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华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地缘
  • 1篇地缘政治
  • 1篇多极化
  • 1篇义理
  • 1篇战略文化
  • 1篇贫困
  • 1篇主义
  • 1篇自由主义
  • 1篇西部大
  • 1篇西部大开
  • 1篇西部大开发
  • 1篇现实主义
  • 1篇现实主义理论
  • 1篇遏制
  • 1篇负责任大国
  • 1篇安全观
  • 1篇霸权
  • 1篇大开发

机构

  • 6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6篇李小华

传媒

  • 2篇世界经济与政...
  • 2篇太平洋学报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接触的限度:美国战略思想的贫困与对华政策两难被引量:2
2002年
本文深入解析了当前美国的对华政策———接触政策的理论意义与逻辑关系 ,仔细辨识了接触政策的政策目标、手段及弥补措施之间的关联 ,并与“遏制”、“绥靖”、“和平演变”、“现实主义接触”等相关术语做了精细的比较。认为接触政策作为一项理论 ,逻辑上尚不周延 ,作为一种政策 ,目的与手段之间存有矛盾。美国对华政策的摇摆 ,是其战略指导思想矛盾的产物。从根本上讲 ,现政府所提出的“现实主义接触” ,并没有摆脱接触政策所固有的矛盾。因而 ,在可预见的将来 ,美国对华政策特征依然是 :理论的贫困 ,实践的两难。
李小华
关键词:贫困遏制
西部大开发的地缘政治意义被引量:1
2002年
我国广阔的西部地区及其所临的中亚、西亚地区,无论在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中、还是在历史和当前中国的地缘安全利益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也一直是世界上强权国家争夺的对象。因而,如何保障西部地区的安全与发展,就成了中国党和国家战略考虑中的重要因素。应对之策无非两点,即对内求自强,对外求稳定。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将成为推进我国地缘经济的合理分布,确保我国西部边境安全,促进亚洲乃至世界和平的战略举措。
李小华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地缘政治
进攻现实主义与防御现实主义的争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2
2001年
进攻现实主义与防御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理论的两个相互对立的流派。近年来 ,因被相互参照用来解释强国崛起与对外扩展政治利益的关系而备受理论界瞩目。进攻现实主义认为 ,决定一国是否或多大程度上对外扩展的动力源于该国在国际体系权力格局中相对地位的升降 ,进攻型战略是确保国家目标实现的最好方式 ;而防御现实主义则认为 ,一国对外扩展是对其所受威胁的理性反应 ,防御型战略能更好地为国家的生存和安全利益服务。本文在对二者进行理论评判与经验检视的基础上 ,就中国崛起过程中的战略选择提出了四点启示。
李小华
关键词:现实主义理论
观念与国家安全:中国安全观的变化(1982—2002)
1982年左右,是一个新的起点,自此至后,中国安全观逐步发生着新的变化。中国对战争与和平、多边外交、结盟、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的关系、军备控制与裁军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看法都发生了变化。与此相适应,中国对安全主体、安全威胁来...
李小华
关键词:战略文化负责任大国
文献传递
修正结构主义与南北关系——兼评《结构冲突:第三世界对抗全球自由主义》被引量:2
2001年
《结构冲突 :第三世界对抗全球自由主义》一书 ,将国际制度理论 ,国际政治经济学与结构主义分析法结合起来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修正结构主义 ,并运用该分析框架全面解剖了南北对立产生的根源、第三世界国家的追求目标及南北关系的发展前景 ,已成为南北关系研究方面最具权威性的经典之一。本文对该书的学术定位、理论假定、基本概念与命题的有效性做了系统的评判。
李小华
多极化、全球化、霸权之后?——变革中的国际体系及其后被引量:4
2002年
当前国际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表现出了一个朝什么方向发展的趋势,多极化、全球化、还是美国霸权衰落的前夜?学术界对此看法不一。本文认为,国际体系是一个具有各种特征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对它的分析必须着眼于连续性的静态分析和着眼于变化及变化模式的动态分析(周期论和趋势论)综合起来加以考察。另外,对国际体系主要特征的考察还需认证,国际体系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革:体系的变更、系统性变革、还是互动的变化?本文运用上述方法论,对这三种现点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并分别对它们的前景与可能性作了简明评估。
李小华
关键词:多极化霸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