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密度
  • 2篇微血管
  • 2篇微血管密度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非小细胞
  • 2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肺癌
  • 2篇病理
  • 1篇动脉
  • 1篇心包
  • 1篇心包填塞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闭式
  • 1篇胸腔闭式引流

机构

  • 5篇兰州医学院第...

作者

  • 5篇李斌
  • 5篇张建华
  • 5篇曹学文
  • 2篇杨永珠
  • 2篇苟云久
  • 1篇姜君威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年份

  • 4篇2004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外伤后迟发性乳糜心包1例
2003年
张建华李斌曹学文
关键词:心包填塞外科手术
外伤后迟发性乳糜心包积液一例
2004年
张建华李斌曹学文
关键词:外伤胸腔闭式引流血气胸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超敏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法 ,检测手术切除的 9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  9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阳性表达率为 64 .6% ( 62 /96) ,主要分布于癌细胞的胞浆内 ,细胞核内无表达。VEGF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 (P =0 .0 41) ,与其他各项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统计学相关性 (P >0 .0 5 )。微血管高密度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表达率为 80 .4% ,明显高于微血管低密度组 ( 4 6.7% ) (P =0 .0 0 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表达患者生存期明显短于阴性表达患者 (P <0 .0 1)。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和病理分期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引起瘤内微血管密度增加 ,在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并有助于预测肺癌患者预后。
李斌曹学文张建华姜君威杨永珠苟云久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预后微血管密度
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微血管密度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肿瘤微血管密度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策略。方法 :采用超敏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10 1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 :10 1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平均微血管密度计数为 (2 5 9± 9 63 )个 /高倍视野 ;微血管密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高密度组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显著高于低密度组 (P <0 0 1) ,而与其它临床病理指标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微血管密度值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0 1) ;微血管高密度组患者生存期明显短于低密度组 (P <0 0 1) ;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肿瘤微血管密度和临床分期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 :肿瘤微血管密度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并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
张建华李斌曹学文杨永珠苟云久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微血管密度癌肿瘤临床病理指标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程度的评估被引量:7
2004年
李斌曹学文张建华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