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中昊

作品数:3 被引量:5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灌区
  • 3篇河套
  • 3篇河套灌区
  • 2篇盐分
  • 2篇耐盐
  • 2篇耐盐性
  • 1篇盐碱
  • 1篇盐碱地
  • 1篇玉米
  • 1篇生态
  • 1篇生态适宜区
  • 1篇生态适宜性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盐
  • 1篇土壤盐分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温
  • 1篇气温上升
  • 1篇小麦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文新亚
  • 3篇李中昊
  • 3篇陈阜
  • 3篇童文杰
  • 2篇刘倩
  • 1篇陈中督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气温上升对河套义长灌域土壤盐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9
2013年
本研究采用1955年至今的气象资料和1993年至今的水文和土壤盐分定位观测数据,研究气候变化对河套灌区土壤全盐和灌溉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18年来,河套灌区(义长灌域)土壤全盐质量分数与年平均温度呈一定相关性,且有明显的增加趋势。2)巴177、巴233和巴300观测井土壤全盐分别增加了0.011、0.111和0.048g/kg;当温度增加0.5~3.0℃时(未来10~60年间),淋洗土壤增加盐分所需的灌水量为682.16~2 171.20m3/hm2。3)河套引黄灌区淋洗由于温度升高0.5~3.0℃引起土壤盐分增加所需的灌水量为3.92~12.46亿m3。4)根据测算结果,义长灌域引水量(1 044.43m3/hm2)已接近993.02m3/hm2。
李中昊陈阜文新亚高鸿永童文杰
关键词:气候变化土壤盐分河套灌区节水灌溉
河套灌区玉米耐盐性分析及生态适宜区划分被引量:25
2012年
为了探讨河套灌区盐碱地玉米对根区土壤盐分的生态适应性,本文基于田间定位观测,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数值逼近法建立玉米耐盐函数模型;同时根据耐盐性分析,提出玉米在该灌区不同生态适宜区的划分标准。结果表明,盐碱地地膜覆盖在生产上有较好的控盐效果,可以使玉米苗期0~10、0~20和0~40cm土壤盐分分别降低61.2%、53.8%、41.3%,能够增强玉米对盐碱地的生态适应性;分段式耐盐函数模型和S型耐盐函数模型均能较好地反应玉米相对产量对浅层土壤盐分变化的响应关系;浅层0~40cm土壤盐分作为玉米根层盐分来分析玉米的耐盐性最具代表性,其对应中玉9号玉米的耐盐指数为6.583;根据耐盐性分析,将区域耕地划分为玉米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对应玉米苗期0~20cm膜外土壤盐分分别为低于1.178、1.178~2.036、2.036~3.465和高于3.465g/kg。本研究将为当地玉米种植合理布局、高效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童文杰陈中督陈阜刘倩李中昊文新亚高鸿永陈爱萍
关键词:盐分生态河套灌区盐碱地
河套灌区小麦耐盐性及其生态适宜区被引量:15
2012年
以河套灌区小麦主栽品种永良4号为研究对象,选择20个农户地块定位观测,探讨不同土层土壤盐分含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研究小麦在该地区的耐盐性及其生态适宜区。结果表明,以小麦苗期0~10cm土壤饱和浸提液电导率(ECe)作为根层盐分指标来评判小麦的耐盐性最具代表性,该土层对应的小麦耐盐指数为10.465;土壤盐分与小麦各产量构成因素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尤其与公顷穗数的相关性更强;根据小麦耐盐性分析,以小麦相对产量下降幅度≤10%、10%~25%、25%~50%和≥50%作为划分标准,将区域耕地划分为小麦生产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其对应的小麦苗期0~10cm土壤ECe分别为≤4.972、4.972~6.747、6.747~9.196和≥9.196dSm-1。
童文杰刘倩陈阜文新亚李中昊高鸿永
关键词:生态适宜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