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恒涛

作品数:9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手术
  • 3篇细胞
  • 3篇毛细胞
  • 3篇干细胞
  • 2篇多能干细胞
  • 2篇诱导性多能干...
  • 2篇小鼠
  • 2篇慢性
  • 2篇内耳
  • 1篇蛋白
  • 1篇短波治疗
  • 1篇多潜能干细胞
  • 1篇亚基
  • 1篇咽瘘
  • 1篇诱导性多潜能...
  • 1篇诱发电位
  • 1篇噪声
  • 1篇噪声性

机构

  • 8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9篇朱恒涛
  • 5篇江红群
  • 2篇余杰情
  • 1篇金雪玲
  • 1篇黄小燕
  • 1篇熊园平
  • 1篇张剑
  • 1篇曾亮
  • 1篇管利娜
  • 1篇龙平
  • 1篇周文胜
  • 1篇陈静
  • 1篇罗庆
  • 1篇闵翔
  • 1篇冯琨

传媒

  • 3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喉癌术后咽瘘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喉癌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1月-2012年12月首次住院的124例喉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ASS 9.2软件对影响咽瘘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4例喉癌患者中12例(9.7%)发生术后咽瘘,所有咽瘘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后瘘口愈合。结论单因素分析表明慢性病、术前营养状况、术前气管切开、术前放疗、肿瘤分型、临床分期、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同期颈廓清术及术后感染等因素与咽瘘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表明同期颈廓清术、肿瘤分型及慢性病与咽瘘发生有关。
余杰情朱恒涛杨勇江红群
关键词:喉癌咽瘘外科手术
小鼠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向内耳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分化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体外定向诱导小鼠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向耳蜗毛细胞及螺旋神经节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小鼠iPSC培养体系并对iPSC加以鉴定.分离出生3d小鼠的耳蜗Corti器,将小鼠iPSC与耳蜗Corti器共培养.对产生的分化细胞用毛细胞标志物肌球蛋白Ⅶa(Myosin Ⅶa),Math1(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家族成员),钙视网膜蛋白(Calretinin),Espin(F肌动蛋白的结合蛋白)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分离出生3d小鼠的耳蜗蜗轴,将小鼠iPSC与耳蜗蜗轴共培养,对分化细胞用神经元的标志物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中等分子量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M)、β-Ⅲ微管蛋白(β-ⅢTubulin),Ⅰ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 1,VGluT1)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小鼠iPSC与耳蜗Corti器共培养18 d后可得到表达毛细胞标志蛋白MyosinⅦa、Math1、Calretinin 及Espin的细胞;小鼠iPSC与耳蜗蜗轴共培养18 d后可得到表达神经元标志蛋白Nestin、Neurofilament-M、β-ⅢTubulin,VGluT1的细胞.结论 共培养方法可成功将小鼠iPSC诱导分化为表达毛细胞及螺旋神经节细胞分子标志物的细胞.
管利娜陈燕红朱恒涛陈静江红群
关键词: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CORTI器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分化小鼠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治疗进展被引量:8
2020年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是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SHPT患者的甲状旁腺细胞过度增生,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大量分泌,可引起骨骼、心肌、皮肤、造血系统等多系统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就近年国内外对SHPT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工作者对SHPT最新治疗的认识,为SHPT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郭亮周文胜朱恒涛
关键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个体化治疗慢性肾病造血系统SHPT
慢性鼻-鼻窦炎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与黏蛋白分泌的关系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中的表达及与黏蛋白MUC5AC、MUC5B的关系。方法选取23例伴鼻息肉的CRS患者、20例不伴鼻息肉的CRS患者和15例无CRS的正常鼻窦黏膜,分别采用过碘酸-雪夫染色(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PAS)检测各组中总黏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分别检测HIF-1α及黏蛋白MUC5AC、MUC5B的表达,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中HIF-1α表达情况。以SPSS16.0软件统计分析HIF-1α与各黏蛋白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HIF-1α、MUC5AC、MUC5B、总黏蛋白主要表达于伴或不伴鼻息肉CRS患者的黏膜上皮及腺体内,且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皮:t值分别为8.650、9.305,9.382、8.524,7.533、5.417,5.507、5.556,P值均〈0.05;腺体:t值分别为8.285、7.098,6.798、7.308,8.574、7.933,6.798、7.308,P值均〈0.05);伴鼻息肉CRS与不伴鼻息肉CR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皮:t值分别为0.734、0.415、0.572、0.248,P值均〉0.05;腺体:t值分别为0.331、0.662、0.249、0.644,P值均〉0.05)。HIF-1α蛋白在伴或不伴鼻息肉CRS组织中较正常鼻窦黏膜显著增高(t值分别为3.522、3.314,P值均〈0.05)。HIF-1α、MUC5AC、MUC5BmRNA在伴或不伴鼻息肉CRS患者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5±0.84、1.36±0.94,0.81±0.54、0.78±0.46,1.13±1.00、1.22±1.02,在健康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为0.43±0.34、0.42±0.36、0.48±0.42,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087、4.089,2.519、2.550,2.738、2.955,P值均〈0.05)。伴鼻息肉CRS患者HIF-1α与MUC5AC、MUC5BmRNA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74、0.464,P值�
罗庆朱恒涛冯琨黄小燕金雪玲张剑
关键词:鼻窦炎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黏蛋白5AC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正常小鼠耳蜗内移植的实验研究
研究目的:  利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移植至正常小鼠耳蜗内,观察其分化转归情况,为iPSCs的耳聋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试验基础。  研究方法:  1.建立稳定的小鼠iPSCs的培养体系,对稳...
朱恒涛
关键词: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毛细胞螺旋神经元听性脑干诱发电位
文献传递
33例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诊治经验
2023年
目的总结分析33例不同病因引起的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不同病因的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患者33例,分析总结病因及诊治经验。结果33例患者中行药物保守治疗者9例,治疗后9例均痊愈,未出现耳廓畸形等并发症;行局麻下脓肿切开引流治疗者4例,治疗后4例均痊愈,未出现耳廓畸形等并发症;行全麻下耳廓软骨清创缝合术者20例,术后痊愈20例,出现耳廓“菜花样”畸形1例。33例患者,取得脓液样本细菌培养及药敏者24例,微生物检出者20例,4例培养后未见微生物生长,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检出率45%,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2例,检出率60%,真菌均未检出。检出微生物舒普深均敏感。结论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病因较多,诊断相对简单,治疗上首选针对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的抗生素,病情较轻的可行药物保守治疗,病变严重时则应切开引流及清除病变的软骨,同时超短波辅助治疗也是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
曹星亮熊园平曾亮朱恒涛江红群
噪声性耳聋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9
2016年
噪声广泛存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中,而噪声最主要的危害是损害人类的听觉系统,可造成永久性听觉障碍。噪声性耳聋的分子机制复杂,在治疗上更是多种多样,治疗效果也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就近年来噪声性聋在病理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朱恒涛管俐娜江红群
关键词:噪声耳聋噪声性聋毛细胞
先天性梨状窝瘘的手术治疗和临床解剖学探讨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对先天性梨状窝瘘的临床解剖学特点进行探讨,总结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先天性梨状窝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探查全部病变均位于喉上神经外下方,瘘管与甲状腺上极关系密切,在经过甲状腺上极后于喉返神经入喉段外侧进入梨状窝或食管入口;术后随访8~65个月,其中1例患者于术后2个月再次出现侧颈部脓肿,行颈部切开引流、抗感染治疗后痊愈,随访至今(3年)无复发。结论:临床发现先天性梨状窝瘘与甲状腺上极和喉返神经关系密切,其实际走行与理论存在差异;术中未发现行于上纵隔或胸腔的类型,也未见瘘管沿颈鞘向上走行;所有瘘管均经喉返神经入喉段外侧进入梨状窝或食管入口处,手术切除受累甲状腺上极并显露喉返神经至入喉处是完整切除的关键;对于反复感染、结构不清晰者不必行大范围的颈清手术方式。
付营慧闵翔龙平朱恒涛
关键词:梨状窝瘘外科手术喉返神经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与内耳移植
2014年
感音神经性聋是耳科常见病,其发病机制是内耳毛细胞及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减少或缺失所致,目前对于这一疾病的治疗研究中细胞移植已成为热点,特别是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发现为感音神经性聋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就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与内耳移植进行综述.
朱恒涛余杰情江红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