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库
-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厅青年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对76例混合痔应用HCPT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肛肠综合治疗仪在痔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美国大力神HCPT(高频电凝电容场)仪器,对76例混合痔患者进行治疗。结果:76例混合痔患者术后无肛门失禁和狭窄,治疗后均不再出血,73例痊愈,治愈率达96.05%,总有效率达100%。且无疼痛,瘙痒,水肿,感染,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HCPT是治疗痔的一种新方法,具有安全、有效、恢复快、并发症少,对身体损害小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李国库张云
- 关键词:HCPT混合痔
- 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了解脂溢性角化病皮损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情况,探讨端粒酶与脂溢性角化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文件--酶标法(TRAP-ELISA)检测30例脂溢性角化病和15例恶性黑素瘤以及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情况.结果 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恶性黑素瘤皮损及正常皮损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组织中端粒酶的阳性表达,提示端粒酶可能参与了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的增殖过程.
- 尤艳尤敏李国库耿敬妹孙国荣王红焰李海燕陈瑛
- 关键词:脂溢性角化病端粒酶
- 乳头溢液62例分析
- 2009年
- 李国库尤敏徐雷
- 关键词:乳头溢液乳管内乳头状瘤
- 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联合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06~2006-10采用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及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每例平均套扎治疗2~5次。套扎后食管静脉曲张完全消失27例,重度降为轻度11例。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腹术及死亡病例。术后1.5周复查,血小板由术前的(35~70)×109/L升至(86~320)×109/L。平均随访18个月,无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结论:对于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者行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联合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具有微创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李国库王丽华
-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腹腔镜脾切除术
- VEGF和TSLC1在脂溢性角化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肺阻抑因子-1(TSLC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0例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组织和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VEGF、TSLC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组织VEGF、TSLC1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VEGF、TSLC1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均不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病程有关(P<0.05)。结论 VEGF、TSLC1的表达与脂溢性角化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尤艳尤敏李国库耿敬姝孙国荣王红焰李海燕
- 关键词:脂溢性角化病
- 腹腔镜腹腔内网片植入治疗腹股沟疝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联合经腹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tic,TAPP)、腹腔内网片植入术(intraperitoneal onlaymesh,IPOM)的腹腔镜疝修补法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30例联合应用TAPP、IPO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单侧30~40min,双侧50~60min,术中出血1~5mL术后第2d可下床活动,术后3~4d出院,术后2周均恢复工作,术后随访无粘连肠梗阻,无不良反应。结论:联合TAPP和IPOM后,更能体现微创的原则,易掌握,损伤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易被患者接受。
- 李国库王丽华
- 关键词:腹腔镜术腹股沟疝疝修补术
- 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0年
- 李国库张云
- 关键词:外科急腹症腹腔镜技术腹腔镜手术
- 手术治疗164例肛瘘的临床体会被引量:7
- 2010年
- 肛瘘是指直肠、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的管道。一般具有外口、条索状管道、内口等临床特征。传统治疗方法以挂线或手术切开治疗。但是肛瘘有单纯、复杂,高位和低位之分,所以治疗方法有所不同。现将我科室从2007-04~2009-06的164例肛瘘患者的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 李国库
- 关键词:肛瘘手术治疗
- 老年急腹症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理
- 2009年
- 目的:总结老年急腹症病人(≥60岁)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提高老年急腹症病人的治疗水平。方法:对1995。2008年的97例老年急腹症住院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97例手术中,93例(95.9%)治愈和好转。术前合并有不同疾病和功能异常者73例(73.2%),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18例(18.6%)。死亡4例(4.1%)。死亡原因与术前合并疾病有关。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积极治疗并存疾病,把握的手术时机,老年急腹症病人治疗同样能达到满意效果。
- 李国库
- 关键词:老年人急腹症围手术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