19)分;出院患者平均ADL评分(61.25±7.46)分。GCS评分、EEG分级与死亡结局具有相关性(P<0.05)。GCS评分、EEG分级与ADL评分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EEG反应性分级联合GCS评分可有效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预后。
刘稀金陈勇军张海艳张平李欣
关键词:格拉斯哥评分重型颅脑损伤昏迷预后
62例热性惊厥患者的SCN3A基因突变筛查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对热性惊厥患者进行SCN3A基因突变筛查,并分析突变点的致病性。方法收集62例热性惊厥患者的病史资料和血液样本;应用PCR扩增和一代测序方法筛查SCN3A基因突变;采用生物软件分析突变点的遗传特征。结果共发现2例错义突变(c.905A>G,c.5179G>A)和1例多态性位点(c.1441C>T)。错义突变位于2例不同的患者中,分别诊断为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征和部分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征,其氨基酸位点均高度保守,在ExAC和千人基因组计划中及在100例健康对照中没有发现相应的位点改变。结论 SCN3A基因在热性惊厥患者中突变率很低(3.23%),可能不是其主要致病基因。
陈勇军刘稀金何娜石奕武曹琳李欣何妍妍易毅利
关键词:基因筛查
8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临床特点分析
2024年
目的总结8例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收集湖南地区8例成人型NII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头颅影像、基因检测、皮肤活检等方面的特点。结果8例患者中4例男性,4例女性;2例患者首发症状为头晕,2例为精神异常,2例为卒中样发作,1例为小便失禁,1例为肢体抖动;6例患者病情缓慢进展,2例患者在病情缓慢进展数年后出现病情突发进展;NOTCH2NLC基因5'-非翻译区GGC重复扩增突变、头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示大脑皮髓交界区花边征、皮肤活检见核内嗜酸性透明样包涵体有助于诊断NIID。结论NIID的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部分患者首发临床症状罕见,容易误诊、漏诊,需结合影像学、基因检测和皮肤活检来确诊;部分患者可在病情缓慢进展多年后出现突发进展,预后差。
王育铮张海萍李欣刘启仁周颖万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