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英
- 作品数:25 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ynergy双波长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局部封闭治疗病理性瘢痕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Cynergy双波长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局部封闭治疗病理性瘢痕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7月笔者科室治疗的100例病理性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局部封闭治疗联合Cynergy双波长脉冲染料激光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封闭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月。比较两组治疗4个月后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瘢痕改善情况、瘢痕症状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个月后两组瘢痕色泽、血管分布、厚度、柔软度和温哥华瘢痕量表(VSS)总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瘙痒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0%,与对照组(1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ynergy双波长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可有效改善病理性瘢痕患者瘢痕状态和症状,疗效较好,同时安全性高。
- 卢会秀曹海育李建英孙静
- 关键词:病理性瘢痕局部封闭治疗
- cynergy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局部封闭治疗病理性瘢痕疗效观察
- 卢会秀曹海育李建英孙静
- 该项目应用cynergy双波长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得宝松)、5-氟尿嘧啶局部封闭治疗病理性瘢痕,为患者寻找一种更经济、安全、有效、痛苦小的治疗方法。该项目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将2019.1~2020.3...
- 关键词:
- 关键词:瘢痕脉冲染料激光局部封闭治疗
-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对抑瘤素M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观察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1)对抑瘤素M(oncostatin M,OSM)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体外培养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C),应用脂质体2000分别转染pCR3.1/SOCS-1表达质粒和pCR3.1空质粒载体,G418筛选阳性克隆,应用OSM(10ng/mL)进行刺激。培养48h后收集细胞及上清液,分别采用Western蛋白印迹检测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18,CK18)、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SOCS-1和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phospho-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p-STAT1)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细胞上清液中Ⅰ型胶原(collagen I,Col I)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分泌;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K18、α-SMA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OSM组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及p-STAT1蛋白的合成增加,α-SMA mRNA表达增加,细胞培养上清液Col I和FN的含量增加,而CK18蛋白及mRNA的表达减少。SOCS-1过表达能抑制OSM刺激引起的α-SMA和p-STAT1的表达,减少Col I和FN的分泌,下调α-SMA mRNA的表达,同时能够逆转OSM刺激引起的CK18蛋白及mRNA的表达。由此可见,SOCS-1过表达能抑制OSM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此过程可能与STAT1的磷酸化受抑有关。
- 刘青娟邢玲玲李建英刘淑霞王辉段惠军
- 关键词:抑瘤素M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 Cynergy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倍他米松、5-氟尿嘧啶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的效果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观察Cynergy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倍他米松、5-氟尿嘧啶(5-Fu)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20例瘢痕疙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40例。对照组A采用Cynergy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对照组B采用倍他米松、5-Fu局部封闭治疗;试验组采用Cynergy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联合倍他米松、5-Fu局部封闭治疗。三组均每4周治疗1次,共4次。比较治疗前后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评分和瘢痕面积变化,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三组色泽、血管分布、厚度、柔软度、瘙痒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A、B,治疗后三组瘢痕面积均较治疗前缩小,且试验组小于对照组A、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A、试验组与对照组B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A和对照组B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A、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ynergy脉冲染料激光与倍他米松、5-Fu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均可减轻症状,缩小瘢痕面积,且二者联合作用更佳,效果更理想,安全可靠,还可降低复发率。
- 卢会秀曹海育李建英孙静梁云川
- 关键词:倍他米松5-氟尿嘧啶瘢痕疙瘩
- 咪喹莫特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增生性瘢痕的免疫应答与预后被引量:10
- 2023年
- 背景:增生性瘢痕因成纤维细胞增殖、生长失控、胶原过度沉积导致真皮纤维化,光动力疗法和咪喹莫特均可以抑制纤维增生,同时咪喹莫特还可以通过激活免疫应答系统增加细胞凋亡,降低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目的:观察咪喹莫特联合光动力疗法对增生性瘢痕免疫应答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石家庄市人民医院于2017年1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增生性瘢痕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光动力疗法(隔10 d治疗一次,连续4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外用咪喹莫特乳膏(1次/d,连续3个月)。治疗结束后第2天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对瘢痕的变化进行评价;评估两组的患者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结束后第2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IgA、IgG和IgM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治疗前,两组患者瘢痕的柔软度、厚度、血管分布和色泽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瘢痕的柔软度、厚度、血管分布和色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上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②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P<0.05);③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中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上述参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④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IgA、IgG和IgM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中IgA、IgG和Ig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研究组患者血清�
- 卢会秀曹海育娄丹李建英刘宏远孙静
- 关键词:咪喹莫特光动力疗法增生性瘢痕炎性反应免疫应答
- 喜炎平治愈婴儿带状疱疹1例
- 2003年
- 张淑辉李建英李玉平四荣联
- 关键词:婴儿带状疱疹喜炎平中药制剂病毒唑
- 高糖对小鼠足细胞表型转化的诱导作用及机制探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高糖对小鼠足细胞表型转化的诱导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传代培养后的小鼠足细胞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常规培养,B组加入终浓度为30 mmol/L的葡萄糖、C组加入终浓度为30 mmol/L的葡萄糖及10μmol/L的蛋白质酪氨酸激酶(JAK2)特异性阻断剂α-氰-(3,4-二羟基)-N-苄基肉桂酰胺(AG490)进行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足细胞中自身标志物人肾病蛋白(Nephrin)、间充质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磷酸化蛋白质酪氨酸激酶(p-JAK2)蛋白,采用RT-PCR检测足细胞中的Nephrin、α-SMA mRNA。结果 A组足细胞中Nephrin、α-SMA、p-JAK2蛋白积分光密度值分别为0.96±0.01、0.21±0.02、0.39±0.01,B组分别为0.58±0.01、0.66±0.07、0.71±0.02,C组分别为0.87±0.04、0.35±0.02、0.41±0.04;A组足细胞中Nephrin、α-SMA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1.53±0.04、0.57±0.01,B组分别为0.82±0.09、0.89±0.03,C组分别为1.30±0.04、0.78±0.03。B组与A组比较,P均<0.05;C组与B组比较,P均<0.05。结论高糖可通过激活JAK/STAT信号途径诱导足细胞发生表型转化。
- 刘青娟张玉军李建英付晓辉姚芳吴海江邢玲玲
- 关键词:高糖状态足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 奥洛他定联合金蝉止痒颗粒治疗对湿疹患者皮肤损伤、皮肤屏障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究金蝉止痒颗粒辅助治疗对湿疹患者皮肤损伤、皮肤屏障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治疗的120例慢性湿疹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其中对照组口服奥洛他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治疗基础之上加服金蝉止痒颗粒。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湿疹皮肤损伤严重程度评分皮肤屏障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瘙痒评分、皮损面积评分及EASI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EWL指标显著降低,而WCSC和SC指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IL-2水平明显升高,而IL-4、TNF-α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治疗组为3.3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洛他定联合金蝉止痒颗粒治疗湿疹能够减少皮肤损伤,修复湿疹患者皮肤屏障损伤,调节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改善湿疹患者临床症状。
- 王冰心曹海育李建英孙静杨培
- 关键词:湿疹皮肤损伤皮肤屏障功能炎症因子
- 阿维A联合α-1b干扰素注射液治疗顽固多发性扁平疣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研究阿维A联合α-1b干扰素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多发性扁平疣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15例临床确诊的符合入组条件的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一组(n=40)、治疗二组(n=40)、对照组(n=35)。治疗一组使用阿维A胶囊联合α-1b干扰素注射液,治疗二组使用α-1b干扰素注射液,同时2组均加用0.1%维A酸霜外用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0.1%维A酸霜外用治疗。3组观察周期均为4周,每2周观察疗效并详细记录皮损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于第4周末疗效评估,并于治疗前和观察结束后进行肝、肾功能和血脂检测,并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结束时3组痊愈率治疗一、二组痊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组痊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治疗二组,复发率低于治疗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阿维A胶囊联合α-1b干扰素注射液协同治疗顽固多发的扁平疣效果确切。
- 梁云川卢会秀李建英
- 关键词:阿维A扁平疣
- 联合应用咪唑斯汀治疗老年性瘙痒症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皿治林)与血府逐淤胶囊联合应用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服用中药血府逐淤胶囊4粒/次,tid,治疗组加用咪唑斯汀(皿治林)10mg,qd;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60%),显效11例(31.4%),无效3例(8.4%),总显效率91.4%,平均显效时间4.2d;对照组痊愈10例(33.3%),显效12例(40%),无效8例(26.7%),总显效率73.3%,平均显效时间8.0d。两组间总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显效时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联合应用咪唑斯汀和血府逐淤胶囊治疗老年性瘙痒症,疗效确切。
- 曹海育李建英
- 关键词:瘙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