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俊杰

作品数:24 被引量:26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农业
  • 3篇水稻
  • 2篇实证
  • 2篇水稻生产
  • 2篇农田
  • 2篇农田建设
  • 2篇农业综合
  • 2篇农业综合开发
  • 2篇微生物
  • 2篇微生物量
  • 2篇经济效果
  • 2篇经济增长
  • 2篇高标准农田
  • 2篇高标准农田建...
  • 2篇标准农田
  • 2篇标准农田建设
  • 1篇代际支持
  • 1篇贷款
  • 1篇贷款模式
  • 1篇氮素

机构

  • 15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北华航天工业...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天津市农业科...
  • 1篇国家农业综合...

作者

  • 15篇李俊杰
  • 13篇李建平
  • 3篇肖琴
  • 2篇徐明岗
  • 2篇张水清
  • 2篇周振亚
  • 2篇段英华
  • 2篇李文娟
  • 1篇王秀芬
  • 1篇张春霞
  • 1篇王吉鹏
  • 1篇牛云霞
  • 1篇纪龙

传媒

  • 3篇农业经济问题
  • 2篇中国稻米
  • 2篇中国农业综合...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瓜菜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6
  • 1篇201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6年
农业综合开发以财政投资带动社会资本,通过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和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其投资效果可以通过对社会资本的拉动效应和促进农业产值增加的产出效应来反映。该研究根据1988~2012年时间序列变量,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考察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增长对社会资本增长的影响,分析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与其他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财政支农资金相比,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因此,财政支农资金应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的倾斜。
李俊杰李建平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投资经济效果
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规模测算及投融资发展趋势被引量:2
2023年
新形势下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需求逐渐增加,而传统财政补助方式已逐渐无法满足其需求。2023—2030年,我国将新建高标准农田2亿亩,同时改造提升2.8亿亩,预计每年的新建规模会逐步减少,而农田提升改造和建后管护的需求逐年上升。从财政角度来看,尽管近几年财政投入仍处于主导地位,但财政亩均投入呈下降趋势,未来更多的投资来源将转向专项债券、信贷和自筹方式。笔者团队从高标准农田新建、改造提升和建后管护三个主要方面对未来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规模进行了测算,浅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供大家参考。
李建平张新宇吴海霞肖琴李俊杰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
水稻生产成本效益国际比较及中国发展前景被引量:8
2021年
中国水稻生产成本逐年抬高,不断压缩利润空间,制约水稻产业发展,降低稻农的种植积极性,更影响粮食安全。比较分析了近年中美日稻谷生产成本收益结构和生产效率变化趋势,发现:从结构上看,与美、日相比,中国稻谷生产固定资产投资低、劳动力成本高、土地成本不稳定、化肥投入比重较高、信贷支持弱、科技进步贡献偏低;从近30年的变化趋势来看,中国投入产出比率呈下降趋势,土地产出率的增长速率远低于美国,劳动生产率的绝对水平低于日本,反映中国水稻资源条件和技术创新应用、管理体制机制在降本增效方面发挥的作用效果落后于美国和日本。中国水稻产业发展需要基于规模经营和小户经营长期并存的背景,分类推广适用发展模式,加快地方适用品种和绿色高产技术推广应用,持续实施水稻支持政策。
李俊杰李建平
关键词:水稻
我国籼稻区不同种植模式的效益比较及经营问题——以湖南省为例被引量:9
2023年
基于湖南省长沙县、岳阳县、临澧县和益阳市大通湖区4个主产县(区)水稻种植户微观调研数据,按早稻、双季晚稻、一季稻以及再生稻的种植模式分类,对不同模式成本效益的变化趋势、不同规模经营效益等进行了分析,并探析了不同模式生产经营中面临的个性问题、共性问题和区域问题。结果发现,不同种稻模式和主体单位面积净利润均呈下降趋势,适度规模具有成本优势;再生稻效益较好,但面临制度和技术限制;籼稻区面临的共性和区域问题包括机械化率低、信贷成本高、品牌效应弱等。基于此,从政府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社会化服务、畅通信贷渠道、引导订单化生产、将再生稻纳入粮食统计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籼稻生产经营效益的政策建议。
李俊杰纪龙梅冬李建平
关键词:籼稻双季稻
不同肥力潮土的酶活计量比特征及其与微生物量的关系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研究不同肥力土壤上胞外酶活性,阐明胞外酶活性计量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阐明土壤生物肥力差异的机制与土壤培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了高、中、低肥力的潮土,分析其微生物量碳、氮(SMBC、SMBN)含量以及β-1, 4-葡萄糖苷酶(β-1, 4-glucosidase,BG)、纤维二糖水解酶(Cellobiohydrolase,CBH)、β-1,4-N-乙酰葡糖氨糖苷酶(β-1,4-N-acetylglucosaminidase, 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 aminopeptidase,LAP)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活性。采用生态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该5种酶活性在不同肥力土壤间的差异,以及酶活与土壤微生物量间的定量关系。【结果】高肥力土壤SMBC是中肥力土壤的2.6倍,低肥力土壤的5.8倍;高肥力土壤SMBN为中肥力土壤的3.1倍,低肥力土壤的5.5倍。SMBC/SMBN在不同肥力土壤间无显著差异。土壤碳氮磷转化酶活性和综合酶指数均表现为高肥力土壤>中肥力土壤>低肥力土壤,且土壤胞外酶活性与微生物量碳氮表现为直线正相关关系。SMBC和SMBN每增加1 mg·kg-1,(BG+CBH)和(NAG+LAP)活性分别可提高0.134和10.53 nmol·g-1·h-1。ln (BG+CBH)﹕ln (NAG+LAP)和ln (BG+CBH)﹕ln AP均小于1,表明碳源是潮土养分转化的首要限制因素。高肥力土壤上碳、氮、磷酶活比例较低肥力土壤更接近适宜值。【结论】潮土上应配施有机肥或进行秸秆还田,保证充足的碳源以解决养分有效性限制的问题,促进氮磷的养分循环转化。适宜的活性碳氮磷比例是高肥力土壤高产高效的重要机制之一。
张露张水清任科宇李俊杰段英华徐明岗
关键词:潮土微生物量碳氮胞外酶活性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增长的经济效果评价——基于各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农业综合开发是政府扶持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为定量估计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本文以我国31个省份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全国面板数据模型和东北、华北、华东、西南、西北、中南六大区域的地区模型,并重点关注了云贵川、京津冀、长三角经济区的情况。结果显示,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积极促进作用;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投资的产出弹性在省份间差异明显,西部地区和长三角、京津冀地区产出弹性较大。因此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应适当向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和经济较发达的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倾斜,以提高财政资金效率。
李俊杰李建平牛云霞张春霞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经济增长面板数据模型
老龄化、子代联系与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采纳——来自中国黄河流域的调研证据被引量:1
2024年
针对中国农业绿色转型过程中遭遇的两大挑战-农业老龄化和农业绿色技术采纳困难,从子代关系的视角深入剖析了老年农户采纳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行为模式。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对黄河流域451户老年农户的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老龄化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具有显著的消极作用。子代提供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均有助于推动老龄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进一步分析发现,子代经济支持通过缓解资金困境促进了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生活照料可以通过绿色生态环境认知、绿色社会责任认知和绿色技术效益认知促进了绿色生产技术采纳。此外,子代分化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具有负向影响,但这一影响主要集中在深度老龄化的农户群体中。基于上述发现,研究建议应充分发挥家庭内部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的积极作用,鼓励家庭成员间形成更为合理的照料分工机制。同时,加强农村家庭教育和文化传承,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有效沟通和相互理解,以减轻子代分化对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从而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温赛赛李俊杰李俊杰吴海霞肖琴
关键词:老龄化代际支持技术采纳
新冠疫情冲击下中国稻谷价格上涨情势、影响因素及调控措施被引量:7
2021年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贸易产生的巨大冲击以及在粮食安全、国际关系等方面产生的连锁反应,使中国稻谷价格波动的情势和调控局面更加复杂和敏感。通过稻谷、大米等关联产品价格变化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中国稻谷价格涨幅处于合理区间,呈现"籼强粳弱"和"稻强米弱"、副产品价格上升明显、与国际价格联动偏弱等特征。新冠疫情与自然灾害、国际粮食局势变化及国内猪周期引起的饲料粮需求增加等因素相叠加,造成了稻谷供求形势的预期变化,推动中国稻谷价格上涨。政府在实施合理调控防范投机炒作等应急措施的基础上,要发挥粮价上涨的积极意义,从长远层面布局粮食安全,提高种粮大户抗风险能力、稳定稻谷产能。
李俊杰李建平袁月张晓李文娟
关键词:稻谷价格粮价上涨价格影响因素
农产品产销对接模式和机制创新研究被引量:40
2013年
实行产销对接,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有助于解决农产品滞销、市场价格大幅度波动的问题,我国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和流通主体已形成了多样化的产销对接模式。但目前我国农产品产销对接的覆盖面还不够广,主要原因在于存在生产经营组织化和信息化程度低、对接模式运作不规范和长效机制缺乏等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农产品产销情况和经济学分析,构建了以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新模式,并提出应培育专业化产销主体、提高信息化程度、推进社会化服务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李建平王吉鹏周振亚李俊杰
关键词:农产品产销对接
水稻生产成本效益国际比较及中国发展前景
中国水稻生产成本逐年抬高,不断压缩利润空间,制约水稻产业发展,降低稻农的种植积极性,更影响粮食安全。比较分析了近年中美日稻谷生产成本收益结构和生产效率变化趋势,发现:从结构上看,与美、日相比,中国稻谷生产固定资产投资低、...
李俊杰李建平
关键词:水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