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寿
- 作品数:30 被引量:72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警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教育厅立项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当前广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被引量:1
- 2013年
- 广西高校承担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输送人才和劳动者的重任,广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基础。新时期广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于理论与实际的严重脱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状态不佳、高校内部相关部门的合力不强、国内外的负面思潮等诸多因素影响,正面临着环境、主体、机制、实践等困境。因此,必须切实加快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步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促进新时期广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 李家寿黎晓
- 关键词:广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正确认识“三个代表” 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被引量:1
- 2002年
- 正确认识“三个代表” ,是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的根本前提 ;坚持“三个代表” ,惩治党内腐败 ,是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的关键 ;实践好“三个代表” ,改进党的作风 ,是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的重要保证。
- 李家寿
- 关键词:共产党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
- 广西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培养现状剖析被引量:3
- 2006年
-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师资队伍的质量直接决定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质量。目前,“人才强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的基本方略,所有高校都在为积蓄高品质的优秀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而煞费苦心。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也不例外,其主要通过自己培养、送培、引进等三种方式加强时教师的培养,笔者认为,广西高校教师培养应当以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具体情况为基础,紧密结合社会的发展,并重视配套措施的建设和实施。
- 梁利李家寿
- 关键词:广西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培养
- 基于文化经济互化趋势 发展广西特色文化被引量:1
- 2008年
- 广西具有发展特色文化的丰富资源,又有与东盟国家悠久的交往历史。因此,广西要从充分重视经济与文化的相互作用、有效整合各种文化资源、重视创新文化机制、重视文化人才等方面,推动特色文化的发展。
- 李家寿
- 关键词:互化泛北部湾
- 对村民自治中农民公民意识欠缺现象的思考被引量:4
- 2004年
- 村民自治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再一次确证了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的缺失 ,而农民公民意识的淡弱 ,又是村民自治步履维艰的主要因素之一。显然 。
- 李家寿
- 关键词:公民意识村民自治制度法治意识
- 谈反腐败防线的构筑——兼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 2001年
- 如何构筑反腐败防线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本文从党员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纪律上、制度上要解决的诸问题 ;党员干部要做到“四慎” ;以及从严治标 ,着力治本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 李家寿
- 关键词:反腐败防线党员干部队伍
- 构建泛北部湾区域合作的广西特色文化发展战略被引量:2
- 2008年
- 建立泛北部湾合作区域是广西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文化发展战略问题上,广西应发挥自身极具差异性和丰富性文化资源的优势,认清构建泛北部湾区域合作文化的基础,重视泛北部湾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加大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从而为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促进泛北部湾区域合作的顺利进行。
- 李家寿
- 关键词:泛北部湾文化合作文化资源文化人才
- 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必须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为核心——论优秀传统文化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被引量:4
- 2008年
-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建和传承的物质精神成果。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充分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的心理依据、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增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必须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和整体范式的实际出发将其发扬光大,必须切实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凝聚之间的辩证关系,与时俱进地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 李家寿詹小美
- 关键词:先进文化传统文化民族凝聚力
- 生态文明视域下中越边境壮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探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弄岗自然保护区为例被引量:1
- 2008年
- 广西壮族自治区弄岗自然保护区是祖国西南边陲重要的热带亚热带自然保护区,是物种资源最丰富、生态环境保存比较完整的自然保护区。这里的世居壮民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在长期的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中,形成了独特的、五彩缤纷的民族传统文化,蕴含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态环境的执著卫护,对祖国秀美山川的热爱与保护的真情。梳理、发扬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于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将有极大的裨益。
- 李家寿唐华清
- 关键词:生态文明
- 宁明壮族婚丧习俗及鬼神崇拜考析
- 2002年
- 宁明县是壮族先民——骆越人最早活动的地域之一,现已形成的婚丧习俗及鬼神崇拜亦有其原始文化潜因,探究这个潜因以利于开发这些民俗文化的审美价值;同时,对其从美学、人类学和民俗学方面加以理论上的分析,也有助于壮族审美文化建设。
- 覃守达唐华清李家寿
- 关键词:壮族婚丧习俗鬼神崇拜审美文化民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