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伟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加压射流流化床煤催化气化制天然气的模拟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以煤催化气化制合成天然气技术为研究背景,内径0.2 m,高6 m,处理量为0.5 t/d的流化床气化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煤催化气化流化床气化炉的数学模型。将气化炉简化为3个区域:分布板区、气泡区和自由段区,基于稳态一维模型,考虑了加压下流体力学性质(最小流化速度、射流高度和直径、气泡直径和速度以及床层膨胀比),质量和热量传递,以及催化气化反应动力学(煤焦燃烧、水蒸气气化、变换和甲烷化)等因素对气化结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射流管引入氧气后,颗粒温度迅速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最后趋于平缓;氢气和二氧化碳浓度随着床高近似线性增加,但一氧化碳和甲烷随床高增加缓慢;3.1 MPa时最大气泡直径约为0.11 m,气化炉内不会发生节涌现象。计算床温和气体组成与实验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
- 李伟伟李克忠康守国祖静茹张荣毕继诚
- 关键词:催化气化合成天然气
- 煤催化气化中非均相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被引量:15
- 2014年
- 以神木煤焦为研究对象,在小型加压固定床上考察了不同气化剂(水蒸气、二氧化碳、氢气)、催化剂负载量、水蒸气分压、氢气分压和一氧化碳分压对碳转化率和气化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非均相的催化气化反应来说,反应速率顺序为C-H2O>C-CO2>C-H2。H2和CO不同程度地抑制煤焦水蒸气气化反应,CO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H2。在700℃,当添加5%的CO,碳转化率降低约50%。基于Langmuir-Hinshelwood(L-H)方程,结合随机孔模型,同时考虑催化剂负载量及气化产物分压的影响,建立了煤焦催化水蒸气气化动力学模型,模型预测反应速率常数与实验值误差在10%以内,说明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煤焦的催化水蒸气气化反应过程。
- 李伟伟李克忠康守国郑岩张荣毕继诚
- 关键词:催化气化动力学
- 煤焦催化气化中非均相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 2016年
- 以神木煤焦为研究对象,在小型加压固定床上考察了不同气化剂(水蒸气、二氧化碳、氢气)、催化剂负载量、水蒸气分压、氢气分压和一氧化碳分压对碳转化率和气化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非均相的催化气化反应来说,反应速率顺序为C-H2O>C-CO2>C-H2。H2和CO不同程度地抑制煤焦水蒸气气化反应,CO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H2。在700℃,当添加5%的CO,碳转化率降低约50%。基于Langmuir-Hinshelwood(L-H)方程,结合随机孔模型,同时考虑催化剂负载量及气化产物分压的影响,建立了煤焦催化水蒸气气化动力学模型,模型预测反应速率常数与实验值误差在10%以内,说明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煤焦的催化水蒸气气化反应过程。
- 李伟伟张荣毕继诚郑岩
- 关键词:催化气化动力学
- 基于石墨烯的高灵敏度一氧化氮气体传感器
- <正>石墨烯(Graphene),是由碳原子以sp2杂化形式形成的蜂窝状的二维结构,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大的比表面积,我们以化学气相沉积(CVD)生长的石墨烯为电极,采用交流电泳法俘获钯(Pd)修饰石墨烯复
- 李伟伟耿秀梅郭玉芬刘立伟
- 关键词:石墨烯一氧化氮高灵敏度传感器
- 文献传递
- 气体分布装置
- 一种气体分布装置是由锥形分布板(1),圆筒(2),气室,射流排灰管(6),法兰(7)组成,圆筒(2)顶端连接法兰(7),圆筒(2)内有锥形分布板(1)和四个射流管(3,4,8,9)组成的气体分布板,圆筒(2)下部是射流管...
- 毕继诚李克忠李伟伟孙东凯
- 文献传递
- 煤焦催化气化中非均相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以神木煤焦为研究对象,在小型加压固定床上考察了不同气化剂(水蒸气、二氧化碳、氢气)、催化剂负载量、水蒸气分压、氢气分压和一氧化碳分压对碳转化率和气化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非均相的催化气化反应来说,反应速率顺序为C-H_2O>C-CO_2>C-H_2。H_2和CO不同程度地抑制煤焦水蒸气气化反应,CO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H_2。在700℃,当添加5%的CO,碳转化率降低约50%。基于Langmuir-Hinshelwood(L-H)方程,结合随机孔模型,同时考虑催化剂负载量及气化产物分压的影响,建立了煤焦催化水蒸气气化动力学模型,模型预测反应速率常数与实验值误差在10%以内,说明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煤焦的催化水蒸气气化反应过程。
- 李伟伟张荣毕继诚郑岩
- 关键词:催化气化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