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蓉
- 作品数:22 被引量:93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树突状细胞与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
- 2008年
-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通过激活初始T细胞、诱导Th2免疫应答偏移和维持气道炎症,以及负性调节作用,影响支气管哮喘(哮喘)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哮喘免疫应答的启动者、参与者和调节者。DC在免疫应答中的关键地位提示我们它可作为防治哮喘疾病的一个重要靶点。
- 朱蓉白冲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哮喘炎症免疫耐受
- 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小鼠肺脏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树突状细胞(DC)在气道过敏性炎症的起始阶段、维持阶段都起着关键作用,是选择新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药物的较为理想的靶点。β2受体激动剂可以直接抑制哮喘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L)4、IL-5和IL-13的产生,还可抑制中性粒细胞产生氧自由基、过氧化物酶及抑制气道黏膜炎症。本研究以小鼠哮喘模型为对象,观察沙丁胺醇处理后肺部DC表面分子表达及功能变化。
- 朱蓉陈若华白冲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支气管哮喘沙丁胺醇气道过敏性炎症Β2受体激动剂
- 健康教育现场会结合家庭访视对COPD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现场会结合家庭访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护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淮安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门诊就医或曾入住呼吸科病房,常住本市的COPD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初步拟定家庭访视的质量标准,确定健康教育现场会的召开频率、地点、内容。通过发放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者接受干预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和家庭访视,完成研究的COPD患者自护能力由干预前的分值(92.85±13.21)分提高至(112.71±21.45)分,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由干预前的(0.96±0.21)L提高至(1.54±0.24)L,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现场会结合家庭访视对COPD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积极影响。
- 于成琦吴志娟朱蓉张怡
- 关键词:家庭访视生活质量自护能力
- 基于压力应对理论我国孕妇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的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寻孕妇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的评估方式,并对孕妇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南京市某三甲妇产医院门诊抽取300名孕妇。基于压力应对理论,从心理压力与生活质量两个方面全面评估孕妇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并运用回归分析筛选、整合其影响因素。结果抽取的300名孕妇中,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处于异常状态的有166人,占总人数的55.3%。经过回归分析,年龄(β=-0.932,P=0.002)、是否保胎(β=-0.625,P=0.021)与有无并发症(β=-0.538,P=0.031)为孕妇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本次研究表明我国孕妇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存在异常的现象较为普遍,孕妇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开放,孕产妇的心理社会适应问题亟需关注。
- 石秦川付东英汤聪朱蓉张爱霞
- 关键词:孕妇影响因素
- 不同年龄段育龄期月经失调患者体成分及其相关血液指标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育龄期月经失调患者体成分及其相关血液指标。方法157例育龄期月经失调患者分为A组(18岁~,55例)、B组(25岁~,77例)和C组(31~35岁,25例)。分析三组体成分及其相关血液指标。结果C组身体总水分、细胞内水分、细胞外水分、蛋白质、骨骼肌、基础代谢量、腰臀比及身体细胞量均高于A、B组(P<0.05)。C组右下肢、左下肢去脂体重百分比高于B组,而其余肌肉成分相关指标均高于A、B组(P<0.05)。C组内脏脂肪面积大于A组(P<0.05)。三组体成分相关血液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0岁以下育龄期月经失调患者在平衡饮食的同时需加强体育锻炼,不同年龄段育龄期月经失调患者应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指导。
- 朱蓉陶虹江范翀
- 关键词:月经失调体成分分析
- 可溶性髓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测定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抗菌治疗的指导意义
- 2011年
- 目的:研究可溶性髓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sTREM-1)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治疗时指导抗菌药物使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09年2月246例AE-COPD患者,随机分配为常规治疗组(123例)和sTREM-1指导组(123例),入院后分别在d1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sTREM-1水平。在相同常规治疗基础上,常规治疗组患者由经治医师按照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决定抗菌药物治疗方案,sTREM-1指导组患者按照血清sTREM-1水平决定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在血清sTREM-1≥20 ng/ml时,进行抗菌药物治疗,sTREM-1<20ng/mL且C反应蛋白(CRP)<5 mg/L时,不予抗菌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有效率、住院费用、抗菌药物费用、住院病死率、1年随访期间AECOPD发生率及住院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有效率、住院病死率、住院时间、1年随访期间AECOPD发生率及住院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621、0.734、0.571、0.793和0.883),sTREM-1指导治疗组的抗菌药物费用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分别为0.000和0.026)。结论:AECOPD患者入院之初进行sTREM-1水平检测可以作为指导抗菌药物使用的参考指标,有利于降低抗菌药物使用费用和总住院费用。
- 朱蓉洪永青陈亮孟自力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抗菌药物
- 红霉素眼膏和蝶形胶布用于全麻术中眼部护理被引量:8
- 2010年
- 朱蓉付东英
- N-乙酰半胱氨酸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肺脏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干预支气管哮喘模型后,其肺脏树突状细胞(DC)表面分子表达的变化及其对T淋巴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卵蛋白(OVA)致敏、激发裸鼠(BALB/C)哮喘模型后随机分成对照(C)组、地塞米松干预(B)组和NAC干预(A)组,每组16只。ELISA法进行检测血清总IgE、肺泡灌洗液(BLAF)和肺脏DC和DO11.10(OVA特异性转基因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共培养液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L)13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A、B组血清IgE水平低于C组(P<0.01)。A、B组BALF中IL-13低于C组,而IFNγ-水平升高于C组(P<0.01)。A、B组肺脏DC表面分子CD80、CD86、MHCⅡ下调。与C组比较,小鼠肺脏DC和T淋巴细胞共培养后,A、B组上清IL-13水平明显降低,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NAC可以抑制哮喘免疫应答反应向Th2方向偏移,且它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肺脏DC来实现的。
- 朱蓉洪永青白冲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树突状细胞N-乙酰半胱氨酸T淋巴细胞
- 二胎孕母喂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
-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2015年8月至10月间至我院产科门诊建档的二胎孕母发放问卷,进行第一胎喂养方式的回顾性调查和二胎喂养方式的前瞻性调查,收集可能影响婴儿母乳...
- 谈晓轶朱蓉薛海华蔡巧妹
- 关键词:母乳喂养影响因素
- 文献传递
- 血清炎性因子CRP、IL-6和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性因子的水平,观察全身炎症反应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2008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89例COPD患者,其中男63例,女26例,平均年龄(68±11)岁,平均FEV1占预测值百分比为(43±16)%。心脏超声测定肺动脉压;行痰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1、TNF-α和CRP水平。结果 89例中49例伴肺动脉高压为A组;40例不伴肺动脉高压为B组。A组血清CRP[中位78.4 mg/L(57.5~125.6)mg/L]和TNF-α[中位20.1 pg/mL(14.9~25.7)pg/mL]明显高于B组CRP[中位61.8 mg/L(41.3~82.2)mg/L]和TNF-α[中位12.2 pg/mL(8.9~18.9)pg/mL,但A组血清IL-6[中位14.3pg/mL(9.5~20.8)pg/mL]和B组IL-6[中位14.5 pg/L(10.5~19.2)pg/mL]无明显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aO2、血清CRP水平(均P〈0.05)是收缩期肺动脉压升高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血清CRP和TNF-α水平的升高与COPD患者中肺动脉压升高相关,提示全身炎症可能参与了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 洪永青朱蓉孟自力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C反应蛋白质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