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玉清

作品数:7 被引量:56H指数:3
供职机构:玉林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药物
  • 4篇药品
  • 4篇药品不良反应
  • 4篇用药
  • 3篇菌药
  • 3篇抗菌
  • 3篇抗菌药
  • 3篇抗菌药物
  • 3篇合理用药
  • 3篇妇幼
  • 3篇妇幼保健
  • 3篇妇幼保健院
  • 3篇保健
  • 3篇保健院
  • 1篇毒性
  • 1篇氧氟沙星
  • 1篇药品不良反应...
  • 1篇药师
  • 1篇药师干预
  • 1篇药物不良

机构

  • 6篇玉林市妇幼保...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玉林市第一人...

作者

  • 6篇朱玉清
  • 5篇刘福
  • 3篇严健聪
  • 2篇王冬晓
  • 2篇卢安妮
  • 2篇蒙光义
  • 2篇郑新
  • 1篇罗宇迪
  • 1篇王辑义
  • 1篇韦银
  • 1篇严建聪

传媒

  • 2篇中国药业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评价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我院2013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探讨药品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458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ADR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患者(35.2%);静脉滴注和静脉推注给药途径引发的ADR最多(80.4%),其次为口服给药(13.5%);引发ADR的药品种类以抗感染药物为主(24.9%),其中抗感染药物中以头孢菌素类为主(36.0%);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多为皮肤及其附件(32.3%);绝大部分ADR经过相关处理后能够完全治愈或者好转(分别占56.1%和42.8%)。结论医院需要进一步加强抗感染药物及抗肿瘤药ADR的监测,注意观察中老年患者用药过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王冬晓蒙光义韦银王缉义朱玉清刘福
关键词: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药物评价
妇幼保健院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妇幼保健院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方法对医院临床药师干预前(2011年)、干预当年(2012年)、干预后2年(2014年)的出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并归纳日常工作模式及其持续效果。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当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53.68%)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32.82)低于干预前的70.64%和48.04(P<0.05),金额占比、联合用药不合理率均低于干预前(P<0.05),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率(35.67%)和限制级使用前送检率(63.41%)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医院临床抗菌药物各指标达到卫计委的要求,并能长期持续改进。结论妇幼保健院配备临床药师,通过日常有效的工作模式对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干预,有助于临床积极、长效地合理用药。
郑新刘福朱玉清王缉义严健聪
关键词:抗菌药物临床药师妇幼保健院合理用药
431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分析医院抗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至2013年呈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抗菌药物ADR报告431例,根据患者性别、年龄,抗菌药物种类、剂型、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等级及转归情况、关联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31例ADR中,患者男251例(58.24%),女180例(41.76%);ADR多发生于年龄1 d至10岁儿童和61岁以上老年人群体;涉及抗菌药物共12类别和58个品种,以头孢菌素类为首(38.05%),其次为青霉素类(22.51%)和喹诺酮类(19.26%);给药剂型以粉针剂为主,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比例最高(95.36%);最常见的ADR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7.96%);引起ADR最多的单种药物为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9.74%)。结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遵照指导原则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加强对其ADR的监测,以保证安全合理用药。
王冬晓蒙光义罗雪兰王缉义朱玉清刘福
关键词:抗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头孢菌素左氧氟沙星合理用药
妇幼保健院54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妇幼保健院540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方法选取2010—2014年广西玉林市妇幼保健院的ADR报告540例,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剂型与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40例ADR报告中原发疾病主要为呼吸系统疾病,共307例(56.85%);既往有ADR史540例;既往无过敏史434例(80.37%),有过敏史4例(0.74%),不详102例(18.89%);临床医师报告445例(82.41%),护士报告95例(17.59%);男230例(42.59%),女310例(57.41%);<10岁患者343例(63.52%),20~30岁患者119例(22.04%);静脉滴注466例(86.30%),口服给药34例(6.30%);抗感染药物235例(43.52%),中药制剂137例(25.37%);累及皮肤及其附件398例(73.70%),全身性损害60例(11.11%);一般ADR报告529例(97.96%),严重ADR报告11例(2.04%);新的ADR报告15例(2.78%),其中新的严重ADR报告2例;ADR转归:痊愈481例(89.07%),好转59例(10.93%);关联性评价:肯定318例(58.89%),很可能166例(30.74%),可能55(10.19%),可能无关1例(0.18%)。结论引发ADR的原因较复杂,加强监测妇幼保健院的ADR,提高医务人员对特殊人群ADR的应对和处理能力,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王缉义罗宇迪朱玉清严健聪
关键词:药物毒性合理用药
266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基本情况、相关因素及特点,为促进该地区ADR监测及儿童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2014年我院筛选出的266例儿童ADR报告,进行性别及年龄、给药途径、给药时间、药物类别、所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和临床表现、转归、ADR报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6例ADR报告中,0~3岁发生较多,共188例(占70.68%);由静脉滴注引起的有246例(占92.48%);用药过程中0~30 min出现较多,有219例(占82.33%);中成药注射剂117例(占43.98%)和抗菌药物105例(占39.47%)所致ADR最常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有209例(占73.33%);报告情况中严重的5例(占1.88%),其中1例(占0.38%)为新的严重的ADR;其余为一般的,其中7例(2.68%)为新的一般的ADR。结论:医院管理及临床治疗应更重视儿童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郑新严健聪刘福朱玉清王缉义卢安妮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儿童安全用药
2008年玉林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状况,促进临庆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门诊2451人处方分析。结果全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57.11%,其中儿科系列使用率70.20%,妇产科系列使用率41.50%。预防用药占6.14%,治疗用药占93.86%;一线用药占77.21%,二线用药占22.07%,无三线用药和一线+二线用药;一联用药占97.29%,二联用药占2.64%,无三联用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依次为指证不明确、给药途径不合理、给药次数不合理、疗程不合理。结论我院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依次为指证不明确、给药途径不合理、给药次数不合理、疗程不合理,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指导与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严建聪朱玉清卢安妮刘福王辑义
关键词:抗菌药物门诊处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