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燕

作品数:11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分娩
  • 3篇产程
  • 2篇水中分娩
  • 2篇母乳
  • 2篇母乳喂养
  • 2篇护理
  • 2篇产后
  • 1篇第二产程
  • 1篇动机
  • 1篇断奶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评分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损伤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态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机构

  • 11篇郑州市中心医...
  • 1篇河南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河南职工医学...
  • 1篇河南省洛阳正...

作者

  • 11篇李晓燕
  • 2篇陈淑梅
  • 1篇伍东红
  • 1篇徐括琴
  • 1篇相元翠
  • 1篇卢泽恺
  • 1篇赵慧静
  • 1篇李凤梅
  • 1篇徐亚来
  • 1篇高金玲
  • 1篇王雅莉
  • 1篇张红芳
  • 1篇刘文枝
  • 1篇高延秋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护理学杂志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循证护理在胎膜早破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减少产后感染发生的作用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胎膜早破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减少产后感染发生的作用。方法将95例胎膜早破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47)和研究组(循证护理,n=48)。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感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1~3产程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改善胎膜早破孕妇心理状态,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感染发生率,缩短分娩产程,提高护理满意度。
靳利平李晓燕柯会
关键词:胎膜早破循证护理心理状态
二线护士在产科夜班护理工作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陈淑梅李晓燕
关键词:产科护理护土
血清GDF⁃15、ADAMTS13、SDC⁃1水平对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13(ADAMTS13)、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水平对脓毒症心肌损伤(SIMI)的早期诊断价值,以期找到能够指导早期治疗方案的新型标志物。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4月入住郑州市中心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的脓毒症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是否出现心肌损伤分为SIMI组(n=60)和非SIMI组(n=56)。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及血清GDF15、ADAMTS13和SDC⁃1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IMI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DF15、ADAMTS13和SDC⁃1表达水平对SIMI的诊断价值。结果SIMI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舒张压和收缩压、基础病史、血培养阳性率以及入住RICU时的平均动脉压(MAP)、白细胞(WBC)与非SIMI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IMI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入住RICU时间及总胆红素(Tbil)、血肌酐(SCr)、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GDF⁃15、SDC⁃1水平均高于非SIMI组,血小板(PLT)、ADAMTS13水平低于非SI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t=2.198、8.679、2.187、9.907、4.743、9.960、4.746、4.927、4.704、3.630、5.568,P均<0.05)。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CT、GDF⁃15、SDC⁃1表达水平升高是SIMI发生的危险因素,ADAMTS13表达水平升高是SIMI发生的保护因素(OR=3.126、2.579、2.201、2.694、1.553、0.560,P均<0.05)。GDF⁃15、ADAMTS13、SDC⁃1联合检测诊断SIM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0,高于GDF⁃15、ADAMTS13、SDC⁃1单独检测的0.741、0.762、0.7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090、3.061、2.895,P均<0.05)。结论GDF15和SDC⁃1在SIMI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ADAMTS13表达下调,三者可能成为诊断SIMI的有用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李双凤高延秋董睿张磊徐亚来李晓燕张瑞霞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
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结果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42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实验组阴道分娩190例,其中顺产178例,阴道助产12例;剖宫产20例;对照组阴道分娩142例,其中顺产102例,阴道助产40例;剖宫产68例。实验组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增加初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解除对分娩的恐惧心理,对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儿并发症有积极作用。
李晓燕
关键词:妊娠期健康教育分娩方式产程
职业女性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了解职业女性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职业女性母乳喂养支持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在郑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儿童预防保健门诊选取364名产后返岗的职业女性,采用自制的职业女性母乳喂养调查问卷开展调查。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分析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产后返岗职业女性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均值为11.94个月。Cox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坚持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预计母乳喂养时间、返岗后是否继续母乳喂养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职业女性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与WHO的建议还有一定差距。应进一步提高6个月纯母乳喂养水平,帮助返岗职业女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母乳喂养规划和目标,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工作场所母乳喂养支持,为持续母乳喂养创造条件。
张新慧伍东红丁娟李晓燕高金玲张红芳
关键词:职业女性纯母乳喂养影响因素
孕产妇母乳喂养自我调节动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6
2020年
目的了解孕产妇母乳喂养自我调节动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母乳喂养干预以延长母乳喂养时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在围生期保健门诊就诊的孕产妇(处于孕晚期或产后42 d)201例,应用简体中文版母乳喂养自我调节问卷进行母乳喂养自我调节动机的横断面调查。结果孕产妇母乳喂养自我调节动机得分为(18.26±3.2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孕产期、孕期是否接受过母乳喂养指导是影响孕产妇母乳喂养自我调节动机的主要因素(均P<0.01)。结论孕产妇母乳喂养自我调节动机水平处于中等,医护人员应评估母亲母乳喂养自我调节动机水平,确定对母乳喂养自我调节动机有积极影响的关键因素,并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母乳喂养动机,延长母乳喂养持续时间。
李晓燕张新慧
关键词:产妇母乳喂养动机自我调节自我决定
水中分娩与传统分娩的对比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水中分娩产妇与传统分娩产妇会阴损伤及产程时间的差异。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足月单胎、头位、初产、产前检查无明显头盆不称,胎儿发育正常采取水中分娩的产妇60例为观察组,同期一般情况类似的采取传统阴式分娩的产妇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会阴损伤情况及活跃期及第二产程的时间。结果两组会阴损伤情况,观察组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中分娩能减轻会阴损伤,缩短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使产妇顺利分娩。
李晓燕相元翠赵慧静
关键词:水中分娩活跃期第二产程分娩时间
水中分娩8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水中分娩与传统分娩方式在产程、疼痛程度、软组织损伤、新生儿出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9月在郑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水中分娩的初产妇84例作为水中分娩组,同期自然分娩的初产妇9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及新生儿体质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水中分娩组在产程时间、疼痛程度、软组织损伤方面比对照组有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中分娩组在新生儿出生情况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中分娩在缩短产程、镇痛、减轻软组织损伤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越性,是一种更加安全、舒适的自然分娩方式。
李晓燕李凤梅王雅莉
关键词:水中分娩产程产痛软组织损伤新生儿评分
宫腔镜在绝经患者取环中的应用(附24例临床分析)
2005年
刘文枝李晓燕
关键词:宫腔镜检查绝经后取环取出IUD子宫萎缩宫内节育环
胎头吸引阴道助产分娩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胎头吸引阴道助产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10例胎头吸引术均一次吸引成功,无吸引失败者;新生儿平均体重3380g,其中巨大儿31例;新生儿轻度窒息6例,均系为胎儿窘迫指征,无重度窒息发生,无头颅血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死亡患者;会阴侧切302例,切口延裂8例;会阴Ⅰ度裂伤8例,无Ⅱ、Ⅲ度会阴裂伤发生,切口均Ⅱ甲愈合;产后出血3例,均因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结论本组310例胎头吸引术均一次吸引成功,无吸引失败者,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李晓燕
关键词:胎头吸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