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森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局资助项目青岛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L-1β对成纤维细胞合成Ⅰ型胶原蛋白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成纤维细胞合成Ⅰ型胶原蛋白的作用及机制,以探讨IL-1β对硬膜外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将NIH3T3细胞随机分为IL-1β组I、L-1β+SB202190(p38 MAPK特异性阻断剂)组和对照组,各组经无血清培养20 h后,IL-1β组加入10μg/L的IL-1β,IL-1β+SB202190组用10μmol/L的SB202190预作用1 h后加入10μg/L的IL-1β,对照组直接加体积分数0.02的血清。各组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Ⅰ型胶原α2基因(COL1A2)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OL1A2蛋白的表达。结果 IL-1β组COL1A2 mRNA和COL1A2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IL-1β+SB202190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55.67、251.01,q=11.88~28.79,P〈0.01);IL-1β+SB202190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q=1.88、2.93,P〉0.05)。结论 IL-1β可能通过抑制NIH3T3细胞COL1A2的合成而抑制硬膜外瘢痕的形成,p38信号通路在IL-1β抑制瘢痕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 李学森褚言琛邹云雯王志杰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P38信号通路硬膜外隙成纤维细胞
- 枕骨髁螺钉固定的三维解剖学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 在尸体标本上评估忱骨髁螺钉置入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10具尸休左、右两侧枕骨髁上分别置入直径为3.5mm、长度为20.0mm的螺钉,操作后行尸体枕颈部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在三维CT图像上测量枕骨髁螺钉与椎动脉、脊髓、舌下神经管等周围重要组织的关系,并测量螺钉长度、上倾角、内倾角、螺钉与舌下神经管的距离及进针点与枕骨髁内侧啭的距离。结果 10具尸体共20侧枕骨髁均成功置入螺钉,三维CT承建后枕骨髁螺钉化置均满意,未伤及脊髓、神经根、舌下神经及椎动脉。左、右侧枕骨髁螺钥‘的平均长度分别为(20.96±0.87)、(20.59±0.54)nlill,平均上倾角分别为11.24°±0.71°、11.11°±0.61°,平均内倾角分刖为31.00°±1.59°和30.85°±0.97°,枕付髁螺车钉与舌下神经管的距离平均分别为(4.84±0.52)、(4.70±0.27)mm,进钉点与枕骨髁内侧壁的距离平均分别为(5.13±0.79)、(5.04±0.68)mm。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枕骨髁可以置人螺钉固定,且不损伤周围神经、血管结构,枕骨髁螺钉。置入固定技术,可作为传统枕颈融合手术方法法的改进或补充。
- 杨文玖邹云雯褚言琛王进杨慧英侯庆先李学森
-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解剖学
- IL-1β抑制硬膜外瘢痕形成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白介素1β(IL-1β)对成纤维细胞合成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作用及机制,以探讨IL-1β对硬膜外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将NIH3T3细胞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IL-1β组、IL-1β+SB202190(p38MAPK特异性阻断剂)组和对照组,各组经无血清培养20h后,IL-1β组加入10ng/ml的IL-1β、IL-1β+SB202190组用10μmol/L的SB202190预作用1h后加入10ng/ml的IL-1β,对照组直接加2%血清。各组细胞培养24h后收集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MP-3的表达。[结果]IL-1β组MMP-3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IL-1β+SB202190组MMP-3的表达较IL-1β组明显减少(P<0.01),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L-1β可促进NIH3T3细胞MMP-3的合成,可能对硬膜外瘢痕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p38通路在IL-1β抑制瘢痕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 李学森邹云雯褚言琛王志杰
- 关键词:白介素1ΒP38信号通路硬膜外瘢痕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