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刚
-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麻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纳洛酮、氟马西尼及两药合用对羟丁酸钠麻醉小鼠的催醒作用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通过观察氟马西尼、纳洛酮及二者合用对羟丁酸钠麻醉小鼠的催醒作用,研究羟丁酸钠催眠机制与阿片受体,苯二氮卓艹类受体的关系。方法昆明种小鼠40只分成4组(每组n=10),腹腔注射2.5 g.kg-1羟丁酸钠,待翻正反射消失后1 min,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10 g-1、纳洛酮2 mg.kg-1、氟马西尼1 mg.kg-1、纳洛酮2 mg.kg-1+氟马西尼1 mg.kg-1,观察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的持续时间,即睡眠时间(sleepingtime,ST)。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纳洛酮和氟马西尼单用组小鼠的睡眠时间有缩短的趋势,但各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药合用组与单独用药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羟丁酸钠催眠机制可能与阿片受体、苯二氮卓艹受体关系不大。
- 张纯洁郁娜张敏杨赛帅李志刚沈明明孟晶
- 关键词:羟丁酸钠纳洛酮氟马西尼催醒作用
- As_2O_3引起LoVo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及意义
- 2003年
- 目的 观察LoVo细胞株经As2 O3 作用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改变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亚二倍体细胞峰并检测LoVo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应用光镜、电镜观察As2 O3 对LoVo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凋亡细胞形态和线粒体形态。结果 ①As2 O3 引起细胞内Ca2 +浓度升高 (P <0 .0 1) ,呈剂量依赖关系 (P<0 .0 1或 0 .0 5 ) ,在 2 .0 μmol/L组Ca2 +浓度最高 ;②在各时间段 ,对照组的Ca2 +浓度无变化 (P >0 .0 5 ) ,而经As2 O3 作用后Ca2 +浓度出现变化 (P <0 .0 1或 0 .0 5 ) ,在 2 0min时Ca2 +浓度均已增高 ,10h时增高最明显 ,至 2 4h ,0 .5 μmol/LCa2 +浓度回复到 2 0min时的水平 ,1.0和 2 .0 μmol/L组则低于 2 0min时的浓度 ;③As2 O3 抑制LoVo细胞生长 ;④LoVo细胞经As2 O3 作用后在光镜、电镜下出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 ,并见线粒体肿大、嵴破坏或消失。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高浓度组凋亡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和低浓度组 (P <0 .0 1或 0 .0 5 )。结论 As2 O3 作用于LoVo细胞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 ,可能通过引起线粒体功能的改变而诱导细胞凋亡。
- 柳红黄建李志刚
- 关键词:AS2O3LOVO细胞钙离子流式细胞仪细胞形态学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染色体8p22、11p15、17p13区杂合性缺失的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 8p2 2、11p15、17p13三个染色体区的杂合性缺失 (LOH)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方法 :从石蜡包埋的存档标本中选取 34例肿瘤组织和其对应的自身正常对照组织 ,用PCR方法扩增位于此三个染色体区域的三个微卫星位点D8S136、D11S988、TP5 3,扩增产物用 6 %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 ,银染显色后进行LOH的判定。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ER、PR、P5 3和c erBb 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34例乳腺癌中有 12例 (35 .2 9% )D8S136位点发生LOH ,D11S988和TP5 3两个位点分别发现 5例 (14 .71% )LOH。D11S988和TP5 3两个位点的LOH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而D8S136发生LOH的肿瘤平均直径明显高于LOH阴性的肿瘤 (P =0 .0 0 4 9)。 结论 :染色体 8p2 2区域有较高的LOH发生率 ,位于此区域的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可能与乳腺癌的迅速生长有关。
- 李志刚周晓军孔庆兖易龙孟奎
- 关键词:乳腺癌杂合性缺失染色体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微卫星不稳定性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微卫星不稳定 (MSI)性及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方法 选取 10个微卫星位点 ,从石蜡包埋的存档标本中选取 34例肿瘤组织和其对应的自身正常对照组织 ,提取DNA后用PCR扩增 ,6 %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 ,银染显色后进行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用免疫组化S P法观察 p5 3、c erbB 2、PR、ER在乳腺癌中表达情况。 结果 在 3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有 9例 (2 6 4 7% )至少 1个位点出现MSI。MSI和病人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p5 3、c erbB 2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ER和PR阴性的病例出现MSI的比例远远高于ER和PR阳性病例。 结论 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MSI,并可能和ER。
- 李志刚周晓军孔庆兖易龙孟奎
-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微卫星不稳定性乳腺肿瘤
- 骨肿瘤的遗传基因学改变被引量:4
- 2003年
- 在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牵涉到许多遗传基因学的改变。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对这些遗传基因学改变进行敏感而特异的检测 ,有助于对骨肿瘤进行分子诊断。
- 李志刚
- 关键词:骨肿瘤分子标志预后
- 香烟及矽尘对肺泡巨噬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的立体定量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观察香烟、矽尘单独或共同作用对肺泡巨噬细胞 (Am)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各细胞器超微结构的改变 ,并用立体定量学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香烟作用后线粒体、溶酶体、粗面及滑面内质网体密度均增高 ,溶酶体体数密度、粗面和滑面内质网面密度也增高 ,而线粒体体数密度增高不明显。当香烟 -矽尘共同作用后 ,溶酶体体密度和体数密度无明显增高。结论 香烟、矽尘单独或共同作用后均可引起肺泡巨噬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 ,香烟引起巨噬细胞溶酶体体积增大和数目增加较香烟 -矽尘共同作用明显。
- 李志刚柳红
- 关键词:矽尘肺泡巨噬细胞超微结构
- 甲状腺滤泡细胞源性肿瘤及病变中钠碘转运体m RNA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m RNA的表达被引量:9
- 2003年
- 陈云朱明华周晓军林静于观贞李志刚祝峙李芳梅倪灿荣
- 关键词:病变钠碘转运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 腹泻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理观察
- 2008年
- 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性腹泻是新发现的产志贺样毒素(SLT)大肠埃希菌O157:H7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已在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引起暴发流行,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1999年江苏省徐州市丰县、铜山县和安徽省萧县发生国内首次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性腹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暴发流行,部分患者最终因多器官损伤而死亡。我们对临床上具有典型表现的3例死者行尸体解剖,现将主要病理改变报道如下。
- 崔涛孔庆兖柳红吴永平周士东李志刚
- 关键词:急性肾功能衰竭大肠埃希菌O157:H7病理观察产志贺样毒素公共卫生问题传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