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婧

作品数:15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家体育总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腰痛
  • 5篇运动员
  • 4篇术后
  • 4篇下胫腓
  • 4篇下胫腓联合
  • 4篇下胫腓联合损...
  • 4篇脊柱
  • 3篇三联征
  • 3篇术后康复
  • 3篇术后康复治疗
  • 3篇慢性腰痛
  • 2篇电极法
  • 2篇动脉
  • 2篇整脊
  • 2篇韧带
  • 2篇三角韧带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突出
  • 2篇足背
  • 2篇足背动脉

机构

  • 15篇国家体育总局
  • 2篇玉林师范学院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北京煤炭总医...
  • 1篇煤炭工业总医...
  • 1篇国家体育总局...

作者

  • 15篇李婧
  • 15篇金晨
  • 2篇张璐
  • 2篇钟无非
  • 2篇李强
  • 1篇周越
  • 1篇王会萍
  • 1篇王晓信
  • 1篇徐金成

传媒

  • 2篇医药与保健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国康复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天津体育学院...
  • 1篇体育科技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家庭医药(快...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乒乓球运动员下胫腓联合损伤三联征二次术后康复治疗1例--反思与改进
为进一步提升国家队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做好运动队伤病防治工作,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以20人左右"小班"形式举行运动医务人员培训,这期培训以踝关节运动损伤机制和治疗防护为主。通过这次培训,本人对踝关节损伤的解剖...
金晨李婧
核心稳定训练结合整脊术治疗运动员脊柱源慢性腰痛的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通过采用综合疗法与单纯物理因子治疗进行对比,探讨以脊柱稳定系统为理论基础治疗运动员脊柱源慢性腰痛的可行性,为更好地评估治疗运动员慢性腰痛提供依据。方法:将49例样本随机分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基于脊柱稳定系统理论的整脊术、核心稳定训练与物理因子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物理因子治疗,共计12周。使用简式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指地距离和压力感应生物反馈测试评价运动员的康复指标,治疗前和第4、8、12周末进行评估。结果:所测数据均呈正态分布,实验组量表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量表评分组内比较在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指地距离组内比较均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指地距离组内比较除后伸外(P<0.01)其他3组改善程度均不理想,其中前屈与左屈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右屈在4次测量中均无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均呈现高度显著性差异。实验组腰背肌力组内比较均呈现高度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腰背肌力在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基于脊柱稳定系统的评估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反映运动员脊柱源慢性腰痛的程度,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在治疗运动员脊柱源慢性腰痛上优于单纯物理因子治疗。
金晨李婧
关键词:物理因子治疗慢性腰痛
对一例下胫腓联合损伤三联征患者二次手术后的康复治疗体会
2017年
目的探讨下胫腓联合损伤三联征二次手术后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报告1例16岁男性患者于2014年2月在运动训练时因右踝过度旋后造成右外踝关节骨折、下胫腓分离,于2014年3月在外院行外踝关节镜探查,外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术后因过早负重造成内固定螺钉断裂,于2014年8月20日在外院行内固定取出术。患者于2014年9月25日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体能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分析其康复评定结果并调整康复治疗方案。结果康复第1阶段结束时患者右侧踝关节肌力、踝关节活动度、Y形平衡测试评定结果均较左侧差;康复第2阶段末各指标测量结果与第1阶段末比较有明显好转;康复第3阶段末仅有右腿站立下蹲前向稍差,右侧踝关节肌力、踝关节活动度及其余方向下蹲均接近正常。结论通过治疗-评估-改进治疗-再评估的系统康复模式可应对复杂型踝关节运动损伤。
金晨李婧
关键词:下胫腓联合外踝骨折三角韧带内固定断裂
运动员脊柱源慢性腰痛的述评被引量:5
2014年
慢性腰痛一直是困扰运动员的高发病之一,其中以脊柱源慢性腰痛占多数。本文对运动员慢性腰痛的发病率及原因,康复治疗评估进行综述。通过脊柱稳定系统作为损伤的理论基础来分析目前治疗的不足,为慢性腰痛的康复治疗与评估更加适合运动员群体提供参考。
金晨李强张璐李婧
关键词:运动员脊柱慢性腰痛康复
运动员下胫腓联合损伤三联征二次术后康复治疗的个案
本文报导1例乒乓球运动员胫腓联合损伤三联征二次术后的康复治疗过程,发现通过综合康复、评估反馈再改进的方式可应对下胫腓联合损伤三联征二次术后这样复杂的康复个案.综上所述,选用合理的康复评定方法并利用评定结果制定实施有效的康...
金晨李婧
关键词:下胫腓分离外踝骨折术后康复治疗
敏感硫电极法检测大鼠力竭运动前后内源性H_2S及其合成酶含量的比较分析
2015年
目的评价敏感硫电极法,并应用此方法检测运动前后大鼠血液及各组织内源性H2S合成酶活性以及H2S含量,分析其运动前后的变化特点。方法 2013年10—11月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敏感硫电极法检测大鼠心、肾、肺、肝、骨骼肌、脑等组织H2S含量,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做连续1 h的一次大强度性负重(10%体重)游泳运动,运动后即刻取各脏器及腹主动脉血进行分析,采用敏感硫电极法测定各组织的H2S含量及其合成酶活性,对照组直接取样测定。相关性分析制作回归曲线,并计算R2与回归方程,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骨骼肌、脑、肝、肺、肾、心各组织中H2S合成酶活性为(0.079±0.010)、(0.137±0.004)、(8.614±0.162)、(0.007±0.001)、(3.236±0.103)、(0.036±0.007)nmol/(min·mg),运动组为(0.141±0.005)、(0.134±0.003)、(4.277±1.120)、(0.163±0.008)、(4.495±0.153)、(0.277±0.091)nmol/(min·mg),两组对比,脑组织H2S合成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织H2S合成酶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运动组明显升高。对照组H2S含量[(0.436±0.030)、(0.448±0.056)、(0.059±0.010)、(0.040±0.005)、(0.399±0.044)、(0.678±0.063)、(0.010±0.004)nmol/mg]与运动组[(2.843±0.130)、(0.037±0.006)、(0.580±0.055)、(0.052±0.007)、(1.825±0.254)、(5.422±0.291)、(0.100±0.008)nmol/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运动组脑组织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其余各组织均升高。结论敏感硫电极法在测量大鼠血浆H2S含量时精度稍显不足,验证了一次性力竭运动使机体无氧代谢酶活性的升高与H2S/合成酶系统活性的上升同步。
李婧钟无非王晓信金晨
关键词:力竭运动
治下腰痛要分三步
2013年
下腰痛(或称为下背痛)是包括上至背部、下至臀部的疼痛,患者经常伴有下肢的症状。下腰痛不是疾病的病理诊断,而是临床常见的症状综合征。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如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
金晨李婧
关键词:下腰痛强直性脊柱炎椎间盘突出病理诊断骨质增生下背痛
治下腰痛要分三步
2013年
下腰痛(或称为下背痛)是包括上至背部、下至臀部的疼痛,患者经常伴有下肢的症状。下腰痛不是疾病的病理诊断,而是临床常见的症状综合征。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如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神经纤维瘤、肌肉和韧带挫伤、硬膜外脓肿等。下腰痛在运动员、体育爱好者和重体力劳动者中十分常见。
金晨李婧
关键词:下腰痛重体力劳动者椎间盘突出神经纤维瘤硬膜外脓肿体育爱好者
核心稳定训练结合整脊术治疗运动员脊柱源慢性腰痛的研究
目的:通过采用综合治疗与单纯物理因子治疗进行对比,探讨以脊柱稳定系统为理论基础治疗运动员脊柱源慢性腰痛的可行性,为更好的治疗评估运动员慢性腰痛提供依据. 方法:将49例样本随机分入实验组(24例)与对照组(25...
金晨李婧
关键词:疗效评价
SD大鼠运动前后硫化氢含量的比较分析
2014年
目的是检测运动前后大鼠血液及各组织H2S含量以及各个组织生成酶活性,分析运动后各组织H2S含量及其生成酶活性的变化特点。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敏感硫电极法检测大鼠心脏,肾脏,肺,肝脏,骨骼肌,脑等组织H2S含量,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运动组。运动组大鼠做连续1小时的一次大强度性负重(10%体重)游泳运动,运动后即刻对大鼠取心脏,肾脏,肺,肝脏,脑组织、腓肠肌、腹主动脉血进行分析,采用敏感硫电极法测定各组织的H2S含量及其生成酶活性;对照组大鼠直接取样测定。经运动后与对照组相比除大鼠脑组织H2S含量明显降低外,运动组大鼠各组织系统H2S含量较对照组有大幅度升高。经运动后与对照组相比除大鼠脑组织H2S生成酶活性略有降低外,运动组大鼠各组织H2S生成酶活性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以心脏、肺脏组织有大幅度升高。敏感硫电极法测量范围广,敏感性强,稳定性和重复性均良好,可应用于大鼠脑、心脏、肾脏、肝脏、肺、骨骼肌H2S测定的研究,但在测试血浆H2S含量时精确度略显不够。经一次性大强度运动后,与对照组相比大鼠心脏,肺脏,肝脏,肾脏,骨骼肌器官的H2S/生成酶体系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运动使内源性一氧化氮升高从而造成H2S/生成酶体系的升高。一次性大强度运动可增加各个组织无氧代谢酶活性,推测一次性大强度运动使机体无氧代谢酶活性的升高与H2S/生成酶系统活性的上升有着必然联系。大鼠运动后脑组织H2S/生成酶系统活性降低的原因还不是十分清楚,推测测定时大鼠脑组织中的硫化氢生成酶胱硫醚—β—合酶(CBS)还未合成。大鼠血浆硫化氢浓度变化趋势同大鼠其它组织,验证了血管平滑肌CSE在大鼠运动后的表达同其它各组织。
金晨李强张璐李婧钟无非周越
关键词:硫化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