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家锋

作品数:44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缺损
  • 11篇口腔
  • 9篇手术
  • 7篇颌骨
  • 7篇间充质干细胞
  • 7篇骨髓间充质
  • 7篇骨髓间充质干...
  • 7篇干细胞
  • 7篇充质干细胞
  • 6篇上颌
  • 6篇肿瘤
  • 6篇颌面
  • 6篇细胞
  • 6篇下颌
  • 6篇骨缺损
  • 5篇切除
  • 5篇下颌骨
  • 5篇口腔颌
  • 5篇口腔颌面
  • 4篇术后

机构

  • 24篇徐州医学院
  • 16篇徐州市第一人...
  • 13篇徐州医学院附...
  • 10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姜堰市人民医...
  • 1篇沛县华佗医院
  • 1篇沛县中医院
  • 1篇高邮市人民医...

作者

  • 44篇李家锋
  • 18篇管海虹
  • 17篇贺文鹏
  • 12篇万延俊
  • 11篇张红闯
  • 10篇邢树忠
  • 10篇张扬
  • 9篇韩建国
  • 6篇孙秀英
  • 6篇崔群
  • 4篇陈丽娟
  • 3篇万林忠
  • 3篇陈丽娟
  • 3篇许蕾
  • 2篇宋晓陵
  • 2篇万美蓉
  • 2篇王秀平
  • 2篇朱志军
  • 2篇黄绍贤
  • 2篇陶震江

传媒

  • 5篇徐州医学院学...
  • 4篇口腔医学
  • 4篇临床口腔医学...
  • 4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口腔颌面外科...
  • 2篇黑龙江医药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广东牙病防治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口腔种植...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医学信息(中...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的特殊体外行为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口腔颊癌中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rcinoma 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的特殊体外生物学行为。方法组织块贴壁法培养CAFs及正常颊黏膜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lasts,NFs);通过体外生长形态观察,增殖、粘附行为差异的区别,比较两种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差别。结果与NFs相比,CAFs均具有更高的增殖活性、贴壁率及迁移能力(P<0.05)。结论口腔癌CAFs的体外增殖、粘附能力均高于NFs,这或许提示其在口腔癌的侵袭、转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张红闯万延俊李家锋贺文鹏张扬梁军铭
关键词:口腔鳞癌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和栓塞术在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从2001年8月~2004年10月间通过栓塞血管瘤的供血动脉,然后再与手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血管瘤9例,海绵...
李家锋管海虹王秀平张兴云贺文鹏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颌面部血管瘤
文献传递
上颌窦径路治疗三叉神经痛9例报告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解决三叉神经痛第二支术后复发。方法:采用经上颌窦径路在翼腭窝内行上颌神经切断撕脱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结果:共治疗9例,术后随访12~2 4个月,治愈率10 0 % ,无复发病例。结论:经上颌窦径路上颌神经切断术手术创伤小、效果好、避免经颅手术的并发症,是治疗复发性上颌神经痛的较好方法。
李家锋邢树忠万延俊管海虹贺文鹏张红闯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神经撕脱术手术术式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电纺支架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被引量:3
2014年
背景:牙齿缺失导致牙槽嵴骨质的改建和持续吸收,严重影响种植体植入的条件和种植区软硬组织的美观。目的: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电纺支架促进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成骨效果。方法:制作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电纺支架的组织工程化骨。拔除6只实验犬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在其近中根牙槽窝处制备种植床,即刻植入种植体,在钛钉颊侧制作三壁骨缺损,两侧骨缺损处分别植入组织工程化骨与Bio-Oss小牛无机骨粉,并在材料表面覆盖Bio-Gide胶原膜。术后即刻、4周、8周、12周X射线测量种植体周围骨灰度值;12周后完整取出下颌骨,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骨缺损区的微观结构,新生骨量、形态结构及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结果与结论:两组间术后各时间点骨密度变化无明显差异,表明两组材料在促进骨再生过程中的成骨效果基本一致。组织工程化骨组骨缺损区内形成致密板状骨,可见成熟骨细胞,哈弗氏管,新生骨-种植体结合较紧密;Bio-Oss小牛无机骨粉组板层骨致密,新骨中有少量Bio-Oss颗粒分布,成骨细胞较组织工程化骨组少,部分哈弗管结构内可见到毛细血管,新骨与植入材料之间形成桥形连接,与种植体结合紧密。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io-Gide胶原膜可促进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再生。
李家锋崔群孙秀英许蕾孙晋虎韩建国
关键词:生物材料口腔生物材料骨缺损纳米羟基磷灰石组织工程骨
唇腭裂患者1740例临床分析
2013年
目的了解徐州地区先天性唇腭裂的患病状况及特点,寻找相关影响因素,为唇腭裂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740例唇腭裂患者资料,对患者的病变类型、性别比例、来源分布、遗传分布、出生季节及手术年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男1086例,女654例,男女比例为1.66:1;城市138例,农村1602例;唇裂660例(37.93%),唇裂伴腭裂708例(40.69%),腭裂372例(21.38%),单侧唇裂明显多于双侧唇裂(8.1:1);唇裂伴或不伴腭裂中,男孩多于女孩(2.79:1),单纯腭裂中女孩多于男孩(1.40:1);有遗传史者占6.20%;单纯唇裂出生于4~6月者少于其他季度,单纯腭裂出生于10~12月者少于其他季度。唇裂患者手术年龄主要集中在3个月一1岁,腭裂患者手术年龄主要集中在1~2岁,部分腭裂患者就诊年龄较大。结论唇腭裂各类型中,唇裂伴腭裂比例最高,单纯腭裂最少,单侧唇腭裂明显多于双侧唇腭裂;其总体发病率男孩高于女孩,单纯腭裂女孩高于男孩;目前徐州地区大部分患者可得到及时治疗。
孙秀英韩建国李家锋张红闯张扬
关键词:唇裂腭裂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复合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相容性被引量:3
2012年
背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是一种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的典型生物复合材料。目的:分析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电纺薄膜作为组织工程骨支架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电纺薄膜,将其与第3代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在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钠、维生素C成骨诱导剂诱导下,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结果与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支架具有合适的微孔结构,且孔道相互贯通。①倒置显微镜观察:复合培养7d后细胞大部分为梭形,细胞开始分裂;14d后,细胞生长比较旺盛,数量明显增多,细胞分泌基质并黏附于支架上。②扫描电镜观察:复合培养7d后大量细胞位于支架孔隙内生长,增殖良好,细胞大多呈梭形,双极突起,形态较佳,呈立体状生长,并分泌基质,有纤维连接蛋白生成。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骨组织工程的良好载体。
李家锋徐金霞管海虹崔群孙秀英陈丽娟韩建国
关键词:纳米羟基磷灰石诱导成骨生物相容性
耳后切口在腮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评价耳后切口在腮腺肿瘤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33例腮腺肿瘤患者,采用由耳后腮腺切口入路,术中保留面神经和耳大神经,胸锁乳突肌瓣填塞缺损区.结果 所有患者均达临床I期愈合,无涎瘘发生.6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均在1个月内恢复.所有患者耳垂麻木均于术后3个月内恢复.结论 腮腺耳后切口较传统切口并发症少,不损容,效果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张红闯万延俊李家锋陈丽娟贺文鹏张扬
关键词:腮腺手术面神经耳大神经
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应用于上前牙区美学种植23例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MGBR, membrane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在上颌前牙区美学种植中的应用效果,为上颌前牙区骨缺损患者的美学种植提供临床参考.方法:2008.02 ~ 2...
李家锋陈丽娟
人BMP-2体外定向诱导犬BMSCs向成骨方向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通过将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建立体外培养体系,运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为后期建立骨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方法提取比格犬BMSCs,全骨髓贴壁法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法行体外分离培养,每日观察细胞生长变化。将生长形态良好的第3代BMSCs分成两组,实验组加入200 ng/ml人BMP-2的含血清培养基对其进行成骨诱导培养,对照组只用含血清的完全培养基培养,于诱导3周后行碱性磷酸酶染色、诱导4周后行茜素红染色与Von-Kossa染色以鉴定分化的成骨细胞。结果诱导3周后实验组碱性磷酸酶染色示细胞胞质内黑色颗粒阳性表达,对照组为阴性;诱导4周后实验组茜素红染色以及Von-Kossa染色均呈钙结节阳性表达,对照组均为阴性。实验组染色结果都表达成骨细胞的特性。结论体外分离培养的比格犬BMSCs,在诱导剂人BMP-2的作用下可以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
许蕾韩建国李家锋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组织工程
上颌窦径路上颌神经撕脱术12例临床报告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经上颌窦径路进行三叉神经第二支撕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上颌窦径路在翼腭窝内圆孔外口行上颌神经撕脱术12例,术后随访12-24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2例均治愈,无再次复发病例。结论:上颌窦径路上颌神经撕脱术创伤小,是治疗上颌神经痛的较好方法。
李家锋邢树忠万延俊管海虹贺文鹏张红闯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上颌窦撕脱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