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彬
作品数:
14
被引量:44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陈星荣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沈天真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黄祥龙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冯晓源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汪守中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6篇
动脉瘤
4篇
动脉
4篇
成像
4篇
磁共振
3篇
血流
3篇
血流动力学
3篇
造影
3篇
囊状
2篇
动脉瘤模型
2篇
动脉栓塞
2篇
血管
2篇
血管造影
2篇
肿瘤
2篇
囊状动脉瘤
2篇
NMR
2篇
钆
2篇
DSA
2篇
MRA
2篇
彩色多普勒
2篇
磁共振成像
机构
9篇
上海医科大学...
8篇
上海市第一人...
2篇
上海医科大学
1篇
复旦大学
作者
14篇
李文彬
9篇
沈天真
9篇
陈星荣
5篇
黄祥龙
4篇
冯晓源
3篇
汪守中
2篇
李建伟
2篇
袁伟
2篇
陈爽
2篇
张福麟
1篇
张悦萍
1篇
张福麟
1篇
诸慧铭
1篇
华秀云
1篇
王为珍
1篇
袁伟
1篇
周根泉
1篇
蒋胜洪
1篇
华秀蓉
1篇
孔今城
传媒
3篇
中国医学计算...
2篇
中华放射学杂...
2篇
临床放射学杂...
2篇
中国医学影像...
2篇
临床医学影像...
2篇
生物医学工程...
1篇
临床与实验病...
年份
1篇
2001
1篇
2000
1篇
1999
2篇
1998
3篇
1997
4篇
1995
1篇
1994
1篇
1993
共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三种TOF法MRA诊断实验性动脉瘤的对比分析
1997年
目的:比较分析三种TOF法MRA的图像质量,以及不同成像技术对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用静脉囊镶嵌法将18只犬制成三种类型(单侧型、分叉型、末梢型)颈总动脉囊状动脉瘤模型,术后2周分别进行IADSA、2DTOF、单层块3DTOF、薄块多层重叠技术(MOTSA)MRA检查。结果:以IADSA图像为标准,2DTOF、单层块3DTOF、MOTSAMRA都能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形态、类型、大小、瘤颈、瘤体伸展方向。其中以MOTSAMRA图像最具评价能力,显示动脉瘤的形态、类型、瘤颈优于2DTOF、单层块3DTOF,不足之处图像有层块梯阶样伪影。三种TOF成像技术对动脉瘤内缓慢血流、湍流、血栓、大动脉瘤有不同程度的信号丢失。结论:三种TOF法成像技术中,MOTSA技术最有利于作为临床3DTOF法MRA检查颅内动脉瘤的常规成像技术。
李文彬
沈天真
冯晓源
冯晓源
陈星荣
关键词:
动脉瘤
磁共振血管造影
TOF
MOTSA MRA成像参数影响图像质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比较分析MRAMOTSA成像参数的变化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用静脉囊镶嵌法将18条犬制成三种类型(单侧型、分叉型、末梢型)颈总动脉囊状动脉瘤模型,术后2周分别进行IADSA,薄块多层重叠技术(multipleoverlappingthinslabacquisition;MOTSA)MRA检查,测定不同的MOTSA成像参数(包括回波时间,翻转角,视野,矩阵,层面厚度,层面定位)经MRA检查后图像上血管信号强度比值(SIR)。结果:随着翻转角、视野、矩阵、层面定位角度的增大,SIR值增大。随着回波时间、层面厚度增加,SIR值减小。结论:MOTSA成像参数直接影响血管与静止组织信号对比度,影响图像质量。
李文彬
沈天真
冯晓源
冯晓源
陈星荣
关键词:
图像质量
NMR
成像
囊状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的DSA、彩色多普勒与病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98年
目的探讨囊状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与动脉瘤生长、血栓形成或破裂之间可能的相互关系。方法用“静脉囊镶嵌法”将18只犬制成三种类型(单侧型、分叉型和末梢型)颈总动脉囊状动脉瘤模型。术后2、4周分别进行DSA、彩色多普勒检查,然后将犬处死进行病理观察。结果DSA、彩色多普勒能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形态、类型,瘤体内血液循环状态。DSA、彩色多普勒显示动脉瘤的远侧缘、顶部、近侧缘为层流,瘤腔为湍流。三种类型动脉瘤模型既有相同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又有各自的特点。第4周时动脉瘤颈部、顶部、瘤内有血栓形成。结论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直接影响动脉瘤的生长、血栓形成、破裂。
李文彬
沈天真
陈星荣
黄祥龙
冯晓源
汪守中
袁伟
李建伟
华秀云
张福麟
关键词:
动脉瘤
血液动力学
DSA
彩色多普勒
脑肿瘤磁化传递成像和钆剂增强协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995年
目的:研究钆剂(磁显葡胺)和磁化传递(MT)成像对脑肿瘤增强效果的协同作用。材料和方法:对60例脑肿瘤行SET1W和PDW,T2WMRI检查后,继以行钆剂增强后SET1W和MTISET1WMRI。然后测定各种脑肿瘤钆剂和MTI合用的增强效价。结果:MTI能降低脑实质(背景)信号强度,而对肿瘤病灶的信号强度无甚影响,所以钆剂和MTI合用的增强效果为不用MTI者的2.24~8倍。能使脑肿瘤病灶增强范围和突出程度有所增加,并显示更多的病灶。MTI和半量(0.05mmol/kg)钆剂合用其增强效果相当于双倍剂量钆剂者。结论:MTI和钆剂增强对脑肿瘤具有协同增强效果,故可用作脑肿瘤增强MRI检查的常规方法。
陈星荣
沈天真
李文彬
陈爽
蒋胜洪
关键词:
脑肿瘤
磁化传递成像
磁显葡胺
磁共振成像
脑转移瘤钆造影增强与磁化传递成像双对比研究
1995年
本文搜集经组织学证实的15例颅内转移瘤病例,采用Gd-DTPA增强和增强后磁化传递对比技术(magnetizationtransfercontrast,MTC)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探讨了MTC在检测脑转移瘤中的价值,发现:(1)MTC在低磁场强度下对Gd-DTPA增强有协同作用;(2)两者结合可进一步发现和明确常规SE序列成像上没有或可疑的病灶,从而可提高检出率,防止漏检。
陈爽
李文彬
沈天真
陈星荣
关键词:
磁化传递
脑转移瘤
NMR
成像
右髂内静脉平滑肌瘤蔓延至右心房并肺动脉栓塞一例
被引量:5
2000年
李文彬
汪守中
孔今城
关键词:
静脉内平滑肌瘤
肺动脉栓塞
CT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皮层下脑梗塞的评价
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诊断急性皮层下脑梗塞的准确性以及对急性与非急性皮层下脑梗塞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 32例临床诊断为急性皮层下脑梗塞的患者和 2 0例对照者在不同时间内进行常规MRI检查和弥散加权MRI检查 ,并用盲法进行对照观察。对所有病例的病变部位均按神经解剖进行准确定位并与患者的症状、体征相联系。结果 DWI诊断急性皮层下脑梗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 97%、95 %和 96 %。 32例中有 3例常规MRI检查未发现急性梗塞灶。另 2 0例常规MRI检查均显示为多发梗塞 ,而DWI只显示单个急性病灶 ,且患者的症状、体征与DWI上显示的病灶相符。结论 DWI对诊断急性皮层下脑梗塞有很高的准确性 ,能发现常规T2 WI不能发现的早期脑梗塞 ,并能鉴别急性与非急性梗塞。
周根泉
张悦萍
王为珍
李文彬
汪守中
李建奇
胡运胜
诸慧铭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彩色多普勒检测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995年
目的:探讨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及其与动脉瘤发展之间可能的相互关系。材料和方法:用静脉囊镶嵌法将18条犬制成三种类型(单侧型、分叉型、末梢型)颈总动脉瘤模型,术后2周、4周分别用彩色多普勒(ATLUltramark9型)检测载瘤动脉、动脉瘤的血流方向、状态,及其血流参数(MaxV、MinV、TAV、PI、RI值),进行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彩色多普勒可发现动脉瘤颈部的MaxV、MinV、TAV值低于载瘤动脉主干,但RI、PI值较之增高;动脉瘤的远侧缘、底部、近侧缘呈红色的层流,瘤中央呈红、兰相镶的湍流;动脉瘤颈部、远侧缘、底部、近侧缘的MaxV、MinV、TAV值4周低于2周,RI值却增高,并二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测实验性动脉瘤有利于了解动脉瘤发展、血栓形成或破裂的血流动力学。
华秀蓉
李文彬
沈天真
陈星荣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血栓形成
瘤体破裂
犬囊状动脉瘤模型的制作
被引量:3
1995年
本文报道用“静脉囊镶嵌技术·制成犬的囊状动脉瘤模型。18个模型(6个单侧型,6个分叉型,6个末梢型)造型后2周经IA DSA检查。本模型在分型、血流动力学改变方面与人类囊状脑动脉瘤类似。不同类型的动脉瘤模型既有相同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又有各自的特点,这与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角度有关。我们认为该模型可应用于研究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与血管内栓塞治疗。
李文彬
沈天真
黄祥龙
陈星荣
袁伟
李建伟
关键词:
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动物模型
犬囊状动脉瘤模型的DSA和病理研究
被引量:2
1997年
目的:探讨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及其与动脉瘤发展之间可能的相互关系。方法:用静脉囊镶嵌法将18条犬制成3种类型(单侧型、分叉型、末梢型)颈总动脉囊状动脉瘤模型,术后2周、4周分别进行IADSA检查,然后将犬处死,进行病理研究。结果:IADSA不仅可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大小、类型、瘤颈和瘤体伸展方向,而且可见瘤体内血液循环状况。不同类型的动脉瘤模型既有相同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又有各自的特点,这与动脉瘤与载瘤动脉之间不同形态有关。4周时动脉瘤颈部和顶部有血栓形成。结论: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是动脉瘤生长、血栓形成或破裂的重要因素。
李文彬
袁伟
李建伟
李建伟
张福麟
张福麟
关键词:
DSA
动脉瘤
囊状动脉瘤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2页
<
1
2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