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效华

作品数:24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手术
  • 7篇动脉
  • 7篇心脏
  • 5篇外科
  • 5篇内膜
  • 4篇心房
  • 4篇心内膜
  • 4篇心内膜炎
  • 4篇置换术
  • 4篇术后
  • 4篇外科治疗
  • 4篇二尖瓣
  • 3篇心肌
  • 3篇血管
  • 3篇左心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动脉瓣
  • 2篇动脉旁路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机构

  • 22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浙江大学
  • 1篇南阳医学高等...

作者

  • 22篇徐敬
  • 22篇朱效华
  • 20篇黄辰
  • 14篇舒礼良
  • 2篇苏刚
  • 2篇李杰
  • 1篇温萌
  • 1篇陈茂林
  • 1篇张威
  • 1篇黄明君
  • 1篇武丽娜
  • 1篇程安玲
  • 1篇李廷武
  • 1篇张永高
  • 1篇焦周阳
  • 1篇张瑞芳
  • 1篇贾奎
  • 1篇刘海
  • 1篇孙永辉
  • 1篇赵戈锋

传媒

  • 10篇中华胸心血管...
  • 3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诊体外循环下抢救巨大支架移位嵌顿于右心房1例
2015年
患者女,62岁。右下肢膝以下肿胀、疼痛。B超示:髂外静脉狭窄,右下肢静脉曲张,未及明显血栓。症状持续加重不缓解。2014年5月于局麻行下腔静脉和右下肢深静脉造影并球囊扩张加支架置入术,过程顺利。术后第1日,患者突发室上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药物治疗效果差。超声心动图检查右心房内见一直径约23mm管状强回声,下腔静脉内可见支架影约48mm,考虑支架脱落。
魏廷举舒礼良程安玲黄辰朱效华黄功成徐敬
关键词:急诊体外循环右心房下肢深静脉造影超声心动图检查下腔静脉内嵌顿
人工瓣膜布鲁菌心内膜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VE)是瓣膜置换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6%,尽管医疗技术在不断进步其病死率仍较高,严重危胁患者生命。布氏杆菌性心内膜炎(BE)是布鲁菌病的一种少见的并发症,仅占0.3%~0.7%,但却占该病病死率的80%。人工瓣膜布鲁菌心内膜炎(PVBE)较少见,但破坏性强,病死率高,现总结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例PVBE的诊治经验。
黄功成舒礼良黄辰朱效华魏廷举徐敬
关键词: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布鲁菌病瓣膜置换术后诊治经验
比较经右腋下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效果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比较经右腋下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01—2018-01间收治的1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将采用右腋下小切口手术的50例患儿作为小切口组,将采用骨正中切口手术的70例患儿作为胸骨正中切口组。比较2组术中输血量及术后辅助通气时间、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小切口组术中输血量及术后辅助通气时间、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胸骨正中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胸骨正中切口手术比较,右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中输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辅助通气、监护及住院时间短,效果更佳。
程行东黄辰黄功成朱效华徐敬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右腋下小切口胸骨正中切口
罕见右心房浸润性脂肪瘤合并右心房血栓一例
2015年
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以"心慌1年,间断气促1周"为主诉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85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25/80 mm Hg。双下肢轻度水肿。心电图示:V3~V6导联T波双相,Ⅱ、Ⅲ、a VF导联T波低平,考虑心肌损伤可能。超声心动图(US)示:右心房外侧壁可见33 mm×45 mm实性高回声团,向腔内凸出,边缘尚清,与心包关系较密切,心房腔内凸出处可及约5.0 mm×4.3 mm低回声附着(图1)。
魏廷举郭丹风舒礼良黄辰朱效华黄功成徐敬
关键词:血栓形成手术治疗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室间隔肥厚的外科治疗
2019年
目的总结18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室间隔肥厚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8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临床资料。男7例,女11例;年龄42~58岁,平均(50.4±4.2)岁。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主动脉瓣口面积(0.57±0.11)cm2,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4例,Ⅲ级9例,Ⅳ级5例。其中合并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者8例,二尖瓣轻到中度关闭不全者4例,中重度关闭不全者2例,升主动脉扩张者3例(升主动脉内径>4.5 cm),房颤1例。室间隔厚度(15.82±2.04)mm,左心室后壁厚度(14.04±1.28)mm,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比值(IVS/LVPW)1.12±0.91,左心室流出道内径(19.01±1.74)mm,跨瓣压差(102±8.40)mmHg(1 mmHg=0.133 kP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49±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3.33±4.00)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27.11±1.99)mm,左心室重量指数(277.1±37.3)g/m2。所有患者均在全麻常规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置换(AVR)同期室间隔部分切除术,同期行二尖瓣成形2例(置入人工瓣环),升主动脉成形2例,升主动脉包裹1例。术中记录患者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术中除颤次数及置入瓣膜型号,术后并发症,定期随访,分析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的各指标变化。结果全组手术无死亡,应用临时起搏器2例,经药物治疗后分别于术后第3、6天恢复窦性心律,去除临时起搏器,余患者恢复良好。术后1周复查超声心动图,所有患者人工瓣膜功能良好,2例二尖瓣微量反流。跨瓣压差、左心室流出道内径、心功能分级、室间隔厚度、瓣口面积、左心室质量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LVEF、LVEDD、LVES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LVEF及LVEDD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室间隔肥厚行部分室间隔肌肉切除是AVR过程中一个简单的附加�
黄功成舒礼良黄辰朱效华马国峰王岳封帆徐敬
关键词:室间隔肥厚
超声引导下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室壁瘤1例被引量:2
2021年
患者女,56岁,8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6年前夜间休息时突发胸闷、气短,坐起后症状缓解,20 d前胸闷、气短症状加重伴腹胀就诊。体格检查:血压124/75 mm Hg(1 mm Hg=0.133 k Pa),呼吸19次/min,脉搏78次/min;心浊音界扩大,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实验室检查:B型钠尿肽前体661ρg/ml。心电图示:心律失常,心房纤颤。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Ⅲ级。
张瑞芳王红鹄徐敬段会参武丽娜高维强王亚超朱效华黄功成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收缩期杂音室壁瘤室间隔
左心房恶性间皮瘤合并二尖瓣重度狭窄一例
2016年
1病例资料患者女,38岁,以"胸闷、气促2个月,加重10d"为主诉于2014年3月2日入院。查体:体温36.8℃,呼吸23 min-1,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 Pa),脉搏90 min-1,律不齐,心前区可及3/6级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魏廷举郭丹风李杰舒礼良黄辰朱效华黄功成徐敬
关键词:左心房间皮瘤血栓二尖瓣狭窄
瓣中瓣技术在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0年
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被公认是治疗高龄高危主动脉瓣疾病的有效方法。我们采用国产J-Valve瓣膜,应用瓣中瓣技术成功救治2例二尖瓣生物瓣衰败的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患者二尖瓣反流消失,未见瓣周漏,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缩小,三尖瓣反流量显著减少,心功能明显改善。在二尖瓣生物瓣衰败外科手术高危的患者中,采用国产J-Valve瓣膜行瓣中瓣技术,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其长期效果尚需要大宗的病例研究。
朱效华黄辰黄功成马国锋封帆王岳徐敬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病例研究三尖瓣反流二尖瓣反流高龄高危
妊娠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2014年
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我们收治9例妊娠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患者,现总结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方法和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报道如下。
朱效华舒礼良苏刚黄辰黄明君徐敬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妊娠期外科治疗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时机手术方法
盐酸奥普力农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功能改善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评价盐酸奥普力农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是否能增加心脏泵血功能和稳定血流动力学,防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62例,以使用奥普力农的32例患者为观察组,以使用米力农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奥普力农注射液持续静脉泵入48h,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米力农注射液持续静脉泵入48h。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变化情况,心功能改善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记录生化指标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出院后随访1个月,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恶化、再住院、死亡)。结果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乳酸、血肌酐(SCr)和血钠、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VEF:对照组为0.52±0.09比0.60±0.09,观察组为0.62±0.12比0.50±0.11;CVP(mmHg,1mmHg=0.133kPa):对照组为11.2±2.8比13.0±2.9,观察组为13.0±2.5比10.5±3.6;SaO2:对照组为0.98(0.90,0.99)比0.99(0.98,1.00),观察组为0.95(0.94,0.98)比0.96(0.90,1.00);PaO2(mmHg):对照组为100.5(63.8,135.3)比99.5(82.3,179.5),观察组为95.0(85.5,129.0)比75.5(59.0,138.3);NT-proBNP(pg/L):对照组为1.45(1.34,3.31)比0.92(0.42,1.81),观察组为0.47(0.35,1.37)比2.07(1.27,4.44);乳酸(mmol/L):对照组为3.6(2.4,4.5)比1.4(1.2,3.1),观察组为1.3(1.1,2.1)比3.1(1.4,3.7);SCr(μmol/L):对照组为106.7±35.9比84.4±20.3,观察组为96.5±40.7比77.1±23.1;钠(mmol/L):对照组为141.4±7.2比143.6±4.2,观察组为142.9±3.6比140.5±4.5;钾(mmol/L):对照组为4.6±0.9比4.8±0.6,观察组为4.8±0.6比4.1±0.6,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外周动脉压(PAP)、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丙氨酸�
程行东舒礼良黄辰朱效华黄功成徐敬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米力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