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心峰

作品数:112 被引量:25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8篇艺术
  • 20篇文化科学
  • 13篇哲学宗教
  • 12篇文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4篇艺术
  • 51篇艺术学
  • 28篇学科
  • 22篇艺术学理论
  • 16篇文化
  • 14篇艺术理论
  • 13篇艺术史
  • 11篇中国艺术
  • 11篇美学
  • 8篇学科建设
  • 8篇艺术批评
  • 8篇文艺
  • 7篇中国艺术学
  • 6篇学术
  • 6篇一级学科
  • 6篇艺术世界
  • 6篇传统文化
  • 5篇学位
  • 5篇非物质文化
  • 5篇非物质文化遗...

机构

  • 109篇中国艺术研究...
  • 18篇深圳大学
  • 4篇东南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外国语大...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上海大学
  • 2篇上海戏剧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惠州学院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四川音乐学院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10篇李心峰
  • 6篇孙晓霞
  • 5篇秦佩
  • 4篇秦佩
  • 2篇李新
  • 2篇周星
  • 2篇凌继尧
  • 2篇张新科
  • 1篇倪胜
  • 1篇孙伟科
  • 1篇蓝凡
  • 1篇李新
  • 1篇黄会林
  • 1篇张炯
  • 1篇丁涛
  • 1篇曾军
  • 1篇王媛
  • 1篇甘锋
  • 1篇谭霈生
  • 1篇陈旭光

传媒

  • 13篇艺术百家
  • 9篇民族艺术研究
  • 7篇民族艺术
  • 6篇文艺研究
  • 6篇艺术评论
  • 5篇马克思主义美...
  • 5篇艺术学研究
  • 4篇文艺理论与批...
  • 4篇贵州大学学报...
  • 3篇云南艺术学院...
  • 3篇艺术学研究(...
  • 2篇安徽大学学报...
  • 2篇美术大观
  • 2篇艺术教育
  • 2篇文化艺术研究
  • 2篇艺术学界
  • 2篇艺术管理(中...
  • 1篇红楼梦学刊
  • 1篇南方文坛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时代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1
2023年
新时代以来,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紧随时代步伐,着重阐释了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诸如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及艺术学“中国学派”,“中国梦”“新时代”与中国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文艺工作座谈会引领中国文化艺术发展新气象,改革开放40周年与中国艺术学科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70年与中国艺术学的发展道路、历史经验,“新文科”背景下的艺术学科建设等。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作为艺术学理论三大核心学科,向纵深处发展,艺术跨学科研究也取得显著进展,丰富了艺术学研究的视野和方法。艺术学理论的科研项目以及以丛书、文库等形式推出的学术成果十分亮眼。人才培养、期刊及其他平台建设成果不凡。展望未来,艺术学理论将积极应对学科转型带来的变革与挑战,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时代艺术学理论研究发展报告”课题组张新科李心峰李心峰李新孙晓霞
关键词:艺术学理论艺术学科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
艺术·美·技术——竹内敏雄“技术时代”的艺术思索被引量:2
2010年
近代艺术哲学的主要症结在于,它们大多是按照美学的观点,在美的原理之下进行研究。因此,近代的艺术理论、艺术哲学与美学基本上合而为一。针对这个问题,日本著名美学家竹内敏雄认为,现代社会最本质的特征,可概括为"技术时代",艺术与技术的接近是这一技术时代的突出特征。从技术时代所提出的美学与艺术问题入手,他强烈主张要对近代以来的传统美学进行变革,建构真正适应于现代社会的现代的美学与艺术理论。在他看来,艺术理论不仅要建筑于美学基础之上,还必须为其确立另一个哲学基础即"技术哲学"的基础。这是因为,艺术具有美与技术双重的性格。艺术在本质上,乃是一种生产美的价值的技术。
李心峰
关键词:艺术
吸收外来资源 以资今日之鉴--孙晓霞《西方艺术学科史:从古希腊至18世纪》书序
2021年
孙晓霞的《西方艺术学科史:从古希腊至18世纪》是一部以西方古希腊到18世纪艺术学科的演进和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史、学科史的专著,努力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探寻西方古代艺术在知识史层面一以贯之的内在本质和阶段性表征。该成果的完成,弥补了国内有关西方早期艺术概念、艺术体系、艺术学科之历史研究方面的薄弱与欠缺,尤其是作者以充盈丰富的文献史料的阅读与运用为基础,以西方艺术体系之演进作为考察中心与主线,着重运用"概念史""知识史"的研究方法,在艺术与技艺、艺术与科学等的发生学的、历史的真实联系中,在跨学科的宽广视域下,完成了这部西方艺术学科史研究的专著。其在论题选择、主要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多有创获与开掘,是一部难得的、优秀的西方艺术学科史研究成果。它既是一部对既往学科史展开研究的历史著作,但也可以说是一部"当代史"。因为它具有一种相当明晰深邃的当下问题意识,能够直面学界有关中国艺术学尤其是艺术学理论(即一般艺术学)学科之学理与历史依据的质疑,坚持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之立场,深入、系统开掘、梳理西方艺术学科之历史,为中国艺术学的当下构建与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思想、学术资源以及突破某些学科规约的理论启迪。
李心峰
关键词:艺术史艺术体系
专家笔谈
2013年
谭霈生(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在中国,艺术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只有不到二十年的历史。针对这一学科研究的对象、范畴与方法等等问题,尚有不同的主张;谈到学科的建设问题,自然也是见仁见智。在我看来,把它的研究对象定位在涵盖各门类艺术的艺术世界、艺术现象上,该学科的建设至少涉及两个方面:其一是厘清它与美学、哲学的关系,进一步在研究外部关系的基础上,深化诸多交叉学科的研讨。
谭霈生黄会林丁涛陈池瑜周星蓝凡李心峰梁玖凌继尧刘道广
关键词:艺术管理艺术现象艺术学学科艺术学
当前专家学者关于中华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探讨被引量:15
2012年
近年来,学术界及社会上围绕传统节日的讨论,常常聚焦到一个重要问题上来,即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问题,也就是在今天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元以及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大语境下,我们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吸引更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传统节日,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节日文化。为深入思考、积极探索这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2011年初,"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课题组邀请在京的部分节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中国文化报》社联合召开"探讨节日符号仪式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专题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上,与会专家畅所欲言,着重讨论了为什么要深入研究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问题、应如何理解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传承和建设节日符号与仪式,以及节日符号一与多关系问题、如何理解传统节日的仪式及其重要价值、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变与不变也就是传承与发展关系问题、如何看待所谓"洋节",尤其是有关春节的符号与仪式的问题,等等,它们大都是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问题上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专家们积极而深入的思考,思想观点的交锋、对话与交流,碰撞出不少充满睿智的思想火花,取得切实、丰硕成果,产生积极、热烈反响,有力推动了社会及学界对此问题的进一步关注与研究。
李心峰
关键词:文化建设仪式文化符号
《中国的传统节日》后记
2010年
陈飞龙李心峰
关键词:传统节日中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记优秀传统文化民族
改革开放与艺术学的四个十年被引量:4
2019年
在纪念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对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成立70年、五四运动100年以来中国的美学、艺术学、文艺学所走过的历史道路、所取得的历史经验进行"回顾"与"总结",仍将成为2019年美学、艺术学、文艺学的一大重要主题。在改革开放的四个十年中,艺术学的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艺术学"单列学科"的形成;艺术学的学科自觉;"元艺术学"研究;"2. 0版艺术学一级学科体系"的形成;《中华艺术通史》的完成;《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全部完成、出版;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等。置身改革开放伟大的时代,艺术学在真正意义上赢得了独立的学科地位,成为我国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改变了我国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结构与构成,甚至改变了我国整个科学体系的结构与版图。
李心峰
关键词:艺术学学科自觉
未来会如何?——艺术学理论学科展望被引量:3
2020年
今年是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的第十年。艺术学升门,使得中国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体系构成为之改变、整个科学版图为之改观。艺术学理论学科在未来发展中,应坚持其作为"一般艺术学"之初心与实质,充分发挥该学科的独特作用,并在与其他几个"特殊艺术学"的互动中相互推动、相互促进;应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放眼国际。最后从学科体制优势的凸显,传统资源梳理与阐释的加强和"吸收外来"的深化等方面对未来予以展望。
李心峰
关键词:艺术学理论
中国艺术学理论范式的倡导与构建
2024年
对话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员,李心峰教授一直从事艺术理论和艺术遗产保护研究等工作,现为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教授,继续拓展艺术学等领域研究。李心峰教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以从事艺术理论研究而闻名,他曾担任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的成员,积极参与中国艺术学理论建设,并且颇有原创性见解。本期“问学”,将围绕相关问题与之交流对谈,以期获取对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更深入的认识。
周星李心峰
关键词:艺术理论研究艺术学理论文化产业艺术遗产中国艺术学
构建中国艺术学的“三大体系”——李心峰教授访谈被引量:4
2020年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时代命题后,在艺术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文艺研究》等学术刊物先后刊发了多篇文章对艺术学科的"三大体系"问题进行探索,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本刊特约李心峰教授进行专访,继续深入探讨艺术学的"三大体系"建设命题。
李心峰李心峰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